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在天安门拍照的四十年

2024-10-17京根儿

北京纪事 2024年10期

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有人选择在天安门广场上许下诺言;这是一个伟大之地,有人希望在此留下荣耀一刻;这是一个记录着、保存着、见证着无数人心路历程、人生印记之所,还有人选择在这里追忆往昔迎接未来……

提起照片,我想每个人的家中都有不少,它们是幸福的凝聚,是多彩生活的记录,在中国人的相册中,或许还会有一张与天安门的合影。“到北京看天安门,在天安门下留个影”可以说是许多中华儿女的情结,天安门见证了祖国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时刻,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成长。每个在天安门前留下的合影,都是讲不完的故事,诉不完的衷肠。

高源,天安门广场上的一名摄影师,他在天安门广场上工作了40余年,拍下的照片就有70万张左右,这些影像记录了很多与天安门有关的故事,而镜头中人们的衣着、表情更是见证了祖国的发展,光阴的脚步。

他的照片也许不是最出彩的,但他对准天安门的镜头坚持的时间足够长,也就让他的图片集有了别样的意义。

提及如何成为天安门广场上的一名摄影师,高源则从童年的回忆谈起。

小时候他一直对天安门保有着特殊的“信仰”,认为太阳就是从天安门升起的,那时候画片、海报都是天安门后面有个红太阳,小时候歌曲里还有一句词是“天安门上太阳升”。

待到长大后终于成为天安门广场上的一位摄影师,这其中也有着“渐进式”的心路历程。最初他单纯认为这只是一项工作,而且喜欢这份工作。随着岁数越来越大,他越来越觉得每个人与天安门的故事更有滋味,于是他经常会问顾客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来天安门?你和天安门有什么故事?”

由此这些照片背后的故事,便从这个问题开始,一个又一个感动的瞬间也便随着照片,传递给了高源,传递给了更多人。

在一张照片中,两位老人手里拿着当年50年代的结婚证,一路风风雨雨,但甜蜜依旧留在了他们的脸上,两位老人用这种方式,在天安门广场记录和见证他们的爱情。

有一位朴实的老师傅,身穿绿色的却有着明显岁月痕迹的军装,他来自河南,与共和国“同年同月同日生”。他对高源讲,一辈子没出过远门,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就是在10月1日这天能够到天安门广场,在镜头下留个影,为祖国庆生同时也给自己过个生日。当时他一个人,硬是站了十多个小时的慢车才到了北京。高源听后非常感动,没收他的钱,还为他多拍了几张照片。

还有一位老人,他年轻当兵时在天安门广场留下了一张黑白照片,几十年后,他再次来到广场,请高源为他拍一张彩照。高源并没有急于按下快门,并且在攀谈中了解到这其中更有意义的故事。老人说,年轻时就曾经在这里穿着军装与天安门合影,如今还想以同样的方式记录下依然不变的热情。于是高源与老人约定,请老人找一找当年的照片,由高源以同样的角度与地点进行拍摄。没过一周,老人如约而至……不同的是,黑白照片换成了彩色,曾经的小伙子,如今的老人,衣着更加鲜艳,当年的意气风发依旧在他身上展现。

这无疑是对祖国的尊重,也是对光阴的敬畏。在高源的记忆中,三位身着民族服装的姐妹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她们为了在天安门广场拍下这张合影,特意新换了鞋子,纯手工刺绣的鞋子与民族服饰相映成趣。当时,她们特意从箱子里把代表本民族的衣裳一一拿出,认真整理每一个细节,正是这种在微小动作中所释放的“虔诚”感,让高源的目光与心捕捉到了触动,这身衣服传递出的是一种敬畏,一种尊重。

在天安门摄影40余年,70万张照片中,从还在襁褓中的娃娃,到岁月染白头的老人,从百岁寿辰照片,到五世同堂的合影,与顾客的交流越多,故事越多,感触也越多,有很多顾客因为照片都和高源成为朋友。这不仅仅是六七十万张照片,更是记录着无数家庭与家庭背后的故事。

