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村榼子守艺人王丕文:匠心雕古韵

2024-10-16刘家江

青岛画报 2024年9期

位于即墨古城的老村子榼子坊门前,阳光透过木窗斑驳地洒在木墩的梨木上,梨木的纹理在光线下显得愈发深邃。

王丕文坐在小板凳上,一手木槌、一手刻刀,给梨木上粉后,王丕文正准备开始雕刻环节。“叮叮当当……”他的手法熟练而有力,每一刀都精准地落在预定位置上。刻刀上下翻飞,木屑纷纷扬扬地落下。王丕文眼神专注,彷佛在与眼前的梨木进行一场无声的交流。拂去碎木屑,只见梨木凹糟内浮现出细密而整齐的“鱼鳞”。

王丕文已在做榼子的道路上坚持了45年,他的双手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每一道皱纹、每一个茧子仿佛都在诉说着他对这门手艺的热爱与执着。

木雕岁月:指尖上的古韵传承

葛村榼子,又称“饽花榼子”。顾名思义,它是用于制作花样面食的木制模具。葛村榼子最早记载于北魏时期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而其作为即墨地区的一门独特手艺,至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王丕文说,“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土地下放后,王家葛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榼子”。

作为葛村榼子第十九代传人,王丕文从十四岁起,便在集体所办的工厂里开始了自己的榼子制作之路。在那里,他学习如何制作榼子,从最初的没墩、割板,到后来的画样、下料,再到起框、抢平、站花、刀刻等十几道工序,每一步都凝结了他的心血和汗水。

雕刻榼子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更需要对刀具的熟悉和掌控。“即使是简单的‘兔子’图案,不同部位的雕刻也需要使用不同的刀具。由于初学不熟悉,只能一遍遍地试错,不断摸索和练习。”王丕文说,“加之那时年幼,对力度的掌握不够精准,很多时候会因为用力过度而劈破木头。”如今,他的技艺早已炉火纯青,他制作的榼子不仅深受当地人喜爱,更远销海内外。

榼子之歌:古韵新声,传承不息

在谈及榼子技艺传承与发展时,王丕文称,传承之路并非坦途。随着现代社会加速发展,年轻人更愿追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与娱乐方式。“学好这门手艺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并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的。”王丕文说,“一些找我学习手艺的人耐不住这份磨练,加之短时间内看不到收益,经常是学一段时间就放弃了。”

面对手艺传承的艰难局面,王丕文并未轻言放弃。他表示:“只要有人愿意学,我就愿意教。”如今,王丕文已将这门宝贵的技艺传授给儿子,他坚信:“一天、一个星期学不会,那就用一个月、一年去学。总归要坚持把这门手艺学会、传承下去。”此外,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王丕文在即墨古城内开设了老村子榼子坊。同时,他还被青岛胶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聘为葛村榼子技艺传承人,免费向社会传授、展示和表演葛村榼子雕刻技艺。

如今,年近花甲的王丕文坚守在葛村榼子木雕艺术殿堂中,用双手诠释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用匠心独运的技艺和执着精神续写葛村榼子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