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球囊扩张在胆囊结石高危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2024-10-15杜超陈炜李永义曾鹏飞王国兴
【摘要】目的 探究输尿管球囊扩张在胆囊结石高危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以降低对胆囊结石高危患者的手术损伤,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2年11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胆囊结石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胆道镜取石组和球囊扩张组,各20例。胆道镜取石组患者在实施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后经窦道行纤维胆道镜取石,球囊扩张组患者在经肝胆道穿刺引流后先进行输尿管球囊扩张,再经窦道行纤维胆道镜取石。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实验室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球囊扩张组患者插管成功率、一次取净率均高于胆道镜取石组,机械碎石率低于胆道镜取石组,住院时间短于胆道镜取石组(均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淀粉酶、总胆红素、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球囊扩张组均低于胆道镜取石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球囊扩张辅助治疗胆囊结石高危患者的效果较好,可促进康复,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输尿管球囊扩张;胆囊结石;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纤维胆道镜取石
【中图分类号】R6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18.0126.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8.038
胆囊结石是临床高发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腹部隐痛、肝区不适等,部分患者伴食欲减退[1]。患者高龄,合并糖尿病、慢性呼吸道感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及其他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并发症,且伴有复杂的胆管系统病变,可被认定为高危患者[2]。临床常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高危患者,但该术式具有创伤大、恢复慢、围术期危险性高等缺点,不利于患者预后[2-3]。输尿管球囊扩张是将高压气囊内的水或气体注射到导管内,引起局部膨胀,从而实现对狭窄部位的扩大的一种最小化介入技术,已在各种类型的腹部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11月至2022年11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胆囊结石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输尿管球囊扩张在胆囊结石高危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以降低对胆囊结石高危患者的手术损伤,提高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2年11月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胆囊结石高危患者
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胆道镜取石组和球囊扩张组,各20例。球囊扩张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74~87岁,平均年龄(81.20±2.12)岁;病程4~29个月,平均病程(16.86±3.26)个月;合并疾病情况:阻塞性肺气肿8例,高血压病>3级7例,冠心病4例,脑梗死2例, 2型糖尿病8例。胆道镜取石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73~87岁,平均年龄(80.28±2.42)岁;病程4~30个月,平均病程(17.02±3.18)个月;合并疾病情况:阻塞性肺气肿7例,高血压病>3级8例,冠心病3例,脑梗死3例, 2型糖尿病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⑴符合《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上海)》[5]中胆囊结石的诊断标准,且经临床检查确诊;⑵均为高龄患者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排除标准:
⑴存在严重出血倾向者;⑵存在大量腹腔积液者;⑶存在胆囊腔小、壁厚者;⑷存在疑似胆囊穿孔、疑似胆囊癌者;⑸存在腹膜炎、充满型胆囊结石、瓷化胆囊、萎缩性胆囊炎、游离胆囊者。
1.2 治疗方法 胆道镜取石组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迈瑞医疗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23060750,型号: Resona 7)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并引流1周。而后每周扩张窦道1~2次,每次扩张1~2 F,直至扩张窦道16~18 F,经窦道行纤维胆道镜取石,必要时进行碎石取石。取石后,于窦道内置入导管引流,根据引流情况逐渐撤出导管,闭合窦道。
球囊扩张组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操作同胆道镜取石组,后根据窦道的长度和胆囊结石的大小选择输尿管球囊,经导丝置入。于球囊内注水扩张球囊,关闭注水通道,维持球囊直径及压力,持续约1周。而后行B超探查球囊扩张情况,待窦道周围粘连形成,经窦道行胆道镜取石,必要时进行碎石取石。取石后,于窦道内置管引流,根据引流情况逐渐撤出导管,闭合窦道。
1.3 观察指标 ⑴手术情况。观察并记录患者插管成功、一次取净、机械碎石情况,记录患者住院时间。⑵实验室指标水平。于术前及术后1周,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以3 000 r/min的转速(10 cm半径)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置于-30 ℃环境冷藏,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国械注进20162400621,型号:3100)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淀粉酶水平;采用光电比色法测定总胆红素、血红蛋白水平。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急性胰腺炎(术后1周血淀粉酶升高>3倍正常值,有中上腹痛症状)、急性胆管炎(术后1周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出血(术中出血、术后1周呕血或黑便、术后1周血红蛋白下降>20 g/L)、消化道穿孔(术后1周经腹部CT证实穿孔)。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不良反应总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球囊扩张组患者插管成功率、一次取净率均高于胆道镜取石组,机械碎石率低于胆道镜取石组,住院时间短于胆道镜取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ALT、血清淀粉酶、总胆红素、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ALT、血清淀粉酶、总胆红素、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球囊扩张组均低于胆道镜取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胆囊结石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3种,其形成与脂代谢异常、胆道系统细菌感染、胆囊收缩排空功能障碍等多种因素有关,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比例约为1∶4 [6-7]。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可发生包括胆源性胰腺炎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8-9]。临床多采用开放取石术治疗该疾病。然而,开放取石术具有创伤较大、并发症较多等缺点,且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成本。
