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新探索

2024-10-21胡佳硕

西部学刊 2024年20期

摘要:面对公民社会中普遍原则与个体利益冲突的困境及其对贫困现象的影响,黑格尔提出了建立同业公会的设想,同时强调了社会教育和集体协商的重要性。但他未能充分考虑到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失衡问题以及同业公会内部潜在的阶级分歧。基于此,提出解决策略:(一)将教育体系整合进同业公会的框架之中,以解决教育与就业脱节问题;(二)对同业公会结构进行分类,将其划分为工业与非工业两大类,以加强工人的联合能力,抵御潜在雇主剥削。

关键词:黑格尔;市民社会;贫穷;同业公会

中图分类号:B516.35;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4)20-0161-04

A New Exploration Based on Hegel’s Principles of Philosophy of Law

—Restructuring Industrial Guilds to Alleviate Poverty

Hu Jiashuo

(Catholic University of Louvain, Louvain 999014)

Abstract: In the face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universal principles and individual interests in civil society and its impact on poverty, Hegel proposed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ustrial guilds while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education and collective negotiation. However, he overlooked structural imbalances in the job market and the potential class divisions in industrial guilds. Accordingly,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1) integrating the education system with the framework of industrial guilds to address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2) classifying the framework of industrial guilds into two main categories of industrial and non-industrial to enhance the collective strength of workers so that they could resisty6jELFL7Pm83PTF/YiqOQQ== potential exploitation of employers.

Keywords: Hegel; civil society; poverty; industrial guild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背景下,生产力的显著增长与贫困问题的并存形成了一种深刻的矛盾。黑格尔在其著作《法哲学原理》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审视了多种缓解贫困的策略。尽管黑格尔对贫困的分析备受学术界关注,但关于他是否提出了根本性解决方案的讨论仍存在分歧。一部分哲学家持怀疑态度,认为黑格尔并未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贫困的方案。例如,阿温纳里指出:“黑格尔的诚实体现在他承认贫困问题是一个无解的困境,这一点与他的社会哲学核心理念相冲突。”[1]

然而,其他学者则从黑格尔的同业公会概念中寻找缓解贫困的可能性。丽莎·赫尔佐格认为,黑格尔通过提出同业公会的概念,在承认传统警察措施不足以应对贫困问题后,展示了他对贫困问题的一种反思。尽管如此,赫尔佐格对此方法的有效性表示怀疑,她认为黑格尔似乎认为最实际的解决方案是让穷人通过乞讨来维持生计[2]。最终,霍尔盖特提出了一个更为乐观的观点,“认为同业公会实际上解决了或至少预防了公民社会中的结构性贫困问题。”[3]

在对黑格尔的同业公会及其对贫困问题提供的洞察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本研究与黑格尔及霍尔盖特的分析相呼应,认为同业公会为理解并应对公民社会中贫困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特别是它揭示了如何在公民社会内部有效调和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潜在冲突。然而,为了增强“同业公会”概念的实践有效性,必须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精细化和拓展,具体而言,通过将教育纳入同业公会结构,并区分同业公会在市场领域与非市场领域的作用与影响,可以实现这一目标。这种方法不仅忠实于黑格尔的哲学精神,而且对其进行了必要的适应性调整,以更好地面对当代社会的特定挑战与需求。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深入探讨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困问题的特征及其广泛影响,对贫困的根源及其复杂性进行了细致分析。第二部分转向黑格尔对于解决贫困问题的策略,特别强调了他关于建立“同业公会”的建议,并探讨了这一建议对于缓解社会贫困的潜在价值。基于对黑格尔理论的深入分析,第三部分提出了一种受黑格尔思想启发的新型同业公会概念。该部分旨在展示如何通过创新性地融合教育与同业公会运作,以及对同业公会进行市场型和非市场型分类,来响应并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贫困问题。通过这一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本文力图为贫困问题的理解与解决提供一个多维度的新视角。

