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乃蕊:敬业乐教铸师魂 甘于奉献育栋梁
2024-10-16杨洋卢洁
王中英老师用蓝色圆珠笔写在白纸上的讲稿,字迹工整堪比打印文稿;周忠孝教授写在黑板上的授课提纲,条理清晰、内容脉络一目了然;谭文雅老师亲手绘制的一幅幅挂图、制作的一张张石蜡切片让人震惊……这些山西农业大学的先贤们在讲台上释放出惊人的力量,时刻震撼着霍乃蕊,在山西农业大学读书时,她就立志将来要做一名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好老师。
“刚到食品系任教时,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集各门课程的教材,迅速了解食品专业领域并构建知识体系。”9月25日,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博士生导师霍乃蕊对《科学导报》记者说。
霍乃蕊借鉴各位老师的优秀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授课风格,将超越专业知识之外的素质教育、德行培育融入课堂教学当中,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行业和学科前沿进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专业的热爱,培育了高阶思维和创新精神。
“作为专业任课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拓展知识范围,熟悉学科最新前沿进展。”霍乃蕊说。她多次在省级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奖,荣记个人一等功,被评为山西省“杰出知识女性”;获山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全国生态文明优秀教学成果奖;在第二届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得山西赛区一等奖、国赛二等奖。
霍乃蕊在职读博期间,高分通过PETS5英语考试,获得出国留学的机会,在澳大利亚Newcastle大学世界著名的微生物学家PJ.Lewis实验室访问进修,使自己的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并于2009年博士毕业,2011年升为教授,学业和事业上了25291b4cd2b6726de0226236cef70ba4c9de55f3a3c1b9bd779d3330374277b9新台阶。
2014年,霍乃蕊被调回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任教,面对新的环境、新的专业领域、新的课程,她开始了新的学习,以坚韧的意志和超常的努力适应新岗位、作出新贡献。继“食品免疫学”被评为山西省首批精品课程后,她负责的“免疫学精要”被认定为“山西省首批线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讲的“兽医免疫学”也被认定为“山西省精品课程”。在国家级媒体“新华网”做了题为“强化育人意识 科学实施课程思政”专场直播活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入选山西农业大学课程思政案例集选《耕土耘心》。
“作为大学教师,没有科研的工作将是残缺和不完美的。”霍乃蕊说。她潜心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以科研反哺教学。先后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和863项目子课题各1项、回国留学人员择优资助项目和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等省级项目7项,指导2名博士生和53名研究生毕业。在Poultry Science等期刊发表SCI论文23篇,在食品科学(EI)、食品学报(EI)、营养学报等国内期刊发表论文20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得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在自己的学术领域,为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作贡献。
为了帮助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少走弯路迅速适应教学工作,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霍乃蕊以“智慧灯塔”教师工作坊为平台,组织了多次活动,进行赛前指导,多位青年教师在教创赛、青教赛和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食品学院工作期间,随着生物工程专业开设,专业教师严重短缺,加之有老师调走,霍乃蕊原本的教学任务已经很繁重,但还是毅然承担起3门新课程的教学工作。期间,面对多位老师的突发状况,她一次次承担起新课程的教学任务,每一次新任务就意味着新学习、新备课、新课件和新教案,对于追求卓越完美主义的霍乃蕊来说,需要在工作上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家里年幼的孩子无暇顾及,对于家里她有所亏欠,但对于她热爱的这份事业从不言累。在她看来,教学是她的天职,新的课程、新的挑战都在促使自己成长。
一路走来,付出的是艰辛,收获的是快乐。甘当那一颗小螺丝钉,哪里有需要,霍乃蕊就去哪里。认真工作换来的不仅有专业知识的拓展,还有授课经验的累积、人格的日臻完善和精神的愉悦。
这是课程结束后一位同学给霍乃蕊的留言:“在课程的第一节课,我最先学到的并不是霍老师所讲授的专业知识,而是老师认真负责的授课态度和一再强调的底层逻辑。面对大学生课堂效率低的普遍现象,老师并没有选择妥协,而是通过精心组织教学来激发学习兴趣,让大家都抬起头来并喜欢上了课程,这样的人生态度是我应该学习的。”
回首走过的路,霍乃蕊快乐无比、灿烂无限。荣誉代表过去,唯有热爱不变、努力不变、敬业不变。她要用行动和成绩一如既往地继续为教师这份神圣职业添加爱和奉献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