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对语文学习的影响与引导策略
2024-10-18张逸云
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在发生变化,与之对应的交流方式也在悄然变化。对高中生而言,写一篇逻辑清晰、语言流畅、层次分明的作文并不难,但是写一篇内容新颖、思想深刻的作文却不容易。特别是在网络大环境下,网络语言在作文中比比皆是。面对这一困境,教师应该立足实际,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帮助学生将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转化为积极影响。
一、网络语言对高中写作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写作是对世界的认知进行表述的过程。上乘之作需要学生对世界有深刻的认知,这种认知不仅体现在广度上,还体现在深度上。对此,学生要对客观世界有清晰的认识,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从而更好地驾驭语言文字。互联网中蕴含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巨大的素材宝库。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写作材料,拓宽视野和思路,让自己的写作更加丰富。例如,“独立自主、勇于突破”的作文中,学生习惯选择大国工匠的经典案例作为开篇导语。这虽然有一定的典范作用,但是所有学生都按照一个模式写作,难免出现千篇一律的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下,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语言写出铿锵有力的文字。学生将网络语言作为写作素材应用到作文的开篇,让读者产生耳目一新的感受。例如,“从来如此,便对吗”,鲁迅在一百年前发出令人警醒的一问。是啊,不敢打破旧世界,怎能拥有新生活?所谓“上帝一声不响,一切皆由我定”。只有冲破陈规陋习,大胆开拓创新,我们才称得上是自己的主人。
吕叔湘先生说:“课外阅读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渠道,课外阅读抓得越好,对学生的影响就越大,学生的写作思路也越开阔。”网络读物中的素材包罗万象,覆盖各领域、各地区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拓展课外阅读知识,并将其运用到习作中,为自己的作文增添一抹亮色。例如,学生在作文中描述不做分内之事的现象时,可以列举“范跑跑现象”作为写作素材。“范跑跑现象”是网络语言的缩影,但指向的内涵却具有普适性。所以,一些网络语言也能够发挥写作价值,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二)消极影响
书写错误是学生作文中常见的问题,网络语言的滥用让书写问题进一步严重化。网络语言诞生于线上聊天的环境,使用者为了追求速度,故意将汉字谐音化。学生受到网络语言的长期浸染,写作时会下意识地写出一些网络用语,这严重威胁到汉语言的根基,弱化学生规范书写的基本能力。
二、合理利用网络语言,优化写作教学
(一)夯实语言基础学习
语文教师应该清晰地认识到网络语言对学生写作学习的影响,特别是消极影响。面对学生汉语言知识理解偏差、认识浅薄等思想层面的问题,教师要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夯实语言基础知识,促使学生从思想层面转化语用认识,切实体会汉语言的魅力,自主使用规范语言。具体而言,教师要追根溯源,帮助学生找到网络语言的出处,理解网络语言的真实含义,从而将其运用到正确的地方。
例如,“我们的火,要把世界都点燃”是一句流行的网络语言,读起来很热血,但是学生不知道如何应用,教师可向学生解释该句源于江南的《龙族》,适用的话题是新时期的青年品质。又如,“我们都是孤独行走的钟,但我们也要做敲响希望的钟”源于耳东兔子《陷入我们的热恋》,适用话题为希望与信念。
教师重视语言知识的基础学习,从根本上强化学生对语句的认识,让学生知其来处,晓其用处,从而避免滥用、错用。
(二)认识网络语言使用限度
语言是动态发展的,不会一成不变。因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色,人们会基于自己的解读赋予语言新的内涵。部分网络语言得到官方的肯定,如“给力”一词源于方言,口语化明显,但是《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多次在文中引入“给力”一词,可见其能够被应用于写作之中。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网络语言尚未得到官方认可,并不符合写作的要求。学生对网络语言的使用限度把控得不恰当,会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对此,教师需要提供专业的参考依据,帮助学生认识网络语言的使用限度,让学生了解到网络语言的真实内涵以及应用场景,在后续使用时,学生能够有据可依、有理可凭。
例如,教师以人民网每年公布的网络热词为参照依据,向学生解释网络语言的内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把握。从2023年人民网公布的网络热词可以看出,网络语言幽默诙谐,含蓄委婉,可以缓解尴尬气氛或者营造舒适的对话环境;网络语言形象生动,有画面感,能够提升交流趣味;网络语言因其创新性而足以彰显个性,标新立异,呈现网民的可爱、自由;网络语言言简意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以满足人们对快节奏生活的需求。
(三)理解网络语言价值导向
价值是获得尊重的前提,文字亦是如此。学生在作文中引入大量的网络用语,将网络用语看作个性、时尚的代名词,甚至产生“游戏”文字的想法。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认识到语言的价值和意义,从而缺少对文字的尊重。事实上,汉语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文明,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基因和血脉,其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和价值。教师应该做的是深化学生对语言价值的理解,引导学生从语言的价值入手,进行写作训练。
例如,网络上流传的保暖内衣广告语“一行白鹭上青天,一季白露到眼前,一杯暖茶温肠胃,一件外衣防风寒,一句问候知冷暖,一条短信传情感,想说的话千千万,不如XX防寒是重点”。该网络广告语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忍俊不禁。这则网络广告的设计思路较为清晰,凸显出保暖内衣的重要性。但是开头一句“一行白鹭上青天”似乎与广告语无关,学生对此感到费解。教师以此为契机向学生解释诗句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初春时节,气温冷热交替,很容易伤风,所以诗词放在广告中旨在提出背景信息,为后续内容奠定基础。教师以网络广告为素材,向学生解读古诗文与现代广告相结合的巧妙构思,为学生搭建语用的支架。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可以模仿网络广告的用法,将古诗文与现代表达结合起来,为文章增添光彩。例如,学生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出“新时代四大发明”,前者指向人文性,后者指向工具性,说明科学技术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对语文学习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而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网络语言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教师应该立足实际,通过夯实语言基础学习、认识网络语言使用限度、理解网络语言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将消极影响转化为积极影响,发挥“互联网+”的教育价值,学会正确使用网络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