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历史逻辑、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
2024-10-15石书臣闵雪
[内容提要] 新时代美好生活生动刻画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理论自觉到实践自觉的伟大飞跃。从历史逻辑看,新时代美好生活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判断和把握的结果,是对小康社会延续发展与迭代升级的产物,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回应;从理论依据看,现实的人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实现的逻辑起点,人的需要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实现的内驱动力,人的实践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实现的现实条件;从实践路径看,实现美好生活,应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以协调发展开创新格局,以绿色发展绘就新景象,以开放发展开拓新空间,以共享发展激发“新活力”。
[关键词] 新时代;美好生活;历史逻辑;理论依据;实践路径
[作者简介] 石书臣,法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闵雪,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 本文系2 0 1 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语言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 1 9 B K S 1 0 2)的阶段性成果。
美好生活作为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重要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愈发彰显其重要性和紧迫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 2 2。新时代美好生活,既不是对传统生活叙事形式的简单照搬与重组,也不是对西方现代社会样态的临摹与刻画,而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在深刻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与新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奋斗目标。梳理新时代美好生活理念的历史逻辑,探赜美好生活实现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推动新时代美好生活从理念转化为现实,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历史逻辑
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始终是人们的目标。“历史总是伴随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脚步向前发展的。”[ 2]研究新时代美好生活,离不开对其历史逻辑的梳理与把握。历史地看,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提出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具体而言,它是遵循人类社会的发展逻辑,在统筹人的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社会发展目标新指向,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判断和把握的结果,是小康社会延续发展与迭代升级的产物,也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回应。
1 .新时代美好生活是对小康社会延续发展与迭代升级的产物
“新时代美好生活”概念的提出,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小康”思想。“小康”一词,源于《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后来在《礼记·礼运》中得到进一步发展,被视为一种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反映了中国古代智者先贤对理想社会的朴素追求。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邓小平同志在阐述现代化建设目标时首次使用“小康之家”一词,并在党的十二大与十三大上,明确了“小康”的要求,指出“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3] 9 1。此后,“小康”经历了从理论构想到实践探索,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党的十六大上,中国共产党分别从物质、政治、社会、精神生活等多维视角提出了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大JUdW6hj8m+4dWq2y3WSOhZ8u5SqBQbMrHh/cdK16GBE=从我国发展实际出发,明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五位一体”全面小康社会总体布局,这极大地丰富了小康社会的时代内涵,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群众盼望实现理想社会的热切回应,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出场奠定了理论基础。
2 0 1 2年1 1月1 5日,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4] 1 6 4自此,在新时代实现美好生活就成为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人民的奋斗目标。作为现代生活的顶层设计,美好生活不是着眼于纯粹“思辨”的理论构思,而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现实,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对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发展性需要的科学认识与正确把握,体现了对小康社会的延续发展与迭代升级。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不仅包括物质层面需求的满足,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层面需求的满足,既凸显了个体发展的价值性与丰富性,也深刻彰显了“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内在统一。
2 .新时代美好生活是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回应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新时代美好生活”概念提出的重要历史背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主要体现为“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矛盾张力。从历史来看,党的八大提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5],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 4 6 0,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 1 1 3 - 1 1 4。社会主要矛盾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是社会主要任务确立的根本依据,当它出现变化时,社会主要任务和各项工作安排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厘定,凸显了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下社会内部各要素调整与重塑的时代要求。
进入新时代,我国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生产力的巨大提升,使得人民群众在满足了一般性的生存需求之后,开始对更高层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保障个人发展的多重权利,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矛盾,就成为新时代亟待解决的发展难题。基于此,党的十九大适时提出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全新阐释,准确概括了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转型与升级。
