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10-17吴倩倩
摘 要:多模态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也是促进教学改革优化的关键举措。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规范合理应用多模态教学模式,构建多模态英语听力教学体系,创新课前、课中与课后听力教学组织形式,可以进一步提升英语听力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基于此,本文对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高中英语;听力教学
作者简介:吴倩倩(1989-),女,安徽宿州人,安徽省宿城第一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方向:高中英语。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实施后,教师需要改善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组织实施实践性、关联性、综合性英语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多模态教学是一种科学合理并且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是指利用图像、文字文本、游戏活动、表格、语言、动作和声音等多模态资源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教学模式。多模态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抽象难懂的英语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处理能力、获取能力与分析能力等,培养学生英语素养。因此,在组织开展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应用多模态教学模式,组织开展多模态英语听力教学,为学生营造多重感官体验环境,改善学生听力学习状况,发展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一、多模态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基于多模态教学模式组织开展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突出体现层次性、梯度性的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知识迁移创新能力。比如,在多模态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学习主题组织实施课前教学指导,并结合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发展素养,开展课中教学、课后练习,让学生可以由浅入深地学习英语知识,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与水平。
(二)交互式与非交互式教学交替式原则
以多模态教学模式组织实施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过往常规的听力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遵循交互式教学与非交互式教学交替、轮换的原则,教师组织的驱动式教学活动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交替式、轮换式开展,避免出现教师唱独角戏或者学生失误等问题,也防止学生“满言堂”的情况。例如,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需要围绕听力教学主题,组织实施教师针对性提问、教师提示、学生自主思考、学生交流互动等多模态教学活动,提升师生交互、生生交互质量与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三)目标性原则
基于多模态教学模式的英语听力教学需要拥有明确、精准的目标,脱离教学目标的多模态教学活动只能改善与调整课堂教学氛围,影响与约束教学活动组织开展效果,无法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目标性原则,科学合理设计多模态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保证多模态教学设计能够落实相应的教学目标。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英语听力练习正确率提升当作目标,利用读词汇句型、观看思维导图、看视频或者听录音做题、对话交流等模式,围绕听力主题语境对学生听力能力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做笔记习惯,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听力素养。
二、多模态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多模态资源,开展听前导入
科学合理开展课堂导入不仅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新旧知识有效连接,而且能够改善师生情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图片、视频、经验调动、背景词汇复习等多模态教学资源开展课堂导入,激活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唤醒学生的学习思维。
1.导入话题,丰富背景信息。
基于多模态教学模式的英语听力教学开始前,教师需要综合考量教学主题、教学核心内容,整合应用视频、图片及其他各种模态资源,构建与创设交互式的学习氛围与环境,科学合理导入话题,丰富与优化主题背景信息,让学生能够加深对主题背景的认识与了解,为后续听力教学深度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助力学生听力能力进一步提升。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5 The value of money”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播放视频,直观展示生活中金钱的使用模式,并提出问题“What are the scenarios in your life that require money?”,让学生描述、讲解生活中使用金钱的场景,比如clothing buying、 birthday cake buying、 bus taking、plane taking等,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与讲解,及时有效导入本单元话题“Money is widely used in daily life, whether it is to buy goods, or travel, all need to use money”。教师利用视频、语言、图片等各种模态资源,创设互动式知识学习环境,调动与激活学生听觉、视觉以及触觉等不同感官,可以丰富与优化主题背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主观能动力,为后续听力真题练习、新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整合知识,关联新知与旧知。
在英语听力教学开始前,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针对知识体系进行梳理规划,整合应用新导入的知识,建构专属、完善的知识框架与知识体系。具体来讲,教师可以合理引入思维导图、表格等多模态资源,借助思维导图关联整合新知与旧知,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刺激学生动觉、听觉等各种不同感官,让学生能够逐步脱离机械式记忆,巩固新知。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5 “The value of money”听力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巧妙灵活地引导学生整合收集与“money”相关的词汇、句型等,制作与设计思维导图或者表格,其中词汇包括dollars、 pound、cent、quarter、dime、penny、cents、discount,句型包括“How many/much...”“What time...”“What's the number of...”“How often...”等。表格或者思维导图内部包含中英文,具有直观明确、一目了然等特点,教师可以结合表格内容、思维导图内容,采取语言解释、提问等手段,引导学生浏览表格。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体验感悟文字、图表、教师语言等各种模态元素,提升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主动性,而且可以让学生形成、建构全新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后续听力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多模态教学模式,做好听力教学
传统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常规,对学生英语听力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可能会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对此,在基于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应用情境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活动创设等多模态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导学生自主有效学习。
