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及其在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发展
2024-10-16
2023年安徽寿县水产管理工作目标是全县完成水产养殖面积2.1万hm2,保证与2022年持平,并重点抓绿色健康养殖,推进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1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及淡水水产养殖概述
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是模拟出水生动植物在野外的生活环境,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用于淡水养殖,重点提升养殖管理的科学性,从而生产出绿色无公害的产品,提升水产品的品质,淡水水产养殖和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结合是利用池塘、水库、湖泊等内陆水域,饲养繁殖水产经济动物和水生经济植物,并应用绿色的养殖模式和技术方法,养殖的对象包括鱼类、虾类、蟹类等,中国的淡水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
2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在淡水水产养殖中的发展
2.1科学控制技术应用,明确绿色养殖要点
2.1.1养殖环境选择
生长环境会对水生动物和植物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为此,需要重视养殖环境的选择。现阶段,多数淡水养殖都是在池塘中进行,这种养殖环境并不能完全满足水产品的生长需求,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养殖人员应尽量模拟野外水域的养殖环境,保证养殖区域内部的土质和水质接近于自然状态,并尽可能减少养殖环境中的污染物质,进而达到绿色养殖的目的,也需要种植一些水草,但是需要严格控制种植面积,避免降低水中氧气的含量,影响水产品的生长。
2.1.2水质调节技术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应用水质调节技术,在应用该技术时可以在水中添加适量的微生物制剂、池塘底部改良剂等,同时还需要对水体进行定期的消毒处理,进而改善绿色养殖的水质,根据水产养殖的水质标准,pH值应在6.5~8.5,溶解氧通常控制在5~8 mg/L,池水中的总氮一般不超过1.0 mg/L,氨氮不超过0.2 mg/L,亚硝酸盐不超过0.05 mg/L。养殖人员可以使用活性酵母以及沸石粉等微生物制剂,既可以到达净化水质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在水体中培植有机物,可以对水体中的有害细菌进行控制。以安徽寿县鱼类秋季养殖为例,需要在7~10 d加注新水一次,每次不超过20 cm,保持鱼池水位在较高水平,以提高鱼池鱼载量,并有效减缓水温波动,并加强水质监测,定期检测池水的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透明度等指标。此外,养殖人员还需要根据水产的特征应用针对性的调节技术,比如,在养殖鱼虾蟹等水产品时,养殖人员首先需要针对养殖池进行全面的消毒,主要使用生石灰,目的是为水产品提供绿色的水体环境,后续的管理中还需要投放适量的微生物和有机肥料,达到调节水质的目标。浮动草床法也是目前常用的绿色水质调节技术,该技术可以根据自然法则,将浮床作为吸收、吸附水体中的氮磷和有机物质,并以收获植物体的方式将其排出水体,在实际养殖中,可以将浮动草床法与水质调节技术融合应用,进而绿色生态化养殖。
2.1.3水产品种及菌种选择
在进行淡水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应合理选择水产的品种,提升养殖的整体质量,可以采取生态环境模拟的方式,对养殖环境进行全方位的观察,按照区域的环境条件选择水产品种类,可以提供水产品的存活率。在具体操作中,养殖人员需要将本地的生态环境、气候特点以及地质条件等作为选择的重要基础,重点关注水产的成活率以及生长的适应性,比如在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需要将水产的抗病能力放在首位,养殖人员需要遵循以下关键原则,一是充分掌握各种水产品的特性以及生长过程中需要的环境条件,优先选择本地水产品种,二是对本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分析环境对养殖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各种影响,三是定期观察水产品的生长情况,适当调整不同类型水产的比例,四是选择正规的水产种苗供应商,保证种苗的质量,也可以减少后续管理中的一些风险问题。菌类的科学选择可以更好的发挥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作用,可以选择自然水域菌类,也需要对其数量进行科学的控制,优化和创新相关控制及管理工作的模式和方式。
2.1.4养殖饲料选择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需要充分了解水产品生长需要的营养,并在喂养的过程中混合一些益生菌和酶制剂,目的是水产品的免疫力,同时也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养殖人员还需要科学控制饲料的投喂次数、投喂量、投喂时间、投喂方法等,既可以保证水产品的饲养质量同时也可以减少养殖的成本。以河蟹养殖为例,在每年的3~6月可以投喂小杂鱼和优质颗粒饲料,在6~8月,水温升高,水质易坏,需要投喂颗粒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在9月之后可以投喂小杂鱼和颗粒饲料。人工水产养殖的关键在于提供足够的饵料,让水产品可以快速生长,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结合寿县水产养殖的实际情况,为适应目前市场中的生态养殖要求,一些养殖户不再使用传统养殖模式中的人工饲料,而是开始应用植物、谷物一类的自然饲料,在饲料的多样化之下,水产的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更符合绿色生产的需求。
2.1.5疾病防治
