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认知领域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中的应用指导
2024-10-17武奇
摘 要: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导向,但目前的学习评价体系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认知领域理论,分析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从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探索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认知领域理论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中的应用策略。应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认知领域理论指导英语学习评价,有助于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全面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多维度认知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认知领域;高职英语;学习评价
作者简介:武奇(1986-),男,河南安阳人,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培养具有扎实英语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已成为重要任务。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习评价体系,客观评估教学效果,指导教学实践。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作为教学目标设计方面的重要理论,其中的认知领域理论对学习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理论从认知维度将教育目标划分为六个层次,强调学习评价要全面考查学生在不同认知水平的学习表现。
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认知领域理论概述
(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主持研制的一套教学目标分类体系。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界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掀起了一场以“明确教育目标”为核心的教学改革运动。布鲁姆敏锐地意识到,系统分类教学目标对于规范教与学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他与同事着手研究教学目标分类问题,历经7年努力,于1956年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标志着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诞生。此后,布鲁姆团队又相继出版了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著作,形成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完整体系。布鲁姆去世后,安德森等学者对认知领域的分类进行了修订,于2001年出版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时至今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已成为国际上广泛认可的教学理论,对世界各国教育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认知领域的内容构成
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其中认知领域反映了个体对知识的获得和加工过程。布鲁姆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由低到高划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知识是指对事实性内容的识记,是认知层次的最低水平。理解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所学内容,并能举一反三。应用是指在特定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是将知识内容分解为若干组成部分,理清层次结构、逻辑关系的能力。综合则要求在分析的基础上,将知识内容重新组织、整合,形成新的结构或解决方案。评价位于认知层次的最高水平,是运用一定标准对知识内容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布鲁姆将六大认知层次比作一个阶梯,每一层次都以低一层次为基础,高层次能力的形成有赖于低层次能力的发展。由此,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认知领域形成了一个连续统一的有机整体。
二、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目标单一,过于注重结果
目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目标较为单一,过于强调教学结果,忽视了学习过程。主要表现为,评价目标局限于考查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如词汇、语法、句型等,缺乏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评价目标过于量化,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努力;评价目标相对静态,难以反映学生英语能力的动态发展变化。这种目标单一化的做法,容易导致学生重结果轻过程,以死记硬背应付考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评价内容片面,偏重语言知识
从评价内容看,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Kr+1pdOs4NqH2Z9SPZAxHg==主要集中在语言知识层面,侧重考查学生对词汇、语法等的识记和理解,忽视了语言应用技能的考查。主要体现在,评价内容以课本知识为主,偏重书面化的语言训练,与职场英语应用脱节;评价内容侧重语言形式,而忽视了语言内容的思想性、逻辑性;对语言技能的考查不全面,对口语表达、跨文化交际等能力的考查不足;评价内容的片面化导致学生重知识轻技能,难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三)评价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以期末考试为主,形式略显呆板,灵活性不足。主要表现为,笔试占主导地位,考试内容以选择题、填空题等客观题型为主,缺乏口试、作文等主观题型;期末测试是主要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比重偏低,过程性考核不足;闭卷考试为主,开卷考试、课堂测验等形式较少;纸笔测验为主,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有限。
(四)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参与度低
传统的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主体较为单一,由教师主导,学生参与度不高。主要表现为,教师评价占主导地位,学生自评、互评较少,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方式自上而下,学生很少参与评价方案的制订,缺乏参评的自主性;评价反馈不够及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停留在分数层面,缺乏深入的评析指导。
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认知领域理论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中的应用策略
(一)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认知领域设计英语学习评价目标
1.兼顾低阶与高阶认知目标。
应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认知领域理论设计英语学习评价目标,要兼顾低阶与高阶认知目标,形成层次递进、有机衔接的目标链。以“Improving yourself”这个单元为例,评价目标既要包括词汇识记、课文理解等低阶目标,如“Master the key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text”,又要涵盖分析、评价、创新等高阶目标,如“分析 the main idea and structure of the text”“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self-improvement”“Create a self-improvement plan based on personal conditions”。依据合理设置的目标,教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认知能力。评价目标还应体现英语学科特点,关注语言形式与意义的统一。如在理解层面,突出词、句、篇章的识记与理解;在应用层面,强调语言知识在交际中的实际运用;在分析及以上层面,重视语篇分析、文化解读、思辨探究等,使评价目标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关注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评价。
评价目标的设计应突出英语应用能力导向,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以“Improving yourself”这个单元为例,评价目标的设计应着眼于学生在专业领域和职场情境中运用英语的实际需求,设计与职业相关的任务型目标,如“Introduce a successful person who keeps improving himself/herself”“Simulate a job interview and talk about your self-improvement experiences and plans”“Write a proposal for a self-improvement training program”。将语言学习与专业应用相结合,学生可在完成实践任务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内化,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评价目标的设计应着眼于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设计开放性、探究性目标,激励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积极思考、敢于创新。如“Explore other effective ways of self-improvement and share with the class”“Reflect on you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English”。
