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以学生问题为核心”的课堂指南
2024-10-16
以学生问题驱动教学,需要教师灵活调整课堂教学策略。针对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本刊编辑部特邀多位经验丰富的特级教师,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方案。
问题一:当学生无法提出问题时,教师应如何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在引导过程中,如何避免以教师个人倾向左右学生的提问思路?
顾志能(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学生的问题不是凭空而生的,而是需要外在材料的刺激,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此基础上,问题才能自然生发。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能够引发学生好奇心的情境材料,促使他们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以下三种策略能够有效促进学生问题的生成。
一是借用有趣课题命名方式。例如,“真分数和假分数”这个课题,就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提问:“为什么分数还要区分真和假?”“真、假分数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类似地,“抽屉原理”“用字母表示数”等课题也能起到相应的效果。
二是设计含有丰富信息的教学情境。以“抽屉原理”为例,教师设计“将4个苹果放入3个抽屉”的情境,不少学生自然就能捕捉到其中的关键信息,进而产生疑问:“如何合理分配4个苹果,将它们放入3个抽屉?有多少种分配的方法呢?”
三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的认知冲突可以源自他们对同一问题解法的分歧,面对分歧,学生会思考“哪种方法正确?为什么?和其他方法有什么差异?”;也可以源自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当学生无法用旧经验解决新问题时,也容易生发反思,好奇“问题出在哪里”。
此外,教师需要把握好引导学生提问的时机,用鼓励的引导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略感熟悉又似懂非懂的知识,他们容易对其背后的原理产生疑问。对于学生不熟悉的内容,更建议教师先引导学生经历必要的学习过程,尽量避免他们一上来未经思考而问不出问题,或是只能提出一些浅表性问题。
把握好上面的原则和方式,学生的问题意识往往就能够得到较好的激发。概括来说,学生的提问在总体上应该在教师的预设之中,这也是确保课堂顺利、高效开展的重要条件。教师将这些预设隐藏于为学生提供的材料之中,再加上课堂上必要的启发与恰当的引导,学生提问的总体方向大概率会趋向于课堂教学目标。
当然,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为他们营造宽松的氛围,鼓励他们大胆发问,重视激发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避免表现出明显的个人倾向,甚至以主观好恶加以评判。比如,在学生提问之后,教师不应根据个人偏好予以大力的肯定或否定。如果觉得学生的提问比较发散,想要进一步聚焦,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这些问题中有哪几个更有意义?为什么?”进而引导他们自主筛选并深化问题,促进学习的深入,也能够使他们了解有价值的问题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问题二: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引导他们持续深入地提问,并自主构建问题体系?
余党绪(高中语文特级教师):我首先想表明的观点是,学生的问题有意义但未必有价值。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意味着其中的内容触发了他的联想和思考,对于个体成长颇有意义。为什么未必有价值?如果我们默认每本书、每篇课文都有想传达的价值和必要的教学内容,那么不得不承认,学生自发提出的不少问题可能是偏离教学目标的。因为他们毕竟是受教育者,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有限,提出的问题未见得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即便如此,我们也一定要鼓励学生提问、尊重他们的问题,因为那些问题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基础,其中还包含了教师要运用的教学资源。也就是说,教学中的问题不一定来自教师,但一定要由教师确定。教师可以甄选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后续更有效地围绕真问题展开教学。如果教育者自己没有问题意识,在教学中难以把握核心问题,一味责怪学生不动脑筋、不思考,那我觉得学生也很无辜。
教师应成为掌控学生提问方向的“舵手”,引导他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而后引导他们由浅入深、由博入精地构建问题系统,建立一种思维路径。以阅读为例,先要给学生引导大概的提问方向。这些年我一直在探索“母题式阅读”,无论是单篇文章还是整本书的阅读中,学生都可以将“母题”视作思考和提问的大方向。比如学《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这类冒险小说,一开始要提示思考问题的方向。主人公为什么冒险?怎样冒险?冒险给他带来了什么?实际上,古今中外所有的冒险小说都涉及这三个问题,教育的价值也正蕴藏其间。
比如,《西游记》中师徒四人为了真理踏上取经路,关于他们历险过程的描写很有特点,采取了重复叙述的方法。他们打死一个妖怪,又来一个妖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实际上,这就是一种象征。我们的人生也是这样,不是打倒一个“妖怪”就万事大吉,而是要日复一日地与各种挑战作斗争。小说的最后,唐僧取得了真经,但那是一本无字真经,这又该如何理解?
当学生了解了冒险小说的三大“母题”,再深入阅读文本时,他们的问题虽然是发散的,但往往不再漫无边际。他们提出很多问题,教师并非都要教,而是要聚焦其中更有价值的展开教学。一个50多人的班上,学生可能会提出100多个问题,其中一定有些有意义但于课堂教学而言没有多大价值的问题。筛选之后,可能就剩下50个。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归类,比如有些讨论写法、有些涉及思想,有些属于知识性的、有些属于思辨性的、还有些属于背景性的,等等。归类后,可以进一步辨别哪些问题实质上在讨论同一内容,再进行整合后就能将原本庞杂的问题精炼成几个专项议题。接下来,学生可围绕文本展开,提出更细、更小的问题。其间的问题,教师不一定都要展开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找到有价值的问题。
能力养成非在旦夕,得益于长期的思维训练,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提出的问题也会更有深度、更成系统,能发现更多“好玩”的事,这就是思辨的力量。让学生自主建构问题系统的方法或许多样,但教师的引导始终非常重要。
问题三:在问题引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部分教师表示,没有精心的预设难以掌控课堂节奏,对于这个问题,您有什么建议?