新时代美好生活,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物质领域,“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4] 9 - 1 0。具体表现为:在经济层面,以科技创新为主导,通过数字智能等技术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在政治层面,创造更加廉洁透明、公平公正的政治生活,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集中转化;在社会层面,聚焦社会现实问题,推动社会治理与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实现更加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在文化层面,立足时代,贴近群众,通过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提升人民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推动实现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在生态层面,守好生态保护红线,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创建绿色健康、环保低碳的美好生活环境。这一系列变化,深刻展示了新时代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更高层次、更广维度的殷切期盼和热切需求,充分反映了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认知正从有没有、缺不缺向好不好、优不优转变。
3 .新时代美好生活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判断和把握的结果
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分工和交往的扩大,世界各民族之间在地域上的原始封闭状态被彻底打破,人类社会开始由地域性的民族历史向普遍交往的世界历史转向。世界历史的深化演进,不仅深刻影响着民族国家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个人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在马克思看来,人们要想实现美好生活就必须建立“真正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就此而言,美好生活的实现,既要依靠共同体的发展繁荣来保障,还要在促进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基础上,实现不同文明与文化的交流互鉴。在世界历史的演进中,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指导。
新时代背景下,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崭新的国际关系理念和战略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普遍认同与共识为基点,以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为逻辑起点。这既向世界彰显了中华民族“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价值情怀,也赋予了每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实现美好生活的可能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7]。美好生活作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念和政治话语,旨在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实现人类社会样态的整体性变革进程中,既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致力于推动世界各国人民实现美好生活。如果说“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华民族追求长远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基本价值目标的话,那么“为世界谋大同”的思想和理念就展示出中国对世界发展和人类命运荣辱与共的崇高价值追求。这一理念不仅关乎中国自身的长远发展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基本价值目标,也深刻影响着全球的发展走向,彰显了民族特性与全球视野的深度融合。正所谓,“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8] 5 6 9。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建构起符合人类共同价值观和精神的国际话语体系,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不仅有利于造福世界人民,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更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和把握。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理论依据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提出,内蕴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现实的人”的思考。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从现实的人出发,立足人的需要,消灭分工、剥削与压迫,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美好生活,这是他们毕生的奋斗目标。因此,新时代美好生活以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为理论依据,将现实的人、人的需要和人的实践分别作为实现美好生活的逻辑起点、内驱动力与现实条件。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鲜活表达与生动阐发。
1 .现实的人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实现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9] 5 1 9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抛弃了过去唯心主义哲学跳脱出人的生命存在,在意识层面勾勒虚幻的美好生活愿景的做法,通过对人所处的社会环境进行具体分析,认为人并非抽象的人,而是处在现实世界中的现实的人。马克思恩格斯立足真实的生命个体,确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真实性与现实性,从而破除了旧哲学在彼岸世界建构人类美好生活的虚假幻象,勾勒出美好生活的此岸性,明确了人是现实的人而非抽象的与虚幻的人,是处于现实的社会关系中,自觉参与实践活动的社会存在物。“只有立足于考察现实的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劳动,我们才能认识人自身,才能真正揭示出人的本质内涵。”[ 1 0]在探究人的本质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将现实的人置于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中予以考察,认为人既非脱离实践的自然的人,也非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的人,只有将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结合起来,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认识人的本质属性,进而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上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在实践中完成向自由的人的过渡,最终实现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作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大理念创新,不是纯粹理念层面的虚幻构想,而是跳出旧哲学抽象人的窠臼,立足现实的人,把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指向。因此,新时代美好生活不是将人视作固定、假设、抽象的存在物,而是在具体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环境下,将人的道德、情感、需要统一于现实世界,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让个人在自由状态下建构美好生活。
2 .人的需要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实现的内驱动力
