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实施策略
2024-10-18李晶璇
“教、学、评一体化”是新课标引领下优化教学设计与课堂组织的先进理念,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文本特点,合理整合学习内容,设定学习目标,并基于学生本位、技能与素养并重理念组织学习活动,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再围绕学生学习表现与学习成果展开评价,打通教、学、评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能够结合学生需求优化教学行为,提高学生学习深度,构建充满趣味的课堂。基于此,文章探究如何让“教”有方向,让“学”变主动,让“评”更充分,从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科学落实“教、学、评一体化”。
一、以学为中心,明确学习目标,让“教”有方向
“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强调学生本位、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师生共同成长。教师可以将传统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学习目标,体现教学理念的变化。与教学目标最本质的区别是,学习目标以第一人称论述,使学生在了解学习目标时有主体意识,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主体身份。教师应围绕“学生”调整目标行为,然后通过师生共同反思,客观评价目标成效。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以学习目标引领学生、以学习成果与结论为着力点,保障学习有目标、教学有方向。当然,教师还应保证学习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可实现性、可测量性,以便在评价环节能够确定评价学习成果与成就的客观标准。
以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八角楼上》教学为例。文章属于革命文化题材,讲述革命领袖的故事。学生在一年级学习过《吃水不忘挖井人》,对毛主席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来看,学习难度有所提升,要求学生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练习讲故事,准确传递毛主席忘我的工作精神。因此,本课对学生阅读理解与创意表达的要求更高。基于学情与教学内容,笔者确定以下学习目标。
1.学会观察汉字,分析汉字构字规律,联系实物,辨识生字“楼”“争”等,结合生字结构探究书写方法,准确掌握书写规则。
2.学会分析插图内容,理解“寒冬腊月”“夜幕降临”等词语;品读文章,合理想象,在脑海中生成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写文章的动态画面。
3.学会利用文中的关键词句,自主描述毛主席在八角楼上工作的情景,表达崇拜与赞美之情,弘扬毛主席忘我工作的革命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写字发现汉字构字的奇妙,产生主动识字、写字的欲望,发现汉字结构的规律,能够自行识字,感受汉字的美。教师还可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汉字的规律,引导其分析汉字部件之间的关系,丰富识字、写字经验。教师也可通过插图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语,借助可利用的素材,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二、以导为中心,设计学习活动,让“学”变主动
“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是自主生成、智慧灵动的课堂,教师应根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发挥以导促学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做好学习活动设计,以多元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在主动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
(一)依托交流活动单,主动合作学习
在交流过程中,思维的碰撞会促进学生不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教师可以设计交流活动单,向学生发布合作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难点。交流活动单上的各项任务要围绕一个核心任务确定,确保任务具有明确指向性。各项任务之间应具有递进逻辑,确保学生能够抓住重点,其思维逐步深入。以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教学为例,本节课的学习难点在于如何准确抓住关键词句谈感受,体会水泥道的美。为突破学习难点,教师可以设计交流活动单,围绕“感悟水泥道之美”这一核心任务,引导小组品读文本内容,具体任务如下。
1.品读5~7自然段,利用波浪线勾画出能够感受水泥道美的句子。
2.逐句分析,了解表达手法,明确水泥道美在哪里。
3.将阅读句子时脑海中的联想画下来,谈谈你对美景的感受。
以上任务旨在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受与理解进行充分交流,学会如何抓住关键句展开分析。
(二)依托拓展任务单,主动迁移应用
掌握知识不是教与学的最终目的,学会如何应用知识才是真正触及能力发展层面,使学生将掌握的知识、积累的技巧内化为能力。因此,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离不开拓展环节,教师应设计拓展任务单,引导学生主动迁移应用所学内容,解决语文问题,感受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以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搭石》教学为例,本单元以“速读”为主题,教师应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为此,拓展任务单中提供了同主题散文《花是种给别人看的》(季羡林),要求学生运用文本阅读学习中掌握的方法快速阅读,回答“文中呈现怎样的画面”“表达怎样的情感”等问题。拓展任务单在线上学习平台发布,仅给学生短暂的浏览时间,到时间后文章内容自动消失,仅出现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实际应用,学生发现单纯追求阅读效率,并不能把握文章的内涵与情感。因此,他们对速读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对速读的关注从文本信息转变到内在意蕴上,把握速读核心。
三、以评为中心,形成评价量规,让“评”更充分
“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尤为强调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教师应将评价嵌入教学全过程,并且还要注意进行客观评价,避免片面性。但评价也要有具体的标准,即评价量规,以此做出准确判断,明确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确定后续教学中引导、促进学生学习的方向。评价量规有累积式与层级式,均可以按照量规内容引导学生不断拓展思维,加深思考。其中,层级式评价能够尊重学生差异,结合个人实际情况作出针对性评价,使学生客观了解自我,激发潜在学习动力,更适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操作。
以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教学为例,教学围绕三项活动展开,其一设想画面,归纳文本内容,意在通过“瓜藤攀檐图”“雨后春笋图”“月夜睡梦图”等,使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其二抓住关键词,谈谈个人对乡村美的体会,意在丰富情感体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其三拓展延伸,联合《在天晴了的时候》展开对比阅读,迁移运用阅读方法,意在实现学以致用。评价也应围绕三项活动进行,量规具体内容为:全文共六幅图,每归纳出三幅图获一颗星;正确体会文本感情,感受到乡村的祥和气氛,产生渴望乡村生活之情获一颗星;产生向往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之情再获一颗星;默读文章,归纳出作者描写几种景物、总结出写作手法获一颗星;总结出作者对乡下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再获一颗星;能够准确说出被哪些内容感染、自主表达情感再获一颗星。
五颗星以上为优秀,三至四颗星为良好,不足三颗星为合格。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选择量规内容,保护每个层次学生的自尊心,也应客观说明学生的收获与成果,激励学生更好的学习。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策略,能够实现教学有方向、学习有目标、主动学习为常态、客观评价促教学,在提高教学实效上大有裨益。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研读教学内容,准确掌握学情,在“教、学、评一体化”的引领下紧密联系各个教学环节,在学习目标的统摄下、教学评价的指导下不断优化教学行为,充分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