在高源的从业过程中,同样感受到了这样一种生活的变化、生命的变化与颜色的变化。一张张泛黄的照片承载着一代人的祖国记忆,一幅幅新影像展现着时代的蓬勃发展。

曾经的服装以“蓝白灰”色调为主,再加上“国防绿”,没有别的颜色。但是很快,到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个性化服饰,无论从颜色还是款式,都有了丰富变化。个性化与彰显自由幸福的特征,也出现在了照相者的动作中。高源记得当时师父对他们的要求是,在天安门一个固定区域,甚至画个脚印,顾客站在脚印上,“挺胸、抬头、不闭眼”,不少情侣合影甚至是连手都不敢拉,非常腼腆,现在则是想怎么拍就怎么拍,条条框框都没有了,这也展现了祖国人民生活状态的变化与文化思想的多姿多彩。

此外,天安门广场的环境也有了变化,以前天安门广场的地砖大多是水泥砖,如今都是石头材质,曾经的水泥墩也被换成了金属材质的更为漂亮的栅栏。

谈起升旗仪式,高源说:“我可能是见证升国旗最多的人之一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升旗仪式比较简单,后来融入了仪式感强的军乐队、仪仗队,每月1日都能看到震撼人心的,有军乐队、仪仗队共同出现的升旗仪式,如今仍然感到震撼肃穆!”

摆弄着手中的相机,高源感慨:在摄影设备方面,曾经我用的是海鸥120 黑白6×6照片,一个交卷12张。可千万不要小看这样一台相机,当时的售价高达203元,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只有31块,可想而知这台相机的价值,小方照片拍完后,10天左右才能到顾客手中。上世纪80年代初,彩色照片与彩色相机的出现,为人们的视野中增添了更多色彩,但照片底片还要经历着“跋山涉水”的“历练”。因为当时国内彩扩设备并不多,我们为顾客拍照后的底片,要送到长春洗照片,当时那里有一台进口的彩扩设备。考虑到成本与时间问题,我们攒个几百卷后就装进旅行袋,交到北京站的列车员手中,洗好的照片再委托列车员带回来,这一来一去的时间就得二十来天,而后再邮寄给顾客,前后加起来就得一个月。

半年后,天安门地区终于有了自己的彩扩设备,曾经的一个月收到照片,一下子变成了两个小时取片。上个世纪80年代初,领导带回来一样新奇的相机,100盒带相纸外加一个可以一次成像功能的“超级相机”,当时在我们心中绝对可以用“超级”二字来形容。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便捷的相机,却因为相纸的昂贵,让领导犯了难,以至于不舍得用,结果放到了过期,不得不派上用场。

时过境迁,如今看起来是个笑话,在当时却是我们摄影人真实的生活写照。2000年以后,胶片告别了市场,数码化取而代之,之后又出现了更为高科技的打印设备,当场打印照片还带膜,不易褪色,极大地满足了顾客的需求!

摄影器材的发展,让曾经很多人一起合作完成的工作,如今一个人就能搞定,可以说这是高源感受到的最直接的变化。

在天安门广场拍摄40多年,见证了祖国的发展,这么多年的情景跟演电影一样,历历在目。祖国在变化、在发展、在强大。一次他给一位老同志拍照后,老人含着眼泪非常激动,高源询问老人为什么会这样?老人解释说自己是海外华侨,国家如此昌盛富强,对我们华侨是由内而外的鼓励,每次回国时都想来天安门。

没有任何一个故事是平凡的,在高源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这或许只是70万分之一,但因为照片背后的温度,因为故事、因为人情,这些镜头让我们看到一切都变了,看到了曾经的脚步,也看到了一路光阴的灿烂美景。

第一章 军装的故事

中国人民解放军,发黄的老军装,斑驳的武装带,皮带扣早已因岁月的流逝,留下“年轮”的痕迹,不变的是老人致军礼时那坚定且怀揣信心的表情。

那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这位老人正好在接受电视台的采访,于是也走入了高源的视野。老人曾经是一位排级干部,当时因为年事已高,表达并不能那么流畅,但在只言片语中,仍旧可以寻味到硝烟峥嵘的过去。老人当时年近90,刚刚告别孩童时代,便走上革命道路,一生戎马。当问到如今记忆最深的事情时,他特意整理了一下衣服,敬了个军礼……

