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
2024-10-17董玲玲
摘 要:英语学科本质上是一种语言工具,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学生利用英语理解、表达、沟通语言信息的过程。高中英语教材中的阅读和写作板版块聚焦词汇、语法结构的积累与应用,共同指向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将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挖掘阅读材料与写作目标间的联系,以驱动性任务为学生创造写作空间,实现阅读积累、表达输出为一体,有助于构建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式的良好英语教学生态。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开展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期望能为实现高中英语教学提质增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董玲玲,无锡市青山高级中学。
英语写作需要大量的词汇、语法知识积累,而英语阅读是学生掌握新词新句的源泉,英语阅读与英语写作之间存在天然的联合属性,两者之间互相促进、双向强化。读写融合、读后续写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环节积累语言知识,同时进行语言输出、知识迁移,实现学用一体,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巩固、内化阅读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应通过研究和分析教材阅读语篇,根据语篇词句、结构、主题设计写作任务,开展读后续写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阅读理解、学习积累知识的基础上应用实践、巩固迁移知识,有利于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一、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重要性
(一)优化学习方式,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理解与表达缺一不可,学生只有能够从单词、短语、语法结构多方面正确理解英语文章内容,依据所接收到的内容信息进行思维转化,通过写作表达、语言表达输出自己的观点与感悟,才能从听、说、写多方面掌握并运用英语语言知识,实现有效学习。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至关重要。读写融合教学将阅读板块、写作板块互相穿插渗透,整合阅读知识、学习资源、写作技巧,引领学生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学习,帮助学生有序学习、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不断优化学生以往读写割立的学习方式,改善学生写作内容空洞、阅读理解困难、写作逻辑混乱等问题,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输出能力的提升都有促进作用。高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能够从阅读和写作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让学生在不同类型、题材的语篇阅读和写作练习中持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技巧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对高中生养成良好英语学习习惯、提升综合性英语运用能力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语言积累,创造学习空间
词汇是英语语言组成的要素,语法结构是英语语言表述的逻辑规则。要想发挥出英语的语言功能,实现有效理解沟通,离不开在单词、词汇、语法方面的深度积累。而阅读与写作是学生掌握语法和词汇的主要学习环节,通过融合阅读和写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输入和输出空间,更能促进学生熟练掌握、灵活运用语法知识、词汇知识,不断增加学生的英语语言储备。另外,阅读与写作都是学生检验自身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新的信息和知识,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发现知识漏洞,将阅读、写作融合教学,以“以读促写”的方式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语言素材,提升写作能力,以“以写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查找、弥补学习短板,巩固阅读能力,两者结合为学生提供反思总结、查漏补缺的机会,共同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三)突出学生主体,落点能力目标
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所获得的阅读、写作能力落点在学生本身,只有创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落点学生能力目标的高效课堂,才能确保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习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能力。首先,读写结合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提供连贯紧密的课堂学习思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读写融合教学涉及语言运用、思维逻辑、交流表达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并将多个能力要素达成统一,学生可在渗透性强、统一性强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自身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开展读写融合教学,既能带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极主动思考,又能凸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助力学生实现有效学习。
二、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要点
(一)明确驱动性任务
阅读教学的载体是英语语篇,切入点是词汇、语句,整个过程是一个理论知识和思维的输入过程。而写作教学是一个引导学生将自身思维、知识转化为学习成果的输出过程。帮助学生由输入转向输出,由理论学习转为实际运用,是读写融合教学的关键点。因此,读写结合教学需明确驱动性任务,明确阅读理解的产出结果与写作技巧的形成条件间的具体指向路线,在指向路线引导下让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有目标的写作,在阅读中获取写作支撑材料,在写作中明确阅读方向,帮助学生将阅读的理论输入成功转化为写作的实践输出。
(二)构建写作与阅读之间的主题关联
在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主题下都有阅读和写作板块,两者在主题上有一定联系,但并不具备紧密的衔接编排,所以通常情况下,阅读板块和写作板块是分开教学的。而展开更加整体性、系统性的读写融合教学,教师需要从主题上建立总体视角,提炼主题大概念。因此,开展读写融合教学,教师需要积极构建写作与阅读之间的主题关联,根据单元主题挖掘出两者的连接纽带,在主题框架下解构、迁移知识点,打造有序、精准定位学习目标的高效课堂。
三、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策略
(一)仿写阅读要点,提高写作能力
阅读要点是学生理解英语语篇内容、主旨的切入点,也是学生梳理语篇逻辑顺序的导向点,通过提炼阅读要点,让学生对阅读语篇建立深入、全面认知,自主解构语篇的行文结构、语言风格,有助于学生将对语篇的阅读认知迁移转化为自身的写作素材,在阅读学习中形成写作思路,实现以读促写。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取仿写阅读要点的方法,引导学生细致分析、掌握阅读语篇的知识要点,并结合自身经验发散思维,以激活学生表达自我的主动性,让学生仿照已学语篇的行文结构,填充自主思考的内容,完成写作。