一、黑格尔对贫困的系统性分析:公民社会中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冲突

虽然黑格尔对贫困的分析方法可能受到时代局限性的影响,且在某种程度上似乎与现代社会的具体状况不完全吻合,但其理论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展现出显著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启示力。这种持续的相关性基于对经济危机和系统性贫困根本原因的持久性探讨。黑格尔洞察到,在公民社会中,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激烈冲突构成了贫困的系统性根源,这种冲突通过生产过剩和过度竞争等现象得以体现。

黑格尔在探讨市民社会时辨识出“特殊性原则”与“普遍性原则”两大核心原则。在这一框架下,个体追求自我需求成为主导行为。与动物的本能需求不同,人类表现出更为复杂和多样化的需求,每一种需求的满足都依赖于特定的资源和方法。因此,大部分人必须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来获得满足自身需求的手段,这种依赖性要求个体接受他人意见并共同创造满足需求的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目标在更广泛的普遍框架指导下实现协调和融合。个体为达成个人目标,需将其知识、意愿和行为与普遍框架保持一致,使自己成为社会结构相互联系链条的一部分。“通过辩证运动,特殊性通过普遍性作为中介,实现了个体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促进了他人利益的实现。”[4]199

尽管“自私的目标在其实现过程中被普遍性所制约”[4]183,但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未必然产生“伦理特性”。公民社会展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冲突,其中,个体过度追求个人利益而忽略普遍性原则的倾向便是一个明证。在公民社会的运作中,个体基于理性判断追求利益最大化,导致无节制的生产扩张和个体间的激烈竞争,进而引发生产过剩和广泛的贫困现象。

因此,系统性贫困问题在现代公民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引发了一系列有害后果。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公民社会中的贫困并非仅由个人懒惰或不明智的选择造成,而是市场体系复杂运作的必然产物。贫困问题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包括经济劣势阻碍穷人接受教育,限制他们获取基本技能,可能导致贫困代代相传。此外,贫困还限制了个体参与法律体系或寻求医疗服务的能力,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使他们“被排斥在一切之外,受到蔑视”[4]498。需要注意的是,贫困不仅包括物质匮乏,还涉及精神贫困。当穷人失去通过劳动获得自给自足和尊严的机会时,他们可能对劳动产生厌恶,对不劳而获的福利产生权利感,并最终被社会边缘化。

尽管自黑格尔时代以来的两个世纪中,公民社会经历了重大变革,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但贫困和危机的根本原因并未发生改变。黑格尔对贫困根源的系统性研究及其提出的解决方案,在当代社会中仍具有重要价值。无论是黑格尔时代的有形商品过剩,还是当代经济危机中金融资产的过剩,其本质都在于个体过度追求个人利益,违背了普遍原则。最初,个体可能会对特定的金融刺激(如政府降息)做出反应,更积极地参与资产价格的投机。当投机泡沫破裂,金融资产的供给过剩导致价格大幅下跌、金融机构普遍破产,以及普通投资者陷入财务困境。2007年美国的经济危机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便是金融产品过剩的直接后果。

二、黑格尔解决贫困的创新方案:企业在平衡生产与消费中的作用

在探讨公民社会内部深层次的贫困问题时,黑格尔对当时普遍接受的两种减贫策略提出了批判,并提倡通过建立同业公会这一机制来根本上解决贫困的成因[4]270。在黑格尔的视角中,同业公会通过其内部管理机制对成员进行培养,使其成员不仅能追求同业公会的具体利益,还能考量到更广泛的公共福祉。在同业公会的外部关系中,通过与其他同业公会的协作,致力于实现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均衡。黑格尔认为,此种策略能够有效地应对生产过剩和市场过度竞争的问题。