对于现实的人而言,其需要集中体现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方面,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需求关系。人有什么样的需要,以及能够在何种程度上获得满足,归根结底都受制和依赖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状况。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9] 5 3 1。物质生产活动作为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然而,物质生产活动并非人所固有的先验设定,人从动物的自发性生存开始向自觉的社会生产转变时,便开始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当人对自己现实力量的形塑达到对自我的超越时,人们的需要便随着社会生产能力和社会实践水平的不断提升而愈发丰富与全面,在满足自身生存的物质层面的基础上,延展至关注自身发展和完善的精神层面。至此,人的社会关系日臻完善,活动能力日渐提升,需要的内容也日益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也为实现人的更高层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之后,“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9] 5 3 1 - 5 3 2。“需要—生产—新需要—新生产”的动态发展过程,生动体现出人的需要的持续性与无限发展性。
此外,从价值论角度而言,新时代美好生活区别于以往的美好生活理念,超越了原有较为单一的物质需求,更加强调精神、文化、道德、法治等内容。在需要的层级上,新时代美好生活以丰裕的物质财富作为坚实保障,开始着眼于发展性和享受性需要;以充实的精神世界作为内在依托,凸显人的价值、尊严、意义和本质力量。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本质蕴含在人的需要之中,即“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1 1]。因而,人对自身本质力量的确证即对自身需要的满足。新时代美好生活不再是着眼于虚幻层面的理论表达,而是从实实在在、可触可感的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确证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3 .人的实践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实现的现实条件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人的实践。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9] 5 0 1在社会发展中,人们通过实践把美好生活的理念具象化为现实生活。这里的实践,一方面表现为满足人的生存需要所进行的物质生产活动;另一方面表现为满足人的发展需要而进行的更高层级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超越了一般性的物质生产实践,既体现在人的物质生活状态的不断充裕与向上跃升,同时也体现在人们对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安全、幸福、健康等多维度的更高层级需求。因此,从人的实践出发认识美好生活,离不开对人的现实生活状况的准确把握。可以说,美好生活只有根植于现实生活,也必须根植于现实生活,才能通过人的实践转变为现实,否则美好生活只能以一种抽象的形式停留于精神层面。
此外,当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自由与愉悦时,才是美好生活的应然状态。在马克思看来:“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 [ 1 2]人在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幸福感。这种幸福感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性。从历时性角度看,随着人类实践活动从满足最基础的生存需求逐步转变为满足更高级别的发展需求,人们会真实地感受到实践活动所带来的幸福感。从共时性角度看,当人们致力于“生产范围的扩大、社会交往的普遍建立,才能够生产出全面的社会关系,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能力全面发展”[ 1 3]。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私有化导致异化的发生,工人的劳动不再属于他们自身而是属于资本家,人们在劳动中丧失了真正的自我与个性,即“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9] 1 5 9。“新时代美好生活”理念坚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的价值遵循,自觉自由的劳动成为美好生活实现的源泉,这突破和超越了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可以说,美好生活经历了从自发向自觉的转变,以及从理论自觉向实践自觉的转化,人的实践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了现实条件。
三、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1] 7 0“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引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 1 4],具有人民性及实践性等鲜明特征,不仅解答了如何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命题,还为引领新时代美好生活实现提供了实现路径。
1 .以创新发展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新动能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8] 4 9 0。为此,要以创新发展为引领,将创新摆在发展的突出地位和核心位置,在抓好创新发展中推动社会进步。一方面,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致力于以创新发展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科技成果向民生领域转化。要在创新发展中将保障和改善民生视为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创新发展的重点发展方向,在事关民生幸福的科技领域实现进一步突破,着力解决好实现美好生活的“卡脖子”技术短板问题,培育和引领有利于美好生活实现的新理念、新业态与新模式,让科技创新助力美好生活,更好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要。另一方面,要把握新时代科技发展新趋势,在创新发展中实现美好生活。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突出表征,数字技术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要积极主动顺应数字化转型大趋势,创新“互联网+”的发展新模式,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普惠便捷的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就业等的需求,在不断提升惠民服务质量的过程中,推动数字技术成果的落地与转化,使数字技术从多维度赋能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现更加智慧与普惠便捷的美好生活。
2 .以协调发展为实现美好生活开创新格局
美好生活的实现不是片面的、局部的,而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各要素的协调联动。“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 8] 4 3 0。作为实现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和衡量标准,协调发展注重强化系统内部的协同联动,使各个组成部分能够获得平衡发展,从而为实现美好生活增强发展后劲。为此,一方面,要推进个人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的社会关系的优化与升级。要坚持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注重自身体力与智力的协调发展,增强自律意识与主体意识,在促进自身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的协调发展中,提升协作以及创造能力,从而向更加自由、更有价值、更深层次和更具内涵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协调处理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系列关系。积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6] 2 1 0,健全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相关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办法,通过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更深层次的改革措施,促进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之间的优势互补,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及群体之间的发展差距,统筹城乡一体化、区域协调化、行业协作化,有序解决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行业之间和群体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 1 5]的美好生活目标。
