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考古学家王炳华,60年投身沙海求真
2024-10-17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4年33期
新闻速递
从楼兰古墓沟,到伊犁塞人冢,从出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的尼雅遗址,到发现“小河公主”的罗布泊小河墓地,今年90岁高龄的王炳华几乎走遍了新疆所有重要的考古现场。19世纪中叶起,不少西方学者闯入新疆,在茫茫沙海中翻找遗珍,一箱又一箱地运往海外,令人扼腕。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考古学者才终于步入这片神秘的土地。王炳华正是这些考古工作者的代表人。1960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他就投身新疆考古事业,一直到现在,户口仍在新疆,王炳华笑着说:“我是一个新疆人。”
如今,新疆考古的条件好了,越野车代步,无人机升空,就能对地形地貌的大概情况了然于胸。王炳华觉得,生产工具的改进是好事,但有时候仍需要“两脚踩在沙上”才能真正实现在一线观察现象,不遗漏任何一个细节。“每一个考古发现不仅是物质的揭示,更是文化和精神的传承。这种传承是对中华文明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全球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吁。”王炳华说道。
观点一览
面向未来文明,读懂历史的脉络,才能求索世界。以王炳华先生为代表的一批考古学者,跨越了一年又一年的黄沙,见证并推动了新中国时期新疆地区考古事业从无到有、从沉寂走向辉煌的历程。
目前,世界正在面临全新的交流与融合形势,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正在世界版图上熠熠生辉,新疆地区考古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的考古学者们携着一片赤子之心奔赴边疆,这是有责任的知识分子给予自己的挑战。以史为鉴,人们在沙漠深处找寻和谐共融的答案,让中国未来的对外交流之路更坚实、更辉煌。
【何翠宜/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