张秋爽(小学数学特级教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是对“四基”“四能”教学目标的发展。“四能”指的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一定要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但让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不是老师“大撒把”,让学生“海”提。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目标,从尊重学生需求出发,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设计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他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个又一个真问题,形成问题串,促进他们的理解性学习。
我听过吴正宪老师执教的五年级《小数除法》一课,就是一个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形成问题串的好案例。
●问题1 首先创设真实情境,提出核心问题:四个同学聚会,采取AA制,一共花了97元,每人应付多少钱?97÷4=24(元)……1(元),对接二年级学习的有余数除法。
●问题2 面对每人付的钱数是24元,还余1元,学生自然而然提出问题:“余下的1元钱到底怎么分呢?”当学生用人民币模型或圆圈图把这件事解决了,问题似乎就到此为止了。
●问题3 谁知学生接着提出困惑:以后是不是总得这样分实物、画图形呀,能不能用计算解决问题呢?通过操作活动,学生弄清楚了为什么这么算:如果一个数不能再分,就把它的单位变小;在保证数的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将其分成多份,比如把十个1变成十个0.1,这样就能分了。这就是细分计数单位的过程。
●问题4 小数点到底点在哪儿?
吴老师让学生体会小数点就像定海神针,如果没有小数点,24.25元就变成了2425元。在整节课中,吴老师特别关注“何时点小数点”“为什么点小数点”“小数点点在哪里”等问题。
●问题5 是不是所有剩余的数都能分、分、分呢?
学生自己出题巩固练习时,交流71÷3,发现一直除不尽,永远分不完。这些都是儿童在自主体验过程中获得的经验。
……
把一个个困惑提升为问题,让问题贴近学生已有认知和需求。研究的问题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实现两个主体作用的发挥。问题的延伸亦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实现“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的最佳教学状态。一节好的数学课,不是要给学生一个现成的结论,而是用问题串引领,给学生留下巨大的思考空间。
问题四:什么情况、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更适合应用“以学生问题驱动教学”这种教学模式?
李竹平(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在当下的学科教学实践中,从学生实际和需要出发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活动,运用学习方法,已经成为了“学为中心”理念下的共识性追求和行动。在更具体的操作方式上,人们提出了“以学生问题引领学习设计和实践”的做法。有些老师在践行这一做法时,发现自己面临了一个巨大的挑战,产生了很大的困惑甚至是无力感。
原来,很多教师将“以学生问题驱动教学”简单地理解为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来选择教学内容,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但现实情况是,很多时候,如果让学生提出问题,他们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参差不齐,难以从中找到一个指向重点学习目标落实的问题来。
难道是以学生问题驱动教学的理念错了吗?当然不是,学生的学习需要就诞生于疑问。只是,学习中怎样提出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也是有学问的。会提问题,才算会学习。如果教师只关注“以学生问题驱动教学”的表面意思,随时随处“大大方方”地让学生尽情提问,那就是误读了这一理念,势必会给教学活动带来困惑。科学的理解和操作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问题”不等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针对学习内容提出来的问题,的确都是“学生问题”,但这只是“学生问题”的显性来源和呈现。作为学习者的学生,不一定每次都能提出与学习目标相关的“有学习价值”的问题,这恰恰也是“学生问题”;教师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学习内容、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判断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也是“学生问题”;从学生提出的显性问题中发现更实质性的问题,是教师应有的教学敏感。例如,学习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在牛肚子里旅行》时,学生提出问题:“红头的这次经历能被称为‘旅行’吗?”教师应该从这一问题出发,帮助学生关注启发童话创作智慧的问题:作者创作这篇童话的灵感可能来自哪里?
“学生问题”应该诞生于合适的时机和学习情境。显然,一开课就让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呈现出的问题肯定会漫无目的。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应该是目标导向的。让学生提问的最佳时机,就是在明确学习目标之后,这时往往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问题的泛化。例如,学习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学生知道学习目标聚焦于“理解作者是如何借物抒情的”,针对《落花生》一课内容进行提问,就会提出诸如“作者为什么借落花生抒发感情”“借落花生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这样的问题,而不会泛泛地提“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更不会跑偏提出“落花生是怎么播种的”这样的问题。
有了学生理解的学习情境,他们的问题也会更具目标价值。例如,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学习,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是“一起探秘童话王国”。在这样的学习情境里,无论学习哪篇课文,学生的问题都会聚焦童话文体特点的探究,最大限度避免随心所欲地提问。
当然,如何提问,如何提出具有学习和探究价值的问题,也应该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和目标——专门安排这样的学习单元或内容固然重要,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也必不可少。我们要记住,帮助学生学会提问,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