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烈士的守护神”潘达微
2024-10-18阎泽川
潘达微(1881—1929),又名心微,广东番禺(今天河区)人,书画家、摄影家、记者。他是收集72具烈士遗体埋葬于黄花岗的传奇人物。
潘达微出身于官绅之家,他的父亲潘文卿是清末武官,辞官回乡后,曾参与创办广州广仁善堂。潘达微自幼喜好丹青,是著名画家居廉的入室弟子。他早年在广州从事绘画创作,参与创办《时事画报》,担任图画教员。1908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
1911年4月27日(农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党人在广州起义失败,数十名殉难烈士曝尸街头。潘达微冒着生命危险四处奔走,将72名死难者殓葬于黄花岗(原名红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后,潘达微为逃避清廷追捕,流亡上海、香港等地。中华民国成立后,粤督胡汉民邀请他出任重要行政职务,被他婉言谢绝。潘达微从此退出政坛,做一些社会教育和福利工作,并继续从事绘画及美术出版事业。人们对他的生平业绩大多不甚了解,而对于他筹款觅地掩埋72名烈士的事迹,所知就更少了。
广州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被伤、被捕、被杀者不下两百余人,烈士遗骸散落于双门底山路和街市,清政府通令缉拿其余革命党人,若有前往收尸者,以同党问罪。在这种白色恐怖之下,潘达微不忍心看着烈士们的骸骨日晒雨淋、散落无着,苦苦思索如何尽快收殓的办法。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以慈善机构的名义来办理这件事情,把善后处理工作分为三个步骤进行:一是集尸入殓;二是筹棺觅地;三是归葬建墓。
做这些事情,首先要不怕危险,还要有不怕苦、不怕脏的精神,潘达微怀着深厚的感情逐一收集遗体断肢、核对断口,尽力做到完整无误。同时联系广州市的各个慈善会堂、医院,还派人出面与清廷进行交涉,获准民间慈善组织收殓。经过仔细寻找,他收集到死难者遗骸72具,对于一时难以清点归并的,只得暂时移置于省咨议局门前的空地上摆放着。潘达微不顾清廷军警的巡查,以《平民报》记者的身份,到停尸地方点验。当他得知各善堂因慑于官府的淫威,准备将遗骸丛葬在东门外埋葬罪犯的 “臭岗”时,不禁悲愤交加,立马诘问善堂负责人:“为何如此贱葬烈士,于心何忍?”他对各善堂晓以大义道:“诸义士为国捐躯,纯为国民谋幸福,如此藁葬,怎能安心?且慈善事业,不计谁是谁非,施棺施地,应为义所安。”经过潘达微的一番劝说,善董们也感到乱葬不妥,于是对潘达微说:“只要阁下愿意为他们择地,我等甘冒风险,竭诚以助。”
潘达微当即打电话,向父亲的生前好友江孔殷求助。江孔殷是当时两广清乡督办,德高望重,又与清廷高层官员关系密切,颇受清廷器重。他接到电话后,给善堂负责人回复说:“择地善葬之事,由己一力担当。纵有不测,愿负全责,与诸位善董无关。”善董们这才放心,答应择地营葬。
潘达微又找到父亲当年创办的广仁善堂的善董徐树棠,请他伸出援助之手。徐树棠见他如此热心执著,深受感动,答应将东门外沙河马路旁的一块荒岗义卖。他对潘达微说:“这块荒地是本堂备而未葬的好地,可谓青草白地,用作烈士墓地,也算是净土掩忠骨了。本堂还愿意捐棺殓葬。”说完,便领着潘达微前往荒岗巡视地段边界,规划营建坟墓诸事。
第二天,天色未亮,潘达微就前往停放烈士遗体的地方,他看到广仁善堂所捐的棺木陆续运来,棺木都是由薄板所钉,不由得潸然泪下:“孰料堂堂男儿死于国事,今桐棺三尺乃不可得。死者已矣,生者何忍?”便提出另购好棺的建议。这时身边有位医院善董,慨然说道:“本院愿意另备好棺,不必去市场另觅。”说完立即命人运来。在入殓之前,潘达微再次对遗体一一验视,凡铁链相连的,都叫人把锁链去掉,对已断残肢,亲自验看断口是否与遗体断口吻合,以确保不致误接,做到完整入殓。然后他冒着绵绵细雨,安排将72位烈士的棺椁运到葬地,分四行挖掘深沟,每行直列18个坑,共72坑。每葬一棺,潘达微都会抚着棺木喃喃细语道:“安息吧,遗愿即将实现。”安葬完毕,已是夜色深沉,他独自默立坟岗,哀悼良久。
烈士遗骸安葬后,潘达微本意悄悄掩盖此事,但整个过程中他那么多的举止行动,难免落入有心人眼中,保皇党人的《国事报》刊载消息,渲染潘达微奔走呼号的情况。潘达微不得不将七十二烈士营葬的经过在《平民报》和《七十二行商报》上发表,他将葬地“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寓意“碧血黄花奠先烈”。同时刊发坟园实景画,配文《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坦承收葬烈士遗骸是自己所为,并称:“党人视死地为乐所,余身命久置度外。”此后,他多次筹措资金,逐步建园修墓,还创作《焚攻督署》一画发表,画题:“俊杰奋发讨贼,义师令虏胆寒。”
中华民国成立后,潘达微首先提出公祭黄花岗烈士。在他的倡导下,1912年5月15日,解除了临时大总统之职的孙中山先生从南京回到广州,率领各界十余万人士至黄花岗祭悼,亲自主祭并致祭文。
1929年,潘达微病逝,临终前留下遗愿,希望陪葬于黄花岗,常伴72英灵。新中国成立后,广东省人民政府实现了他的遗愿,将他的遗骨移葬于黄花岗烈士陵园内东侧,人们誉之为“72烈士的守护神”。
题图/陈自罡
编辑/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