APP下载

湖湘学派与重务实的教育传统

2024-10-21熊敏秀

科教新报 2024年41期

什么是湖湘学派?方克立在《湘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意义》中对湖湘学派给出了说明,他认为“湖湘学”即“湖湘学派”,是指南宋时期与朱熹的“闽学”、陆象山的“江西之学”、吕祖谦的“婺学”大致相同时代的,以胡安国、胡宏父子和张栻为代表的,在湖南区域产生和传承的一个主张“体用合一”、内圣与外王并重的理学学派。简言之,湖湘学派就是南宋时期以胡安国、胡宏父子和张栻为代表在湖南地区流传的一个理学派别。作为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学理和学派概念,它所指称的范围是明确的、有限的。湖湘学派是被包含在“湘学”之中的一个重要学术范畴。

湖湘学派的历史源远流长,根植于湖湘大地,承续中原正统文化,是儒家文脉在湖湘大地生根、创造性转换的。湖南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开山祖师,他对儒家伦理有着“推本太极”的历史功绩。程颢、程颐则是理学思想体系的奠基者,他们使儒家学说向着更具哲理性、思辨性的理学过渡。在湖湘大地真正完成这个过渡的,是湖湘学派。这个过程不是一种巧合,而是濂学北传后二程之学又南传的结果,正如一副对联所云:“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湖湘学派最重要的特点是重实践的务实学风,他们反对离开实用空说性命。例如张栻要求把崇尚道学和躬行实践结合起来,还把“进德之序”和道德践履密切联系起来,提出先察识、后持养的方法,主张在道德实践中修养德行。这一点与传统实学是很一致的。湖湘学派的弟子一般不空谈心性哲理,不会堕入佛老直悟本心,一直秉持经世致用的原则。湖湘学派大多“留意经济之学”,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经济之材”,很多在政治生涯中显示出善理政务的政治才能。正是湖湘学派重务实的教育传统,才能培养出一代代躬身实践、勤勉踏实的湖湘学子们,他们讲求经世致用,注重实践发展,为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安国、胡宏父子在当时政治、经济南移之际,在湘创办书院,开设学堂,将书院与学术融为一体,开湖湘之学统,湖湘学派就此形成,湖湘学派教育也渐成体系。湖湘学,经世追求的是“极高明”,致用追求的则是“道中庸”,如没有对最高之“极”的追问与探寻,不可能有对兴衰得失的超越性思考。湖湘学派重务实的教育传统反对消极避世、不切实际的出世哲学,而倡导积极入世、关切社会、参政兴邦的经世哲学。因此“传道济民、学以致用”是湖湘学派教育体系之精神指要,“务实笃行”则是其鲜明特征。在湖湘学派重务实教育传统熏陶下,才有“中兴将相、十九湖湘”的气势,才有“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的气度,才有“不怕死、耐得烦、吃得苦、霸得蛮”的气概。

值得指出的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岳麓书院的全盛发展了湖湘学派。由于岳麓书院延续千年办学不辍,湖湘学派因得以积淀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区域性学风,对后世影响很大。南宋时期,岳麓书院在教育宗旨、教学方法、组织功能上都有特色,为湖湘学派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张栻主教岳麓,开辟了闻名全国的理学基地,湖湘士子闻风纷纷前来研习理学,从学者众,奠定了湖湘学派在规模上的壮大。可见,湖湘学派的发展与岳麓书院的振兴是同一史实的两面,它们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湖湘学派重务实的教育传统也因岳麓书院而发扬光大。

正是因为湖湘学派重务实的教育传统,才在晚清时局危难之际,涌现出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胡林翼、罗泽南、刘蓉这些执掌军政大权的湘人,为当时的经济社会政治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他们并非目不识丁的武夫,而是多出自岳麓书院、城南书院等湖湘书院的读书人,曾国藩等人成为晚清湖湘理学群体的代表人物。他们不仅扩大了程朱理学的影响,为“同治中兴”的出现创造了条件,也使湖湘学派经世致用的文化传统进一步在全国发扬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