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理论建构及内在机理探析

2024-10-20林密卢一丹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4年10期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通过“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两者的“互相成就”,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其中,“第二个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1]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期,厘清“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历史与时代发展逻辑,明确“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丰富内涵和内在机理既是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担负新的文化使命、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基础。

“新的文化生命体”形成的历史与时代发展逻辑

在当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期,“新的文化生命体”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现实需求的反映,既表达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诉求,又彰显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使命。

构建“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意味着,推进“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构建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现实、立足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所处的实践场域,尤其要立足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使命。

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过程中,“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构建既需要发挥文化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服务的功能,也要推进文化自身的现代化。一方面,文化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服务,就是需要在物质文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好精神文明的科学指引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价值支撑。另一方面,文化自身的现代化,解决的是文化与生产方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问题。由于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不仅涉及经济结构和技术的更新,还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文化观念和价值体系。这意味着,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必然导向文化的现代化,文化的现代化也会影响生产方式乃至社会生活整体的变迁。可见,文化建设现代化是“两个结合”的题中之义,构建“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构建“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应有之义。现今国际社会上的权力之争不仅是对军事优势、政治统治、经济利益的争夺,而且在特定程度上是对主体意识、思想、文化的争夺。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构建“新的文化生命体”,必须在坚守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两创”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与世界文明交流交往交融的过程中,既要推动中国优秀文化“走出去”,也要推动多元世界文化“引进来”。一方面,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传统文化内核,是中国在国际交流交往中传播中国精神、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的支撑。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与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进行沟通交流,但同时要预判和预防可能存在的文化入侵。综上,“新的文化生命体”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丰富内涵和内在机理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形成的规律性认识,是在实践中能够不断被人们认识和把握的。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探寻“新的文化生命体”的丰富内涵和内在机理,才能够真正把握中国文化矛盾、协调中国文化发展。

“新的文化生命体”担负起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重塑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历史使命。“新的文化生命体”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造就的,其提出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的文化生命体”立足于“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为中华文明赓续更新、重焕荣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2]

“新的文化生命体”遵循层层递进的发展逻辑,发挥着重塑中华文化主体性和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的重要作用。“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1]文化主体性,蕴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活动中,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动性创造性继承、革新和发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将文化自信上升到四个自信中“最本质的自信”这一战略高度,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的自信。

“新的文化生命体”满足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具体实际。构建“新的文化生命体”必然且首要包含“人”这一维度。马克思认为文化既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本质力量的体现和表达。文化发展与人的发展相联系,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向现代化的“人”,必须坚持群众史观,依靠人民主体,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以及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

构建“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而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政治力量和思想资源都生成于当时人类社会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因此,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条件下人的全面异化现象,同时对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进行解构,方能实现个人和无产阶级的解放,进而实现自由人的联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文化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文化可以被视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存在,其最终指向是人的解放和人自由本质的回归。

“新的文化生命体”契合了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需要。“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文化是人类社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反映社会实践的状况,能够体现社会生活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当文化与社会发展趋向相一致时,可以产生进步力量推动社会的发展。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使得全球文化体系无法做到真正的平等对话。想要摆脱这种根深蒂固的历史传统、促进世界多元文明互鉴就要建设区别于西方的现代化文化体系,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形态文明,是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民族与时代的文化在场,是“新的文化生命体”的发展和升华,是完全区别于西方现代化的崭新道路。目前全球乱象频发,与“西方之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之治”向世界展现了无比广阔的发展远景。未来,“人类文明新形态”将会在国际社会展现出更强大的精神力量,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新发展。

旧邦新命:如何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

传承中华文化“阐旧邦以辅新命”的传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首先要深刻把握、正确处理好“两个结合”之间的关系[3],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新时代新征程上,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要注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注重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理论借鉴与实践超越,注重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机统一,在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世界历史性实践中实现上述三者的有机融合。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首先要处理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之间的辩证关系。既不能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去排斥、抛弃中国传统文化,也不能打着复古主义的旗号去否定、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与历史发展相互映照,文化发展以文化继承为前提。如果强行割裂历史,必然陷入历史虚无主义,如果轻易否定文化历史传统,就会陷入“西方中心论”的陷阱。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指引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人们才能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并加以选择地进行继承,才能构建出符合历史发展和时代需要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理论借鉴与实践超越。偏重文化批判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内部发展出来的资本主义批判思潮,折射出西方资本现代性的文化逻辑。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不仅有助于我们从多重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逻辑与时代价值,更有助于后发式现代化的国家民族从中汲取思想资源,并科学研判文化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资本逻辑的历史趋势,从而找到适合自身民族国家的文化现代化发展与建设道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这些理论都是中国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资源,但在实际文化建设中,要注意立足中国自身文化发展建设的历史阶段与实际需要,辩证看待、理性借鉴。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是共产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始终具有鲜明的人民底色,各个时期的文化建设方针都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一脉相承:培育“四有”新人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相契合;“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等理念使“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中,成为更广泛、更深厚的价值与目标;“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贯彻落实于当今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可见,文化建设“面向未来”需要将社会主义文化与共产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伟大理想有机统一起来。

综上所述,“新的文化生命体”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站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上,面向人的自由解放、社会的文明发展和历史的演进趋势的必然选择。明晰“新的文化生命体”的理论逻辑和内在机理,是深刻理解和正确把握“两个结合”所造就的有机统一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的现代化文化新形态的必由之路。“新的文化生命体”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文化哲学的基本立场,体现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实践,是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担当文化使命的生动证明。

——————————————————————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

[2]胡大平:《“结合”造就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人民日报》2023年10月16日。

[3]参见臧峰宇:《“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的旧邦新命》,《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8期。

(作者分别系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