3.重视英语学习策略与情感态度评价。
评价目标的设计中,教师应重视设置认知策略和情感态度评价目标,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情感。以“Improving yourself”这个单元为例,在认知策略层面,设计“Summarize the self-learning strategies mentioned in the text”“Identify your own learning style and select appropriate strategies”等目标,指导学生总结反思,优化学习策略;在情感态度层面,设计“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self-improvement”“Cultivate the habit of self-reflection and self-motivation in English learning”等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通过元认知策略与情感态度评价目标的融入,评价时不仅关注学生的认知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端正学习态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丰富英语学习评价内容
1.注重对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评价。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理论丰富评价内容,应注重对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全面考查。以“Keeping healthy”这个单元为例,评价内容应覆盖词汇辨识与运用、语法结构分析等方面,设计与健康话题相关的词汇测试,如词义辨析、词形转换、词语搭配等,考查学生对专业词汇的掌握程度;设计语法填空、改错、句型转换等题目,督促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强化语法知识。评价内容的设计要突出语言知识的内在联系,加强词、句、篇层面的融会贯通。如在理解层面,设计语篇阅读理解题,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感悟词汇意义、句法结构的特点;在应用层面,设计书面或口头表达任务,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语法知识进行语篇构建的能力。
2.突出对语言技能的评价。
评价内容要强化对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考查,突出英语学习的实践性、应用性。以“Keeping healthy”这个单元为例,在听力测试中,选取与健康话题相关的对话、讲座等材料,设计话题概括、细节判断、推理猜测等题目,全面考查学生在特定语境中捕捉信息、理解语义的能力;在口语测试中,设计“Introduce some common health problems and give suggestions”“Role-play a dialogue between a doctor and a patient”等任务,考查学生就健康话题进行口头表达和人际沟通的能力;在阅读测试中,以应用文、说明文等实用文本为主,通过主旨归纳、细节理解、逻辑分析等题,检验学生获取信息、把握要点的能力;在写作测试中,围绕“How to maintain a healthy lifestyle”设计应用文写作任务,如养生倡议书、健康指南等,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与思辨能力。
3.加强对语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评价。
评价内容设计应侧重对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考查。以“Keeping healthy”这个单元为例,评价内容应涉及对学生在医疗健康语境中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设计如“Express concerns and give advice for a friend's health problem”等交际任务,考查学生在不同场合使用恰当语域、语体、语言策略的语用能力。评价内容还应体现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视。可选取中西方在健康理念、就医习惯等方面的异同为话题,通过“Aan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dietary habits and their health effects”“Discuss the cultural factors behind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health issues”等任务,考查学生在跨文化语境中辨识文化差异、有效沟通的能力。
4.融入对思辨能力与创新能力的评价。
面向学生全面发展,评价内容还应涉及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着力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以“Keeping healthy”这个单元为例,在分析层面,设置案例分析题,如“analyze a case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and identify the causes”,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探究问题症结;在评价层面,设计时事评论题,如“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overnment's healthcare reform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作出独立判断;还可设计开放性探究题,如“Design a creative plan to promote health awareness on campus”,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提出新颖的思路和方案。
(三)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认知领域创新英语学习评价方式
1.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的选择应坚持多元化原则,综合运用测验、访谈、观察、作品分析等多种方式,全面、客观地考查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以“Volunteer spirit”这个单元为例,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设计“What voluntary activities have you participated in before? What abilities do you think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volunteering?”等开放性问题,客观评估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讨论志愿者话题的表现,重点关注其语言表达、思维品质、合作精神等,动态评价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能力表现;让学生撰写有关志愿服务的反思日志也是有效途径,引导学生梳理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语言应用、情感体验,如“Write a reflection on what you have learned from a voluntary experience, and how you can apply it to your English learning and future career”,促进学生在反思中提升认知水平。
2.加强形成性评价的过程性考查。
为促进学生持续进步,应重视过程性考查,加强形成性评价。以 “Volunteer spirit”这个单元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针对学生在词汇学习、语篇理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查漏补缺。
3.重视终结性评价的综合性考查。
终结性评价作为对一个学习阶段的总结性测评,应突出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以 “Volunteer spirit”这个单元为例,期末考试不宜局限于对学生词汇掌握、课文理解等方面情况的考查,而应设计与志愿服务相关的情境任务,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译技能,开展语言实践。如设计“志愿者招募”的情境对话,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语言介绍志愿项目、应聘岗位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结语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认知领域理论为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框架。通过设计多层次评价目标、丰富评价内容、创新评价方式,全面提升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质量和效能,促进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未来应继续深入探索和实践,以不断优化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叶雨.布鲁姆分类法对医学生英语听力教学的价值体现[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14):4-7.
[2]顾亦尧.用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打造高效英语阅读课堂[J].华人时刊(校长版)2023(6):74-75.
[3]王晓娜.过程性考核在高职英语口语情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海外英语,2023(4):229-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