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思维:提升小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图示教学策略
2024-10-20陈刚宿谦叶建军
基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于英语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内涵解读和培养路径探究,本文提出了“图解思维”教学实施策略,如运用时间线、循环图、流程图、T型图、因果图、韦恩图等,促进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与表达,实现思维品质的全面提升。通过具体实例的解析说明如何在教学中具体操作,如何体现指向主题探究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一、思维品质教学的核心要素与新课标导向
新课标的出台,首先强调了思维品质培养的三大核心维度:观察与辨析、归纳与推断、批判与创新。这意味着教学活动的设计需兼顾对学生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及创新思维的培育,同时注重对思维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的激发,以及对批判性和深刻性的深化。课程实施层面,“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理念被奉为圭臬,通过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及迁移创新的活动序列,力促思维品质的全面升级。
首先,思维品质的提升需基于学生已具备的思维基础,明确定位与规划。从小学低年级起,学生已展露思维萌芽,英语教学需善用其特殊性,以独特方式促进思维品质提升,彰显学科育人的特有价值。其次,思维品质与其他素养维度紧密联结,形成一体。新课标明确指出,四大素养领域互相渗透、互动、协同演进,思维品质作为心智特质,贯穿于语言、文化意识与学习能力的提升全链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最后,全面审视新课标,思维品质被持续强调。从课程性质的理性视角倡导,到课程理念的学思结合,再到目标、内容、学业质量、实施及命题的详细规定,无不凸显思维品质的重要性。总之,新课标清晰界定了思维品质的内涵、提升路径,为教学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导,强调其在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图示法在思维品质提升中的应用实例
关于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新课标在“课程内容”部分指出:借助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归纳、整理所学内容。在中文语境中,我们通常将图和表统称为图表。本文以图“示”思维为题,总结图在小学生思维品质提升教学活动中的设计和使用。
1. 时间线
时间线又名时间轴,是事件在时间上的可视化表示。时间轴通常用于视频、教科书、文章以及其他媒体,用来记录历史。它也是一段时间的书面呈现方式之一,表示相关事件发生的顺序。
在教学场景中,一种常见且实用的方法是在黑板上绘制一条横线,并在其上标注关键的时间节点(如下图)。这样做有助于教师和学生通过时间线索串联起主要的故事情节,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
2. 循环图
循环图作为一种专门用于描绘循环过程的图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季节的循环变化。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季节与月份是常见话题,循环图就常被用作教学辅助工具。
另外,不少英语教材中都有涉及水循环和生命循环的内容。循环图可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水循环各阶段及水在地球各部分的循环流动,以及生物从出生、成长、繁殖到死亡的各个阶段(如下图)。
3. 流程图
流程图是流经一个系统的信息流、观点流或部件流的图形代表,也可以用于展示步骤,例如泡茶,或者做某项手工的顺序。
如果是呈现说明文中的先后顺序,常用的语言素材往往是:first,then,next,after that,later,eventually,finally。
例如Water单元以“水”为话题,教材中讨论的话题为Make tea,讲述的是祖孙两代人沏茶的过程。这是孙女学习沏茶的过程,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本课要求学习的语言知识为:First/ Next/ Then/ Finally,教师选用流程图展示沏茶的过程(如下图)。
4. T型图
T型图是一种用于比较和对比某个主题特征的图表。它主要将一个主题区分为两个不同的集合,这形成了一个T形状,顶部有一个重要的标题,两侧有两个不同的部分。
T型图(如下图)可以呈现一个话题的两个方面,例如,支持和反对一个论点、优点和缺点、事实与观点。
5. 条形图
条形图是一种比较不同值的图表,长条代表更大的数字。条形图也称为条形图表,条形图分为两种:水平条形图、垂直条形图。当我们想要显示不同事物在大小或价值方面的比较时,可以使用条形图。
下页这个条形图就很有趣,直观地显示了一个小朋友一周之内零花钱的变化情况。教师根据这个图,就可以设计语言课堂的教学。在具体使用中,可以将故事改编,把美国小朋友变为自己班里的小朋友,把美元变为人民币。这样可以增加活动和语言材料的真实性,拉近学习内容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6. 饼图
饼图是一种图表,用于表示数据的相对大小。饼图的每个部分代表数据的一部分,并且每个部分的大小与其所代表的数据量成比例。饼图是一种很好的数据表示方法,可以用来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数据。
下图就是教师借用数字教学平台,根据投票结果即时生成的饼图,直观地呈现班里学生最喜爱的水果的结果。
7. 因果图
因果图是一种视觉工具,用于通过以递增的细节图形显示特定问题或效果潜在的逻辑成因,揭示其因果关系。它也被称为石川图、鱼骨图。
例如在Colour单元以“颜色”为话题,第四课时为Read a story故事文本,来自《伊索寓言》中《蚂蚁与蚂蚱》的故事,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四季的颜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四季的颜色变化,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与比较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图示中用相应的颜色对四季进行区分。其次,在故事推进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从阅读中获取“劳而获”与“不劳无获”的因果关系及其逻辑形成原因。因此教师选用鱼骨图示,清晰地展示过程与结果的形成原因,如下图所示。
8. 韦恩图
韦恩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图表样式,它显示了集合之间的逻辑关系。典型的韦恩图如下,可以用于表示两者之间相同的部分。也有的韦恩图是由三个圆构成的,显示三者之间的交集。通过韦恩图描绘对比事物之间的交集与并集,进而直观展现其共性及个性。
总之,图示法通过直观化复杂信息,可以降低理解难度、激发学生兴趣、促进记忆,同时锻炼逻辑、创新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新课标倡导的“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与图示法的应用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学生思维品质的全面提升。在教育评价体系下,图示法不仅辅助教学内容的呈现,亦成为衡量学生思维发展与学业质量的重要参考,确保教学活动与评价的一致性。因此,图示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科学运用,不仅是教学策略的创新,更是落实新课标精神,培养未来社会所需人才的关键路径。
(作者单位:陈 刚 广州商学院;宿 谦 山东省济南阳光100中学;叶建军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注:本文系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第十一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课题“新课标背景下英语与科学融合的大单元教学研究”,子课题“学科融合视域下职前小学英语教师跨学科教学设计素养提升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20110)、广州商学院2022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课题编号:2022JXGG20)“基于课标的英语教育方向本科生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2024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语言习得的实践教学研究”(课程编号:23110045723005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