有研究显示,胆囊结石患者开展微创手术治疗时辅助采取输尿管球囊扩张,能够有效去除结石[10-11]。本研究结果显示,球囊扩张组患者插管成功率、一次取净率均高于胆道镜取石组,机械碎石率低于胆道镜取石组,住院时间短于胆道镜取石组。这提示输尿管球囊扩张辅助胆囊结石高危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可促进康复。分析原因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可直视进行球囊扩张过程,且通过缓慢增加球囊压力撕开狭窄段纤维环及瘢痕段直至黏膜外脂肪层,可避免扩张窦道压力过高引起的胆囊组织撕裂,防止造成二次损伤[12]。同时,经胆道镜窦道扩张后,胃、十二指肠内含物可能会有较长的反流时间,而避免球囊扩张[13]。
胆结石患者胆道发生梗阻时,胆汁排出途径受阻,造成胆汁淤积,继发细菌感染,胆管的内压升高;同时,胆汁排出受阻,会刺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合成增多,进入到血液中,导致肝功能各项指标都有明显升高,提示肝细胞功能受损[14]。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周,两组患者ALT、血清淀粉酶、总胆红素、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球囊扩张组均低于胆道镜取石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为,传统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后期需反复扩张穿刺窦道后取出胆囊结石,扩张窦道时间间隔长、多次扩张,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易导致出血、疼痛加重、住院时间延长。而输尿管球囊扩张渐进性增粗,扩张缓慢、轻柔,可避免反复暴力扩张所导致的窦道损伤,加之扩张球囊持续压迫窦道壁,可有效避免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肝脏损伤,改善肝功能[15]。
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如纳入样本量较少,后续研究需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的研究继续输尿管球囊扩张在胆囊结石高危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以降低对胆囊结石高危患者的手术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输尿管球囊扩张辅助治疗胆囊结石高危患者效果较好,可促进康复,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组.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J].中华消化杂志, 2019, 39(2): 73-79.
Zi D, Cao W, Chen F, et al.Management for benign ureteral stricture: Comparison of robot-assisted laparoscopy, conventional laparoscopy, and balloon dilation[J]. Endourol, 2023, 37(8): 868-875.
千昌石,郑敏,孙权辉.三镜联合行球囊鼻胆管引流术对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清CCK、GAS及TNF-α水平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2, 42(24): 5981-5983.
李军,顾斌,夏圻儿,等.输尿管球囊扩张导管联合钬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 2021, 23(5): 661-662, 665.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上海)[J].中华消化杂志, 2014, 34(12): 795-799.
Elmekresh A, Tsai L, Villarreal V,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sequential balloon dilation prior to ureteral access sheath insertion in nonstented patients undergoing ureteroscopy[J]. Proc (Bayl Univ Med Cent), 2021, 35(2): 168-171.
梁斌,姜永斌,郑娇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奥林巴斯胆道镜CHF-V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3, 51(9): 1074-1076.
吴文荣,何健鹏. LCBDE与ERCP对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对比及免疫炎症水平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3, 43(19): 4690-4694.
曹国军,唐勇,万赤丹.“三镜”联合手术治疗老年与非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效果对比[J].腹部外科, 2024, 37(1): 64-68.
Hu X, Feng D, Wei X. Preliminary outcomes of different tactics of ureteral stent placement in patients with ureteral stricture undergoing balloon dilatation: Experience from a large-scale center[J]. Front Surg, 2022, 9: 847604.
秦建文,陈苏杭,张楠.球囊扩张联合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狭窄疗效及对血清Scr、BUN、CysC和hs-CRP水平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 17(1): 61-64.
陈斌,邬凌峰,陆林峰,等.输尿管球囊扩张在超细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21, 36(8): 603-606.
Saito S. A Case of lower-pole moiety ureteral stenosis close to ureteropelvic junction in an incomplete duplicated collecting system managed by retrograde balloon dilatation that needed a 2nd ureteral stent to the upper-pole[J]. Case Rep Urol, 2020: 8835213.
易杰明,曾长江,张梦来,等.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柱状球囊扩张联合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术同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继发胆总管结石[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4, 36(4): 241-244.
朱旻,郑作师,黄德勇.输尿管镜下球囊扩张术与腹腔镜下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良性输尿管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J].吉林医学, 2022, 43(2): 342-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