穿着军装,手中紧握的是保卫祖国的毅然决心;脱下军装,手中紧握的是建设祖国的初心不变。同样的身姿,同样的面容,同样的“赤子之心”。

老人是山西大同人,他的身影和很多旅游者并无不同,但在广场驻足徘徊时,引起了高源的注意。聊天中得知,老人曾经也来过天安门,那时还是一名军人,还特意拍过照片。在当时的年代,能够在天安门前留下军装照,是很多军人的梦想。

几十年过去,曾经的镜头历历在目,没过几天,老人再次从山西来到北京,专程拿着曾经的老照片找到高源。在镜头中,时光穿越般牵手,这是祖国的礼物。

看得出,这身衣服在老人身上并不是太合身,或许它原来的主人并不属于老人,不过那微微上扬的嘴角,足可以表达老人对于幸福含义的理解。这位来自河南的老人步履蹒跚地出现在天安门广场,这是一位与共和国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普通农民。因为一辈子都没结过婚,所以与侄子生活在一起。他的人生愿望就是有机会与心中的天安门合个影,为了节省路费,他选择了绿皮火车。正赶上假期,来北京的车票也不好买,所以他一路站着从河南来到北京。老人的生活并不富裕,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坎坷,但他笑着对高源说出两个字——如愿。

“我要像爷爷一样,和天安门一起合影,以后也要当个军人!”

每个人心中,对于“祖国中心”概念各有领悟,各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一张老照片,一张新面孔,同样的季节、同样的姿态,虽是刻意模仿,但却用心良苦。孩子告诉摄影师高源,爷爷没能和自己一起来到天安门广场,重温属于他的光荣岁月,不过自己要送给爷爷一份特殊礼物,让妈妈举着爷爷曾经在这里的照片,拍一张特殊的合影。

曾经的军大衣,如今的羽绒服,曾经的意气风发,如今的稚气童颜……这其中更多了些传承的味道。

第二章 不同岗位的奔赴

音乐人刘见平从荀派京胡演奏家葛绥之的“小跟班”,到解放军某部的小文艺战士,再到北京西城区二龙路少年之家,做了一名小提琴教师,以及金融街少年宫孩子们眼中的“音乐家爷爷”。光阴相伴,旋律相随,手中举着的《天安门赞歌》是他依据蒙古民歌重新填词的音乐作品。值得一提的是,五线谱中的各种颜色吸引着众人的目光。这是刘见平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在探索和实践中,他发明了“彩色五线谱”,将颜色融入五线谱每一个音符之中,使视谱变得相对简易、直观。《天安门赞歌》也让孩子们更加了解“我和我的祖国”。

桃李满天下的芬芳,在传承中更为浓郁。这两位年轻姑娘并没有过于时尚的打扮,手中也没有“小伙子送来的鲜花”,反而是出自孩子们手中的“天安门”绘画作品让她们与众不同。

她们来自外地,是两位光荣且幸福的人民教师,如何将国家概念、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是她们的探索。虽然孩子们并没有亲眼看到过天安门,但他们亲手画下了自己心中的天安门,两位老师带着孩子们的作品,来到北京,在广场上一一拍照合影。“一画牵线”,相信孩子们有朝一日定会亲身来到这里,也如他们的老师一样与天安门合影。

“羊啦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啊,拉话话难……”黄土高坡的路难沟深急坏了曾经的小伙子,如今的路宽通途让天安门前的他难掩兴奋,把喜悦挂在脸上。

升旗仪式刚刚结束,意犹未尽的兴奋依然挂在老人的脸上,头顶上的毛巾勾起了高源的拍照兴趣。朝阳下,老人的笑容,和煦的阳光,虽然因为浓重的方言,并不能完整地与他交流,但在只言片语中,老人回忆着曾经甭说出趟城,就是出个村如“跋山涉水”的困难,如今坐着火车或者乘着飞机,闺女儿子哪美带哪去!

