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的读书观
2024-10-17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4年34期
季羡林对阅读有着深厚的爱。他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艰辛,但始终坚持读书学习。无论是在艰苦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后,他都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使他在学术研究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在他的一生中,他曾撰写多部散文集以表达读书的重要性,例如《读书·治学·写作》《读书万卷香》《心安即是归处》等。在他看来,阅读能给人以知识、智慧、快乐和希望,“能增长人的知识,开阔人的眼界,给人以美的享受,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性灵,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和鉴赏水平”。
因此,季羡林认为,阅读应广泛涉猎,不仅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他提倡“随便翻翻”,“知识面越广越好,得到的信息越多越好”。这样的读书方式可以开阔眼界,丰富内心世界,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和鉴赏水平。如果阅读面太狭窄,就会变成“鼠目寸光”的人。“鼠目寸光不但不利于自己专业的探讨,也不利于生存竞争,不利于自己的发展,最终为大时代所iN4VJIqgOxjn+6bjGdRpVfqUKTaezmVqcBu9dlSna6k=抛弃。”
“随便翻翻”不代表不思考。他强调在阅读过程中要有批判性思维。“每一位学者都必须尽量多地、尽量及时地阅读中外有关的杂志”,并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对于书中的观点,如果认为正确则心领神会,如果认为不正确则要有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批判性思维,读者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新见解,对自己的学问有所推动。
(节选自季羡林《读书·治学·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