在其对公民社会普遍贫困现象的分析中,黑格尔细致考察了当时采纳的两项主要解决策略:首先是富裕阶层直接向贫困人口提供慈善援助;其次是通过扩展殖民地来缓解生产过剩导致的问题。这两种策略在初始阶段似乎都显示出一定的效用,但深入分析后,黑格尔指出它们均未能根本上解决贫困的问题。具体而言,一方面,富裕个体对贫困人口的直接援助,尽管出发点良好,却违背了公民社会自主自立的核心价值观。这种做法侵蚀了边缘群体的自尊和自立能力,剥夺了他们维持生计的持续手段,最终导致贫困人口依赖乞讨生存。另一方面,殖民地扩张作为一种对抗生产过剩的临时解决方案,其效果也被证明是有限和短暂的。由于殖民地自身生产能力的局限,一旦其生产量超过了消费需求,贫困问题便会再次浮现,从而暴露了这一策略的根本不足。

在深入分析了两种传统的贫困解决策略后,黑格尔提出了他视为最具前景的解决方案:同业公会制度。在同业公会架构内,成员展现了对两重要素的承诺:一方面,对个体利益的追求;另一方面,对于同业公会整体福祉的考量。这种双重承诺反映了一种深层的社会责任感,其中社会的认可与接纳不再仅仅基于个人的财富累积或奢华生活的展示。相反,个体在其所属同业公会中努力展现出一种负责任的成员角色,这一点被安德森强调[5]。因此,同业公会成员将参与到一种有节制的、理性的生产活动中,有意识地限制自己技能的应用范围,以期在追求个人目标与促进集体目标之间找到平衡。此外,在遭遇意外贫困时,同业公会提供的支援旨在避免对个体的羞辱。

此外,同业公会间的协商过程优化了生产组织,降低了由生产过剩引发的风险。在当代经济体系中,一个行业的输出往往成为另一行业的输入。通过同业公会间的谈判,成员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社会对特定产品的生产能力和消费需求,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加合理地设定生产目标,实施负责任的消费行为。这种做法最终旨在减少生产过剩、减缓失业率上升,以及减轻随之而来的贫困问题。

对黑格尔方案的一个关键批评涉及教育与工业之间存在的断层。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教育体系与行业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可能导致个体在完成教育后,需要较长时间来获得适应快速变化的就业市场所需的技能。这种教育与行业趋势之间缺乏直接联系的问题,可能延缓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响应,导致部分毕业生面临就业挑战。例如,在21世纪对人工智能专家的高需求与对某些传统领域如石油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减少之间的差异,反映了教育与产业需求之间的脱节,可能导致特定行业的技能过剩与就业机会缺乏。

此外,黑格尔的模型未能充分考虑同业公会内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动态,尤其是在工人与雇主共存一家同业公会时,如何维护工人权益的问题。这引发了对在此类环境下如何保护低阶层工人利益和权利的关切。尽管黑格尔强调同业公会作为协调个人与集体利益的机制,但他的方案在确保工人权益方面的具体实施细节仍需进一步阐述和完善,以确保所有成员,特别是处于较低社会阶层的工人,能在同业公会结构中获得平等的代表权和保护。

三、重新定义黑格尔的同业公会以应对当代挑战:整合教育和扩大范围

鉴于黑格尔理论框架在适应当代社会挑战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其与现代社会经济趋势的相关性上,本部分旨在对黑格尔关于“同业公会”概念进行重构和更新,包括在同业公会结构中整合教育元素,并拓展其业务范围,不再仅限于特定行业。这一更新旨在使黑格尔的同业公会概念更贴合当前的社会经济动态和实际需求。

黑格尔强调了公民社会在承担教育职能方面的重要性[4]271。但他并未在其理论架构中将技能教育与同业公会的概念直接融合,这一遗漏可能导致劳动市场在供需关系上出现结构性失衡。针对此问题,本研究提出,特定行业的同业公会应主动担负起提供相关技能教育的职责。进一步地,本文建议这些市场参与者的同业公会通过合作讨论来预测和确定每年对技能员工的需求量。在明确了劳动力需求之后,相应地调整教育与培训项目的招生规模。

在某个特定年度,若市场对劳动力的整体需求低于教育机构学生申请的总数,本研究建议同业公会应承担起社会责任,通过与其他同业公会的协商,探讨合理增加学生录取数量的可能性,以确保每位申请者均有机会接受适当的教育与培训。