“开国大典那天,我们大概就在现在的纪念碑北边一点儿,靠西的位置。”乔长煜指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面的一处地方说。他说,当了一辈子人民警察,是他最大的光荣,能够参加开国大典安全保卫工作是他一生的骄傲。当时接到这个任务,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大家像过年似的,把新衣服都找出来。当看到毛主席和大家挥手致意时,群众们都不走了,固定在那里。乔长煜在队伍中,望着城楼喊“毛主席万岁”。等到他回过头来一看,队伍已经不成型了,就赶紧组织大家过了金水桥,原本没几步的路程至少走了一刻钟。

第三章 情感见证

那是一份甜蜜的互赠,那是一份光阴的承诺,那是携手数十载,经历风雨共赏彩虹的欣慰。可能如今的年轻人并没有见过图片中这种样式的“结婚证”,但此时看到那承载着光阴印记的证件,才对婚姻有了更深的领悟。

一对老夫妻带领着三代人,举家来到祖国的“心脏”,共同见证他们的金婚纪念。一对小夫妻带着同样的甜蜜,想与祖国一同见证他们的携手,相信他们也会迎来属于自己的金婚!

一年冬天,一位小伙子悄悄找到工作中的高源,他希望让高师傅为他见证下求婚的过程。只见小伙子单膝跪地,在神圣的地方,向心爱的姑娘发出神圣的誓言:“你愿意嫁给我吗?”

姑娘微笑着,含蓄着不做回答。这不但急坏了跪在地上的小伙子,更急坏了高源和旁边的几位游客。

“嫁给他,嫁给他……”大家一同为小伙子鼓劲,此时虽是冬天,但满头是汗的小伙子才有了几分笑模样。就在姑娘的那一声“好!”后,周围响起了掌声和欢呼声。

四章 民族大团结

“为何还有人在天安门广场化妆甚至换衣服?”

在高源的镜头中,大部分少数民族的服装都是崭新且光彩照人的,原来很多人都是特意带着服装到现场换上的。高源回忆,曾几何时,经常遇到外地游客看他照相,当询问他们需要不需要时,很多人回答想照,但是得过一天,因为刚下火车,希望换身衣服、洗把脸。高源总会为他们指引附近的公共卫生间,那里会为游客提供方便。打扮一新的游客重新回到广场,有的还会向摄影师借来当年时尚的帽子。因为他们心中怀着对祖国的敬畏,是对那幸福的向往。

2018年元旦,虽然高源在天安门看过无数次升国旗仪式,但他仍然难以掩饰心中的激动,按下快门留下了这张照片。当时他特意凌晨三点多到达广场,本以为有个最佳机位,但拍摄位置前面还是站了很多人。那一年,我国首次将升旗仪式从过去的武警部队改为由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执行,并增加了号手。那是综合的感观震撼,那是与祖国同频的震撼,那是身为祖国一员、离天安门最近的人之一者心中的震撼。

上世纪50年代

1958年,那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年代,照片中年轻的面孔,心中同样充满着热情似火的饱满干劲。

上世纪70年代

1974年,看这位父亲的站姿,相信也是一位老战士,当身边的女儿成为一名新兵的时候,他们选择在天安门留下值得两个人共同铭记的影像。

上世纪60年代

1965年,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在天安门前留下这张影像,这些“新中国”的孩子,早已在各自岗位上奉献青春,并肩负起了“老师傅”的责任,传承着的不仅是技术还有初心。

上世纪90年代

1997年香港回归,很多人选择在当时的“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拿着国旗与紫荆花旗,留下这一历史的记忆。

上世纪80年代

19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如雨露一般滋润大地,天安门广场有了新的隔离墩,人们的服饰有了更多选择。

1980年代末,生活的色彩越发斑斓,发型的选择也如服饰,更为多样。国庆期间,喷泉、花坛,天安门广场也穿上了新装。

21世纪

新的世纪,新的时代,共和国迎来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变革,那是属于每个人的“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