水产动物疾病是影响水产养殖质量的主要因素,直接关系到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抑制水产养殖行业的持续发展,首先,疾病防治需要遵循混养的养殖原则,养殖人员可以在养殖中针对出现的疾病进行记录,确定经常出现疾病的水产品,还要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制定完善的优胜劣汰的管理制度,提高水产品的疾病抵抗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水产品的疾病问题,同时还需要对苗种、饵、肥、工具进行消毒处理,关于苗种消毒,尤其是外来苗种在入池之前必须进行消毒,采取洗浴法,使用浓度为3%~4%的食盐水、漂白粉液10 mg/L、硫酸铜溶液20 mg/L在20℃的温水中混合,洗浴时间应控制在20 min,关于饵、肥的消毒,颗粒类饲料不需要消毒但需要检验其是否变质,对螺、蚌需要使用清水清洗干净,饲草可以使用6 mg/L的漂白粉溶液浸泡30 min,工具的消毒可以使用10 mg/L硫酸铜浸泡,大象的网具、网架等还需要在阳光下暴晒;其次,针对水产养殖疾病进行用药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兽药管理条例》、《动物防疫法》等相关内容,聘请水产养殖的专家和专业的兽医人员结合疾病的种类以及传播情况制定用药方案,并在专业指导下用药,禁止盲目增加用药次数和用药剂量,使用的药物需要符合用药清单规范标准,针对禁用药物进行严查,例如,根据《寿县秋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在虾蟹养殖中,需要重点关注白斑综合征、十足目虹彩病毒病、传染性肌坏死病、虾肝肠胞虫病等;最后,在开展水产养殖疾病防治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微生态学的原理,提高防治的有效性,当水生生物处于健康状态时,在其内外环境中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微生物优势种群,该种群可以促进有益菌的生长,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可以在养殖的过程中,使用微生物制剂,在养殖对象的体内或体表建立起有益微生物的优势菌群,比如,目前水产养殖中会使用光合细菌,可以起到预防疾病、净化水质的目的,养殖人应有针对性地使用对致病菌有专一性的抗菌药物,需要注意的是需要严格中抗菌素药物的使用,避免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将疾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放在构建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上,在水产生物可以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减少疾病的出现。
2.2夯实绿色养殖载体,促进养殖持续发展
首先,需要针对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模式进行推广和运用,在应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经验的总结,可以结合本地区水产养殖的实际情况制作具有较强可行性的养殖管理模板,例如,安徽寿县堰口镇围绕产业振兴的目标任务,因地制宜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堰口镇八沟村,毗邻瓦埠湖,生态环境优越,无土壤污染、无工业废水排放、无农药残留,水源充沛,土地肥沃,适宜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养殖用水来自瓦埠湖灌区,水质清新,符合无公害水产品水产养殖技术标准,村民成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对农户采用“四统一”运作方法,即统一供应小龙虾苗种和秧苗、统一采购农业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销售水产品和农产品等,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形成农户与合作社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期合作模式;其次,在针对水产养殖进行管理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培育新型的市场主体,将水产养殖与一、二、三产业进行深度融合,将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发挥出新的活力,需要突出大型企业和养殖大户在产业发展中的带头作用,政府可以给予该群体一定的扶持力度,在人才培养、政NrPJgi7LrjakIsmn5LErFortkzuqaShEFjqn3F7scHM=策优惠、绿色技术研发等方面提供支持,实现共同发展,针对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上下游产业也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而使得绿色生态养殖模式可以得到循环发展。
2.3结合水产养殖实际,大力发展绿色技术
以安徽寿县的淡水水产养殖为例,在养殖管理中应重视生态健康养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首先,可以构建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结合鱼、虾、蟹池塘养殖的特点,利用功能区构建、多营养级营造等实现对水质、底质进行管控,收集固体废物,在净化功能区针对养殖水体进行净化,并使用排水渠、水田、沉淀池以及生态塘等综合养殖系统对水产养殖的尾水进行生态净化处理;其次,采取大水面生态增养殖技术模式,根据本地区瓦埠湖、安丰塘的淡水水体的生态容量,可以采取“人放天养”的发展水产养殖,加强水质保护型、资源养护型以及生态修复型技术的应用,可以在同一养殖区域中搭配不同的营养层级、样子生态位互补的动植物,实现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该种养殖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养殖的效益,同时能够减少养殖过程中的废物排放;最后,利用现有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优势,重视绿色技术的创新,一方面,结合寿县本地区淡水水产养殖的需求以及发展趋势,持续进行水产良种繁育相关的研究,在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应用的背景下,大力开发水产品的优良苗种,并建立水产种业示范中心,实现本地的研究、生产、培育一体化,另一方面,注重淡水水产养殖装备的创新与发展,结合寿县水产养殖的成果可以发现,现代技术的融入对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确实起到较大的作用,因此,可以针对养殖中需要使用的增氧设备、投饲设备、排灌设备以及动力设备进行改造,优先设计开发环保型的设备,以此满足淡水水产养殖和绿色养殖技术应用的需求。
(安徽省寿县茶庵镇水产站李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