1.开展情境模拟教学,让学生理解听力内容。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让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听力技巧,教师可以巧妙灵活应用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利用图片、语言等各种不同的模态,模拟各种情境,直观展示听力材料中的对话、听力信息,营造良好的听力语境,让学生直观深刻理解听力材料,逐步提升学生的听力材料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交流互动能力。例如,在学习与餐厅点餐有关的听力材料时,教师可模拟餐厅的情境,指导学生扮演服务员、客人等各种不同的角色,模仿真实的用语场景组织开展点餐、交流互动等活动,帮助学生积极主动练习听力素材中的语言表达模式、语言运用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口语交流互动能力等。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2 “Travelling around”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Travel booking listening material”,也可展示旅游图片与视频,并积极合理安排学生扮演旅行代理商、游客等各种不同的角色,鼓励学生使用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句型以及听力材料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模拟对话,练习交流互动技巧、口语表达技巧。教师借助情境模拟的教学模式,合理引入语言、情境等各种不同的模态资源,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参与兴趣、学习主观能动性,而且可以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各种不同的听力技能、听力知识,提升听力练习质量与效率。
2.开展多媒体教学,改善学生听力体验。多媒体中有动画、视频与音频等多模态资源,科学合理利用这些多模态资源可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听力感悟与体验。例如,教师可以巧妙灵活使用线上听力训练平台,指导学生倾听速度、类型与内容不同的英语口语,并为学生提供即时、有效的反馈,让学生可以深入掌握听力技能。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自主学习机会与空间,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需求、学习兴趣等,选择涵盖不同领域、不同主题的听力材料,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拓宽学生听力学习视野。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的教学过程中,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听力知识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快速有效组织、整合信息,在听力练习活动开始前或者听力练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巧妙灵活使用多模态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内化所学听力技能。具体来讲,教师可鼓励学生综合考量自己的能力水平与学习兴趣,选择与自己需求符合的练习素材,随时随地、及时有效开展听力训练,逐步提升学生听力学习的灵活性与科学合理性。
3.开展应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听力能力。语言输出是听力知识学习的环节,可以让学生深刻认知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与语言思维,让学生有意识、有目的地加工处理语言信息。因此,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应用实践活动,利用各种不同的模态资源,触动学生听觉、视觉与动觉等感官,为单一、枯燥的英语听力课堂增加多元化、多样化元素,让语言输出障碍问题适当减少。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开展观看视频进行数字填空、聆听英文数字录音做笔记等各种活动,指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的语音知识、做题技巧等加以整合,及时有效输出语言,让学生养成听后输出、听后做笔记等各种习惯,培养训练学生的差异化、个性化学习思维。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课后听力巩固练习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利用多模态教学资源,包括图像、视频、动画、声音以及文字等各种资源,科学合理开展听力训练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课堂所学的知识,及时有效输入与输出听力词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内化吸收能力、自主探索能力。
组织英汉互译训练活动。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PPT与线上教学平台,采取多模态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汉语短语,让学生提取其中的关键、核心字词进行汉译英。学生可以结合已经掌握与获取的语法句法知识,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平台,播放听力音频、听力视频,展示英语语句,指导学生聆听视频、观看英语语句,并进行英译汉活动,将英文短语翻译为汉语。借此提升学生的英语词汇知识、短语知识输出与输入能力,让学生能够内化吸收、深入掌握英语知识。
组织辩论训练活动,提升学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操练是语言输出输入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学生听力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关键因素。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口语能力明显弱于英语听力能力,所以在多模态听说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练习平台与机会,不仅可以设计主题预测活动、图片描述活动、复述活动、师生问答活动、主题角色扮演活动等,还可以组织开展辩论训练活动,进行口语集中操练,让学生借助听觉、听觉等不同感官收集获取外界听力素材、语言素材,并且通过各种不同的练习内化吸收获取的语言知识。例如,组织开展小组辩论活动、全班辩论活动等,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充当反方、正方,双方结合自身的立场整合论点、论证方法和论著等,收集图片、视频与中英文等多模态素材围绕论点与素材组织开展辩论活动、交流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各方需要积极主动倾听对方的回答,并且使用自己掌握的素材与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多模态教学模式开展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为学生提供各种不同模态的语篇,可以进一步提升听力教学质量,保证听力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教师需要收集整合多模态教学资源,设计多模态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听力氛围与环境,强化学生的听力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郑颖.高中英语看听说多模态教学初探:以Unit 6 Earth first Review为例[J].英语教师,2021(24):113-116.
[2]沈晔.多模态叙事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Unit 4 The old man and the sea为例[J].英语教师,2023(7):101-104.
[3]郭颖,张金秀,徐国辉.基于多模态语篇的高中英语单元在线教学探索:以“抗疫”主题为例[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0(9):18-24.
[4]班敏强.多模态语篇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在边远山区的应用[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9(10):23-26.
[5]郑子豪,杨丽娟.多模态视角下的教材图文关系:以人教版高中英语(2019年版)必修一Welcome Unit为例[J].海外英语,2023(20):207-210.
[6]张佳琪.多模态语篇教学中“看”的技能培养研究:以外研社《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第三册)》为例[J].海外英语,2021(6):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