以“Comfort food”的教学为例,本文主要表达食物因回忆、情感而产生的治愈力量,语篇结构清晰、层层递进,教师可按照语篇的结构顺序提炼出阅读要点:1.“How does the author introduce the topic?”,让学生阅读第1-2自然段,抓住“secret recipe”与“sunny childhood”间的联系,理解作者通过“Giving an example of his own life”切入本文主题。2.“How does comfort food cheers us up?”,让学生阅读第3-4自然段,领悟作者如何借助观点“Connecting our happy childhood with the feeling of being take caer of”阐述“Comfort food”的具体含义。 3.“Why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towards comfort food?”,让学生阅读第5-6自然段,体会作者在升华阐述“Comfort food”时,如何由“Because they are different in depending on our own unique experience”点出“taste of home”的主题。通过按照语篇结构循序渐进提炼阅读要点,学生已能理解和掌握作者递进式、深入式的写作思路,此时教师再激发学生的仿写动力,帮助学生梳理仿写思路“If you moved away your hometown,what largely determines your comfort food?”,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在语篇阅读中积累的词汇、短语,仿照语篇的逻辑顺序,写出展示自我观点的英语文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创设阅读情境,激活写作思维
阅读情境创设是促进读写自然融合、激活学生写作思维的重要途径。在开展读写融合教学时,教师需要联系文本阅读内容,创设阅读情境,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情境体验,引发学生思考、感悟,激活学生思维。当学生在情境中探索了解阅读语篇、积累阅读知识后,学生在情境的感官放大作用、思维迁移作用下,会产生语言表达冲动,写作思维得以激活,读写教学自然衔接融合。
以“Beethoven:a remarkable life”的教学为例,本文由《第九交响曲》的表演过程、创作过程依次切入,介绍了贝多芬对抗命运、坚定音乐梦想的故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有关贝多芬创作、表演《第九交响曲》的视频,带领学生进入与阅读内容贴合的学习情境,在情境中跟随视频,沉浸式解读作者如何从体裁话题、文章架构、核心要点三方面出发完成人物及其作品介绍的。在情境的加持下,学生对阅读语篇的感知更真切、感悟更深刻,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学习情绪活跃。体验阅读情境后,教师需要把握住学生对文章作者塑造、介绍贝多芬的认同感,及时抛出关联性的写作话题,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过渡到写作任务。如:以“My favorite singer”为题,从歌手简介、音乐成果、喜欢原因三方面入手写一篇英语作文。在整个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阅读情境,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梳理文本信息,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辨析力和逻辑分析力,并借助情境对学生情感的强化、牵引作用,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让学生在思维逻辑清晰的基础上完成写作训练。
(三)阅读实践活动,积累写作素材
实践活动是一种拓展型学习方式,依据阅读内容开展实践活动,既能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创意表达,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积极运用阅读知识,又能在阅读与写作间搭建桥梁,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实践经历成为学生写作的素材来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阅读实践活动的组织,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深刻理解语篇主题,再围绕语篇主题组织角色表演、对话创编、小组合作探索、主题辩论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将实践活动经验化为学生的英语写作素材,以实践活动为纽带融合学生的英语阅读与英语写作学习。
以“How to read a poem”的教学为例,本文结合具体诗歌内容介绍了理解、探索诗歌的方法,结合本单元主题“Exploring poetry”可知,此次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的中心应为诗歌鉴赏。教师可先从词汇、短语、语法基础方面带领学生细读语篇,重点掌握文中由Even if、As、More than等引导的句式。在完成课文精读后,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开展问题竞赛活动,根据文章内容设置问题“What's poetry? How to reveal this hidden dimension? What's the influence of poetry's combination of sound and sense?”,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一方面促进学生深入阅读,一方面为学生梳理语篇内容与结构,开展后续话题写作奠定基础。通过阅读教学,学生已初步掌握诗歌的概念和鉴赏方法。此时,教师可结合Extended reading部分的语篇“Li Bai and his romantic poetry”,开展中国古代诗歌鉴赏分享活动,同样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小组选择不同风格的诗人、诗歌,根据对“How to read a poem”语篇的学习成果,在班级中分享如何感知、理解诗歌内容,利用此次实践活动充分学生的写作素材。最后开展以诗歌鉴赏为话题的写作活动,让学生依据语篇“Li Bai and his romantic poetry”中诗人生平介绍、诗歌举例解读、风格评论欣赏的大体结构,结合此次学习活动中积累的词汇、语句,将分享活动的过程及成果转化为英语短文,完成话题写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板块,阅读是学生写作技巧的来源,写作是学生阅读理解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到读写融合教学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结合阅读素材与写作目标持续设计读写融合教学,帮助学生实现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同步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英语水平,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琼.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英语教师,2021(24):82-85.
[2]张雨欣.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实践探究[J].广西教育,2022(32):87-90.
[3]陈君.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课教学设计: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3 Computers为例[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1(7):191-193.
[4]赖启秀.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2019(11):158-160.
[5]林艳.基于学思理念的高中英语读写教学实践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8):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