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综合语言运用复习课教学实践与探究
2024-10-17胡爱清
摘 要:复习课是对整个单元的重点知识进行复盘与再次建构的综合课型,而单元教学前提炼的语言大观念是重要的教学依据。本文主要探究如何基于单元语言大观念设计并实施高中英语单元综合语言运用复习课,并依托具体教学案例阐述其过程和方法。
关键词:语言大观念;高中英语;语言知识;综合语言运用;复习课
作者简介:胡爱清,厦门市海沧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一)探究背景
高中英语单元综合语言运用复习课要将本单元主题下语言知识进行归类梳理、巩固运用,而单元的语言大观念为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笔者在《校园英语》2024年10期发表了《大单元视域下主题大观念和语言大观念的生成与探究》一文,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Natural disasters”为例,详细介绍了单元主题大观念和语言大观念的生成过程及结果,本文将以该单元的语言大观念为依据,探究教师应该如何设计与实施该单元综合语言运用复习课,包括学案的设计、单元主题核心语言知识的整合、教学实施过程及方法等,最终实现提升学生单元主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标。
大单元整体教学以单元主题大观念和语言大观念的提炼为始,以基于语言大观念的综合语言运用复习课为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综合语言运用复习课的设计与实施又能促进教师反思前期的大观念提炼是否合理、单元课时的教学设计与实施是否有效,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高中英语单元复习课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注重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而忽视了语言知识的梳理与知识体系的建构。此外,由于高中课时紧张,不少教师只完成单元课时的教学,未能设计相应的语言知识综合运用复习课,但不少学生对单元的重点知识仍然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尚未构建自己的单元知识体系,还不能够准确地使用目标语言进行表达和输出。鉴于以上情况,非常有必要在每个单元课时教学结束后上一节综合语言运用复习课。
(三)单元主题复习课的目标要求
在设计单元主题复习课前,教师先根据单元的主题及特点,依据单元语言知识大观念,设计相应的表格或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在课前复盘、梳理单元重点语言知识;其次,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有层次、有梯度地设计相应的课堂教学活动,旨在巩固并正确地运用重点语言知识并建立该主题清晰、合理的知识框架体系;最后,在学生已巩固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迁移能力,从而达到学生单元主题语言运用技能提升、形成相应的文化意识及学习策略的目的,实现对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语言大观念在教学中的运用案例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第四单元“Natural disasters”为例,具体阐述该单元综合语言运用复习课的设计及实施方法。
本单元主题为“自然灾害”,内容涉及地震等多种自然灾害,还涉及自然灾害的防范及逃生自救方法。根据单元语言大观念,确定复习课教学目标及重点为:学生学会使用单元目标语言对自然灾害进行描述或报道,并针对自然灾害给出逃生方面的指引及建议,然后创设合理的情境加强语言的巩固与运用,最后达到迁移创新、综合灵活运用的学习效果。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设计课前学生梳理单元知识任务单
本单元主题(自然灾害)与具体内容(各种类型自然灾害的介绍)之间是整体和个别的关系,且每种自然灾害的内容都有结构上的共性,即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迹象、造成的损失及灾后救援等,适合设计表格来引导学生在课前分类梳理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复盘本单元所涉及的有关自然灾害的描述与报道;在梳理的过程中,增加语篇特征的对比和归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篇意识;同时引导学生从灾前的防范、灾时的注意事项及灾后的自救与救援三个方面积累关于自然灾害的防范及自救逃生的指引与建议,具体设计如下表(见图一)。
图一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 Unit4 “Natural disasters”语言知识梳理表
(二)课堂教学实施过程
1.热身。展示学生课前完成的知识整理作业,修改一些典型的错误,补充不足,也可以让学生来说说他们梳理完本单元知识之后的收获或困惑。
2.巩固与运用。课前设计学案,根据表格的分类项目依次训练正确的表达,尤其要将本单元的语法知识——限制性定语从句融入各个项目的表达中,并再一次关注单元重点词汇的音、形、义等。利用世界各地发生过的自然灾害信息制作教学课件,结合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训练进行相关语言的巩固与运用,具体分成以下几个环节:
(1)Expressions about time, place and cause(s)
听录音并补充例句:A strong earthquake (which was measured 7.8 magnitude) hit/struck Ecuador on March 29, 2023. In Seoul, a landslide (which was caused by the heavy rain) blocked the road.
