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的交通生活
2024-10-17刘会生
75年沧桑巨变,北京一个令人瞩目的变化就是城市交通。
在北京生活了65年的我,感觉大概每隔10年,交通出行就提升一个档次。
交通惠百姓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市区道路仅215公里,铺装路面6条,运营线路77公里。因燃油缺乏,公交系统以电车为主。公交车少得可怜,偌大的北京城只有5条公交线路,616辆公交车。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有轨电车因为噪声大、速度慢,且轨道及电线杆影响马路铺设等原因,于1959年退出了历史舞台。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接过了接力棒,成为北京公共交通的主力军。
电车与公交系统在北洋政府时全靠进口,新中国初期开始修补和仿制,到今日已实现车辆品牌的自主研发、生产。北京电车的发展见证了一个国家从衰落到复兴的蜕变。时至今日,在古老巍峨的白塔下,在鼓楼的红墙外,在碧波荡漾的北海大桥上,我们依然能看到电车繁忙的身影。
从我记事起,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人们出行主要是靠走路,春节走亲戚、学校组织春游才能享受乘公交的待遇。那时,我父亲上下班骑的永久牌自行车成了家中稀罕物、奢侈品。1956年,每百户仅拥有自行车13辆。农村出行更是靠畜力车、牲畜、人力车和自行车,可以说保留了千年一贯的风貌。改革开放以后,地面公交服务不断完善。常规公交线路达到1266条,运营线路长度增长到22365公里,是原来的290倍。1992年二环路建成,成为中国第一条全封闭、全立交、没有红绿灯的城市快速环路;随着三、四、五、六环路和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实现全线通车,人们出远门不再难。
如今,全市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轨道交通为骨架,干线道路为支撑,县乡公路和次干路为支脉,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
1969年10月1日,第一条地铁建成通车,北京成为中国第一个拥有地铁的城市。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让人们的出行既省时省钱又舒适快捷。轨道交通从地铁1、2号线增加至22条、运营里程636.8公里,日均运送乘客1054.36万人次。首都轨道交通已成为客运量世界第一、总里程世界第二的超大城市轨道交通线网。
我记得30多年前,上小学的我,进地铁站后,有电梯上下,非常惊奇。每次乘地铁出行,都专门去坐电梯玩儿。两毛钱买一张票,从这头坐到那头,下车又坐回来,舍不得出来。尤其是地铁站,富丽堂皇,那时感觉,这就是现代化呀。
21世纪初期,国内汽车自主品PSNzJLnoEosReIneuDEDYRjEKmL1hJgq4LwQj05b1qU=牌发展越来越迅猛,价格从几万块到几百万不等,汽车从奢侈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都是私家车。我拥有的第一辆汽车是华普牌。
随着智慧交通的起步,城市公共交通又有了飞速发展,公交车不再需要票务员收费卖票,只需要一张公交车IC卡就能乘车,现在,甚至用手机扫码就能支付车费。
网约车、共享自行车、分时租赁等新业态的兴起,使市民出行的选择越来越多;互联网购票、手机刷卡乘车、非现金支付让公交、地铁出行更加便捷。“两微一端多平台”等互联网平台,为市民提供“指尖上的交通服务”。
智慧站牌的出现,给市民候车带来了极大方便。拥有电子显示屏的智慧站牌不仅能显示时间和天气,更重要的是,还能显示每一辆车与站点的距离以及等候时间。我觉得在站台等车,可以做到心里有数,不必再朝着车来的方向望眼欲穿了。最近这些年,公交车车辆猛增,智能调度系统投入使用,地铁线路的增加,又分流了乘客,让公交车不再拥挤。车厢里宽敞了,上车有座儿了,再加上冬暖夏凉的空调,乘车体验比以前提升了许多。在公交优先战略下,早晚高峰看着旁边的小汽车排成长龙,自己乘坐的公交车却一路畅通,那感觉真是好极了。
治理成效显
随着机动车的快速增长,中心城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交通拥堵等城市病。
记得八九十年代,坐公交车是一件非常愁人的事情。看到有公交车来,人群瞬间簇拥成一团争相挤进狭窄的车门。为了挤上车,有的翻越栏杆以最快速度靠近车门;更有人在同伙的帮助下将窗户当车门硬上。真有幸上了车,也未见得能有多开心,车内人挨人,就像进了沙丁鱼罐头盒。有的挤成了照片,有的衣服扯裂了口子,鞋带松了扣子,书包断了带子。
北京申奥成功后,整治公共交通秩序,为奥运会创造最文明环境,成为提升都市文明的突破口。来自各行各业的退休大爷、大妈应社会之邀,发挥余热成立了公共文明引导员队伍。虽然,他们的平均年龄超过50岁,但他们依然精神抖擞。他们身着荧光橙色上衣,头戴红色帽子,右手拿警示牌,左手做手势,口吹哨子,无论寒冬酷暑,他们总在那里引导市民文明乘车、文明过马路,乘车秩序明显好转。