3 .以绿色发展为实现美好生活绘就新景象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需要良好生态环境的支撑。“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4] 1 7 2,绿色是美好生活的底色,是实现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充分理解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推进绿色发展的综合性与复杂性。要坚决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充分释放生态环境的经济价值,统筹平衡生态绿色指标与经济增长变量二者之间的动态变化,以绿色、低碳、环保、高效的方式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生态格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态保护机制,明确生态保护责任主体,落实生态评价考核、环保督查、生态补偿等内容,建构多重生态保护机制,像保护眼睛、珍视生命一样呵护生态环境,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发展理念,养成绿色低碳的环保意识和生产生活方式,通过营造良好的绿色生态社会氛围,强化社会成员的生态保护意识,更新生态价值观念,形成理性、适度、简约、低碳的消费思维和消费方式;持续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强化源头防控与污染治理;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加快构建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供给高质量生态产品的效能,积极回应与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态环境的美好期望,探索绿色、低碳、循环的绿色发展模式,赋予广大人民群众更多的绿色福祉,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4 .以开放发展为实现美好生活开拓新空间
开放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实现新时代美好生活拓展了新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扩大开放的举措,是根据中国改革发展客观需要作出的自主选择,这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发展。”[ 1 6]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在强化内外联动中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以接纳包容的心态,在开放发展中实现美好生活。具体来说,要深入把握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关联和变化,立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切实将民之所愿、民之所盼作为施政方向,通过构建高水平开放发展格局,打造机会平等、竞争公平的经济发展环境,以高质量发展生产出更优质、更安全、更健康的产品,增加优质消费产品的供给,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在开放发展中加强社会各组织之间的协同合作,推动商品、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和发展,在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1 7],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社会发展实惠。此外,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推进开放发展,就要坚持“一带一路”倡议,在为人类提供高质量公共产品的过程中,促进美好生活的实现。为此,要坚定地走开放发展之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创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境界,在深度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5 .以共享发展为实现美好生活激发新活力
在共享发展中实现美好生活的核心在于破解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共享。这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制度优越性,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8] 4 3 9以共享发展为实现美好生活激发新活力,就要处理好发展和共享的辩证统一关系。具体而言,要在发展和建设中推动实现“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 1 8],确保发展成果更加公平公正地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成为发展的受益者,助力全体人民实现美好生活。为此,要紧紧围绕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补短板、解难题、兜底线”的方式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现实问题,通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及性”[ 1 9],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夯实美好生活实现的民生基础。人民群众既是推动共享发展与实现美好生活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和建设者,要充分激活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意识与能力,在推动历史发展的奋斗进程中实现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2 2.
[ 2]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1 8: 2 0 0.
[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下)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 9 9 7.
[ 4]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2 3.
[ 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8 5: 2 5 9.
[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 2 0 2 2.
[ 7] 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1 8: 5 1 0.
[ 8]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2 3.
[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0 9.
[ 1 0] 杨建毅.马克思人本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发展[ J].甘肃社会科学, 2 0 2 2( 1) : 1 6 9.
[ 1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6 0: 5 1 4.
[ 1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 9 7 9: 3 8.
[ 1 3] 周梅玲.马克思“美好生活”观及其中国意义[ 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 0 2 1( 4) : 6 5.
[ 1 4] 项久雨.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样态变革及价值引领[ J].中国社会科学, 2 0 1 9( 1 1) : 8.
[ 1 5] 任仲文.何为共同富裕[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 0 2 2: 1 2 8.
[ 1 6] 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2卷)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2: 1 8 7.
[ 1 7]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要文献选编(下) [M].北京:人民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2 0 2 2: 1 1 9 2.
[ 1 8] 科学技术部编写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 2 0 2 3: 7 8.
[ 1 9]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 0 2 1: 2 8 0.
(编辑:朱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