引导学生分析例句的结构及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功能与作用,学会仿造例句将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整合成主句,并将灾害的起因、破坏程度等补充信息整合成定语从句。利用网络资源,给学生提供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等信息进行造句,开展巩固练习,并检查核对。
②Expressions about damage
与学生归纳有关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的英文表达。如针对人或动物用“were killed/trapped/buried/ lost/missing”,针对物用“was/were damaged/destroyed/ruined”,建筑等用“were in ruins”,针对树用“were blown down”, 多少人或动物用“has/have been killed so far”,表述多少建筑等用“has/have been damaged/destroyed/ruined up to now”。
例句: Tens of thousands of people were killed in the earthquake (which hit地点yesterday). Up to now, 数量people (who were living in 地点) have been killed in the earthquake.
引导学生思考表达破坏程度的语言的特征:多用被动语态,体现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力量,人类及地球上的动植物在自然灾害面前相对被动的处境。其次,对比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的使用,现在完成时用来表达灾害发生一段时间后所造成的损失,体现自然灾害极大的破坏力,对现在造成较大的影响。
待学生理解这些特点后,提供自然灾害所造成损失的数据,让学生练习巩固以上表达,并尽量用定语从句。学生之间互改互评,教师侧重强调时态、语态及定语从句的正确使用。
(3)Expressions about rescue
与学生归纳有关救援的英文表达,如“The government is helping...”“ Rescue workers and soldiers are helping/bringing food and water to ...”“ Workers built shelters for ...”。
引导学生思考表示救援的语言的特征:多为主动语态,体现了政府的主动作为,军队、士兵、救援人员的积极施救,与之前有关破坏程度的表达形成对比,体现了“灾难无情人有情”的主题意义。其次,时态的选择则决于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
引导学生模仿“The soldiers and armies are helping the people (whose homes were destroyed by the typhoon).”等例句,根据所提供的自然灾害救援方面的信息,尽量使用定语从句来描述自然灾害后的救援工作。
(4)Expressions about how to prepare for a disaster and reduce mortality
引导学生从灾前、灾时、灾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即灾前的防范,如raise the awareness of disasters、 prepare an emergency kit、 make a safety list、watch or listen to the weather forecast等;灾时的逃生要领,如remember to stay calm、cover your head、 call an emergency number if possible、 listen to the news, go to an open space, ...; 灾后的自救及注意事项,如“don't drink raw water, if you were trapped, you should ...”,从而形成防范自然灾害方面的语言运用策略。
经过这一环节的操练与巩固,学生已积累了描述或报道自然灾害及防范的词汇、句型及正确表达,并有了清晰的语言知识框架结构,为下一步综合语言运用做好准备。
3.综合运用。贴合学生实际经历设计语言知识综合运用练习:2016年,我市遭到超强台风“莫兰蒂”的袭击,请根据以下相关信息及你的经历写一篇简要的报道,并针对如何应对台风提出一些防范及逃生救援建议。相关信息为“ Super Typhoon Meranti ( Xiamen, China);September 15th, 2016;30 killed, 49 injured, 18 missing; 17,907 homes destroyed; 650,000 trees blown down; rescue workers and gardeners organized quickly, ... ”。
输出任务将报道“莫兰蒂”和防范台风的建议相结合,很好地综合了本单元两个语言知识小观念,既覆盖了主题也实现了语言综合运用。
4.迁移创新。自然灾害有很多种,但任何灾害都可以从灾难及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损失、救援几个方面去介绍,任何灾害的防范都可以从灾前的防范、灾时的躲避与保护、灾后的救援三个方面进行相关的表达和输出,从而达到灵活迁移运用本单元主题核心语言知识的目的。
(三)教学效果及反思
学生通过表格,在课前复盘整个单元的重点内容及语言知识,并在复习课上运用与巩固,建构了更加清晰的本单元知识框架。复习学案的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以“点—线—面”层层推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本单元核心语言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提高了学生对自然灾害主题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了学生认识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再一次体会了本单元“灾难无情人有情”的主题意义。
三、总结与启示
语言大观念充分体现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的特性,是对单元主题意义探究过程中所需语言知识进行梳理而形成的,为单元综合语言运用复习课提供了方向和依据。单元综合语言运用复习课能很好地衡量教师前期的教学是否合理有效,从而不断完善和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基于单元语言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综合语言运用复习课,既能紧扣单元主题,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提升该主题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并在语言的巩固与迁移运用过程发展思维品质,最终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赵连杰.英语学科大观念的生成路径与表述方式[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3(7):60-64.
[3]许靖泉.基于单元整体导向的高中英语复习课教学设计[J].科教导刊,2023(7):133-136.
[4]吕国征.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单元复习教学实践与思考[J].基础外语教育,2019(5):48-54,107.
[5]张娜.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单元复习教学实践与思考[J].校园英语,2023(26):13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