按照此模式,寻求进一步教育的学生将向不同的同业公会提交技术培训申请,这一过程类似于现行的大学申请流程。同业公会将基于其认为具有价值的特定素质从申请者中进行选拔。这一制度的显著优势在于,培训完成后,毕业生极有可能在其所属领域内直接就业,因为同业公会的学员招聘直接与其人力资源需求紧密相连,从而避免了特定领域内毕业生供大于求及相应工作岗位的稀缺情况。

本文对“同业公会”概念的另一个创新调整是将其分为两种:市场型同业公会和非市场型同业公会。虽然黑格尔根据劳动的特殊性提出了同业公会的概念,但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这些实体内部的阶级矛盾。具体而言,重点是如何保障工人的权利,因为在同一同业公会内,工人往往发现自己与雇主相比处于不利地位。

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引入非市场型同业公会。这些实体将根据各种共同点组建,如共同的兴趣或爱好。与市场型同业公会不同,非市场型同业公会不提供工作或专业教育。然而,它们将在谈判重大问题和维护成员利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工人可以成立自己的同业公会,类似于现代工会,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一拟议系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个人可能会加入多个同业公会,包括工业和非工业同业公会。这种多重隶属关系扩大了个人的关注范围,超越了个人利益或单一的同业公会利益。这种关注和认可的逐步扩大,使个人能够发展成为国家的一员,为国家的总体福利做出贡献。

四、结论

黑格尔对于公民社会中贫困问题的分析深植于普遍原则与个体利益之间固有的紧张关系之中。他指出,在公民社会框架内,尽管个体通过生产和提供旨在满足他人需求的产品与服务来实现自身利益,但他们的行动往往受到个人理性和自利动机的驱动[4]199。这一驱动力可能引发无节制的生产扩张和过度竞争,最终导致生产过剩和普遍性贫困的现象。为缓解这一问题,黑格尔提出了以同业公会为基础的解决策略。在他的设想中,同业公会不仅作为生产和消费的调节实体,其成员还将通过社会教育来规范其生产和消费行为,同时,这些同业公会将通过谈判来确定适宜的生产与消费水平。

尽管黑格尔的理论为生产过剩和市场竞争问题提供了潜在的解决路径,但在实际将公民社会的所有成员纳入同业公会体系以及解决同业公会内部潜在冲突方面,理论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研究提出的解决方案着重于在同业公会结构中整合教育活动,具体建议行业内的同业公会承担起传授相关技能的责任,并通过合作谈判来明确劳动力需求,以使学生的教育与同业公会的预期员工需求相匹配。

此外,本文提倡对同业公会结构进行创新性的分类,将其划分为工业与非工业两大类。这一方法突破了传统基于行业分类的同业公会组织方式,倡导基于共同兴趣或爱好建立同业公会此种组织模式,旨在加强工人的联合能力,从而增强维护自身权益、抵御潜在雇主剥削的能力。

然而,要实现这一构想,仍需对同业公会间的协商机制和同业公会内部的决策过程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与完善。这些改进对于确保所提出的体制能够有效实施并在长期内运作至关重要。通过这些调整,所提出的制度有望更有效地解决并减轻社会贫困的根本问题。

参考文献:

[1]AVINERI,SHLOMO.Hegel’s theory of the modern stat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2:154.

[2]HERZOG,LISA.Inventing the market and political theo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3:107.

[3]HOULGATE STEPHEN.Civil society and its discontents:hegel and the problem of poverty[M].London and New York:Rotledge,2023:272.

[4]HEGEL,GEORG WILHELM FRIEDRICH.Elements of the philosophy of righ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5]ANDERSON JOEL.Hegel’s implicit view on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verty:the responsible consumer and the return of the ethical to civil society[J].Proceedings of the hegel society of america,2001(15):185-205.

作者简介:胡佳硕(1999—),男,满族,河北秦皇岛人,单位为比利时鲁汶大学,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国外马克思主义。

(责任编辑:张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