为遏制全市交通拥堵加剧的趋势,北京市连续17年开展疏堵工程建设,有效打通堵点、治理乱点,缓解了局部地区交通拥堵。截至2018年底共完成2200余项疏堵工程,完成次支路建设4814公里,对城市主干路网形成必要补充,有效连通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错时上下班、机动车限行等措施,缓解交通拥堵,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高到45%。实施停车改革,强化静态交通秩序整治,实施电子收费的道路停车秩序明显改善,使乱收费现象基本杜绝,“停车入位、停车付费、违停受罚”的理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
绿色环境靓
1970年代,上下班高峰时期,马路上全是骑自行车的人。美国前总统老布什还曾在中国骑过自行车。中国成了“自行车的海洋”。但1990年代后,自行车逐渐被公交、地铁、私家车和出租车取代。令我始料不及的是,21世纪自行车又绝处逢生。
面对环境污染,全市一盘棋,开始在交通上发力,让京城的蓝天越来越多。1994年,北京开始逐步淘汰“面的”, 2004年,北京市出租车开始进行新一轮更新换代,如今电动、氢燃料车逐渐与燃油车平分秋色。自行车又有用武之地。
为了改善大学生在校园中的出行问题,4个北大毕业生联合创立了中国第一家共享单车服务平台。随后,共享单车很快蔓延出校园,以席卷之姿风行京城。
各个公交站、地铁站门口,社区门口,几乎无一例外地停满了各家公司的共享单车,一种全新、便捷且环保的出行方式,出现在所有人面前。那个曾经的“自行车王国”,似乎又回来了。
为鼓励市民绿色出行,相关部门又大规模修整自行车道和步道,改善自行车和步道出行环境,建立连续成网的慢行系统,为市民骑车上下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新通道,也降低了该区域早晚高峰时段的交通压力。自行车出行已然成为一种新潮流——“低碳”。
骑自行车出行并不是单纯的回归,而是绿色出行、生态出行的回归,是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更是居民出行观念变化的结果之一。
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北京市大力推动材料技术、智慧出行、节能减排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创新。2017年,实现交通行业能耗330.7万吨标准煤的调控目标,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达15643辆,占实际运营车辆数的65.74%。除了步行、单车之外,节能环保也成为当下出行最重要的标尺之一。地铁、公交、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比例提升,小客车的出行比例明显下降。而在这背后,是北京多年来在改善出行方面的种种努力。截至目前,中心城区乘坐地铁、地面公交和骑自行车等交通方式绿色出行的比例已接近80%。
现代化
75年交通巨变,挺起了古都北京的发展骨架,铺就起经济腾飞的康庄大道。北京人“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出行,可谓“当惊世界殊”了。交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2019年9月底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首都国际机场航线网络结构与综合交通体系持续完善,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亿人次,百姓乘坐飞机出行可选择机场,省时省费用。
2024年7月,我同事小张周末自驾到东戴河避暑、吃海鲜,走京哈高速仅用3个半小时,这全得益于市域内国家高速公路网实现断头清零,北京市高速公路里程增至1176.5公里,京津冀地区高速路快速发展。更让北京人觉得方便的,是以北京、天津为核心枢纽,贯通连接河北各地市的全国性铁路网已基本形成。京张高铁配套清河站、北京朝阳站、丰台站改造等铁路枢纽工程投入使用,有力支撑“轨道上的京津冀”。多层级铁路网络衔接、融合,让“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
2021年6月,大运河廊坊段与北京段同步旅游通航,北京市第一次出现航道、航运。大运河成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桥梁纽带。75年的交通巨变,使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形成,改写了我们市民的时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