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追问的问题化学习实践

2024-10-16李春梅

教育家 2024年38期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在于教学生学。”问题化学习就是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性学习行为的活动,要求学习活动以学习者对问题的自主发现与提出为开端,用有层次、可持续的问题系统贯穿学习过程并整合各种知识,通过系列问题的解决,达到学习的有效迁移,实现知识的连续建构。思辨阅读任务群中《六国论》一课比较完整地呈现了问题化学习的过程,是在初级问题化学习课堂基础上的升级进阶,以追求深度追问、实现深度学习为目的的高级阶段的问题化学习探索,以期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更好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

《六国论》选自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该任务群要求“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提高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水平”。本文是历来公认的名篇佳作,也是颇具争议的文章。基于单元学习目标、本课的特点,考虑高一学生的学习水平,笔者整合教学资源,设计了“论六国”问题化学习,让学生阅读苏洵的《六国论》、苏轼的《六国论》、苏辙的《六国论》等开展“论六国”微型学术讲坛,探究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及思辨阅读能力等。

本课例是问题化学习中子项目一的第二课时,设计如下。

课前学习:学生借助预习单,阅读助读材料,通过将其与文本比较,提出问题,填写问题链。“在将助读材料与《六国论》进行比较阅读后,针对《六国论》的内容,你有什么疑问吗?你最想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解决这个核心问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学习过程分为四个环节:聚焦问题,完善系统;解决问题,理性思辨;总结收获,探索思辨阅读路径;继续追问,布置作业。

环节一:聚焦问题,完善系统

学生分享课前自主构建的问题系统,并说明核心问题及其确立的依据。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补充,“追问的问题顺序是否需要调整呢?”最终在学生们的相互补充中构建了本课的问题系统。

课堂以学生的问题为教学起点,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在合作探究中确定核心问题,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结构的问题系统,优化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这使课堂学习更高效。这一环节能够解决学生缺少系统解决问题的学科思维的问题,也在自我追问与建构问题系统中体现了学生学习路径的个性化,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环节二:解决问题,理性思辨

首先,小组合作交流,以思维导图呈现文章论证结构。

其次,小组合作探究,解决核心问题——弊在赂秦?

学生在梳理文章论证结构中,发现本文论证很严谨,但课前却在与助读材料的比较中发现文本有若干问题,这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接下来,他们基于之前追问的问题路径,以任务单中提供的助读资料为证据进行小组讨论,解决核心问题。小组讨论后采取集体汇报和叫号分享的方式呈现自己的思考。学生分享的观点包括:文章前后自身逻辑矛盾,违背逻辑常识,中心观点与史实不符……

为了帮助学生们确认自己的探索结论,教师提供了清代著名学者林云铭的观点,再次印证了本文的论证漏洞。

“韩魏楚三国与秦接地,赵稍远,而燕齐尤远,以兵力较之告弱于秦,迨合纵之约既散,而秦挟远交近攻之策,肆其蚕食,则地之远近而祸之迟速焉……后赂者先亡,而不赂者后灭,本以地之远近递及。非以赂不赂故分先后,亦自然之势也。”——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七

最后,深度追问,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其赤子之心。

学者林云铭的观点,再次引发学生新的疑问,“为什么破绽如此明显的文章却能成为古代经典?”讨论中,学生认识到苏洵所写的是“事实”,但只是被选择的事实,另一些事实被苏洵有意无意地隐去了。教师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苏洵选择事实的依据是什么?”通过阅读最后一段,结合写作背景,学生理解了作者“借古伤今”的主旨;再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从语言的角度感受作者充沛的感情和强烈的家国情怀。

这一环节中,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论证文本漏洞,增强了批判性思维,在互问、互学中真正成为学习共同体,实现互动学。探究过程中学生还产生新的追问“为什么破绽如此明显的文章却能成为古代经典”,深度思考,把握主题,实现持续学。教师引领学生合作及展示,促成高效合作学习、全员参与的互动学、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等。

环节三:总结收获,探索思辨阅读路径

“气势充沛而雄辩的文章让我们看到了老泉忧心,感受到了他的家国情怀,让人敬佩。除此之外,这节课,你还有哪些收获?”“我们是怎样解决核心问题的?”顺着教师的追问,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其一,感受思辨阅读的魅力。不迷信经典,善于发现,学会从陌生的角度重新审视文本,生成自己的思考。其二,如何实现思辨阅读,贵在质疑。寻找论证依据,阐明自己的思考。

环节四:继续追问,布置作业

学完本节课,你还有哪些问题?有学生追问“六国破灭的真正原因有哪些?”“苏洵的文章对我们的写作有哪些启示?”这些问题激起了学生探索的欲望,驱使他们带着问题开启课下的深度探索,继续研读苏轼、苏辙、明代李桢的《六国论》,完成子项目二任务,在思辨中探讨六国灭亡的原因。

环节三和环节四意在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总结方法,实现认知重建,提升元认知能力、问题化学习反思能力,让学生反躬自省,提升自己的经验系统;生发新问题,激发学生课下持续性地学习,拓展思维深度。

本节课是基于核心素养开展的问题化学习设计下的课时教学,借助三个层次的问题不断深入进行思辨阅读。第一层次是以思维导图呈现本文的论证结构,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现场,正向思考文本的严密逻辑;第二层次是提出质疑并找寻实证,引导学生跳出历史语境,将文本与历史资料比较,论证苏洵的观点及逻辑漏洞,进行负向思考;第三层次是在负向思考下更深层次的正向思考,通过深度追问“为什么破绽如此明显的文章却能成为古代经典?”真正认识苏洵的创作意图——借古讽今,劝诫当局勿重蹈覆辙。经过正负向思考的结合,学生才能读懂“老泉忧心”,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宗旨。

课例反思

实施问题化学习的课堂是思维流动的课堂,不仅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更有过程中的思辨追问,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习主动发生,深度发生,连续发生。本课通过问题化学习方式学习《六国论》,就是带领学生经历一场思辨的旅行,激发学生从如何、若何、由何角度进行深层追问,使学生基本形成了“比较、质疑、讨论、推断、实证”的思辨路径。

如何让问题化学习课堂上的问题更丰富?如何在情境中形成系列的、多角度的追问?这是笔者在实践中一直探索的问题。无论是在高考中,还是在生活中,学生所面对的更多是情境性问题,如何针对情境性问题进行深度追问,更好地建构解决问题的通路,是问题化学习实践中的难点。

例如“假如你是一名记者,想前往某地调查河流因干旱而干涸的情况,请结合文本写出你的调查方案或策略。”这类情境性问题,往往涉及跨学科的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这个情境性问题是选取“口述史对气候研究及政策制定的影响”的材料,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逻辑推理判断以及运用文中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突破?学生往往束手无策。因此,基于跨学科知识的情境性下的问题建构,期待与同仁们一道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