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营养状态分析
2024-10-15赵蕊伞男一
【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营养状态,为儿童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1 145例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及营养状态。结果 不同性别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及营养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0~16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呈下降趋势(均P<0.05)。1 145例儿童中血清25-(OH)D水平处于适宜占比最高,且>3~6岁年龄段的儿童血清25-(OH)D水平最优(均P<0.05)。结论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血清25-(OH)D水平会逐渐下降,临床需要加强<1岁、>6~16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的检测,为儿童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参考。
【关键词】血清25-羟基维生素D;维生素D;营养状态
【中图分类号】R7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18.0027.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18.009
儿童生长发育期需维持充足的维生素D,其不仅是人体器官组织等发育所需的关键元素,还是钙代谢和骨骼生成的关键因素,能促进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维持骨骼和牙齿的正常发育[1]。儿童维生素D含量不足会影响其发育情况,进而影响机体健康。维生素D水平的监测有助于评估儿童微量元素水平和营养状态,可预防因其含量不足而引发的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多发性硬化症、糖尿病、骨软化症等疾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是机体维生素D主要的循环和储存形式,其在血液中浓度较高,且半衰期较长,可较直观地评估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态情况[2-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于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1 145例儿童的临床资料,分析儿童血清[25-(OH)D]水平及营养状态,为儿童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6月28日于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1 145例
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145例儿童中男性632例,女性513例;年龄: <1岁25例, 1~3岁873例, >3~6岁224例, 6~16岁23例。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医学伦理相关规范。纳入标准:⑴无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⑵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⑴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⑵近期服用过影响维生素D吸收的药物者;⑶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⑷合并传染性疾病者。
1.2 分析方法 收集1 145例儿童的临床资料,包括检查时间、年龄、性别等。 25-(OH)D水平的检测方法:于体检当天,采集1 145例儿童的空腹静脉血3 mL,以
3 000 r/min的转速(15 cm半径)离心10 min,取上层清液,采用化学发光测定仪(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粤械注准20162220263,型号: iFlash 3000-B)检测血清25-(OH)D水平。
1.3 观察指标 ⑴统计1 145例儿童中不同性别的血清25-(OH)D水平及营养状态。营养状态判断标准:目前,儿童血清25-(OH)D水平尚未建立统一共识,故本研究参照《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4]评估血清25-(OH)D水平情况。缺乏:血清25-(OH)D水平≤15.0 ng/mL;不足:血清25-(OH)D水平>15.0~20.0 ng/mL;适宜:血清25-(OH)D水平>20.0~100.0 ng/mL;过量:血清25-(OH)D水平>100 ng/mL。⑵统计1 145例儿童中不同年龄段的血清
25-(OH)D水平及营养状态。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等级资料的多组间对比采用克鲁斯卡尔-沃利斯(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1 145例儿童中不同性别的血清25-(OH)D水平及营养状态比较 不同性别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及营养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1 145例儿童中不同年龄段的血清25-(OH)D水平及营养状态比较 0~16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1 145例儿童中血清25-(OH)D水平适宜的占比最高,且>3~6岁年龄段的儿童血清25-(OH)D水平最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3 讨论
维生素D是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之一,其在儿童生长发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充足的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和利用,进而促进骨骼生长,还可维持机体正常免疫系统功能[5-6]。维生素D缺乏会引起钙、磷代谢失常,导致骨密度降低、肋骨发育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严重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7]。儿童作为维生素D缺乏的高风险人群,临床需密切监测该类人群不同年龄段维生素D水平。血清25-(OH)D是维生素D在机体内的主要存在形式,可用来评估儿童机体内营养状态,为防治维生素D不足所导致的佝偻病等疾病提供参考[8-9]。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1 145例儿童中,不同性别儿童的血清25-(OH)D水平及营养状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性别对25-(OH)D水平的影响较小。刘娟等[10]研究统计分析687例儿童血清25-(OH)D水平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男、女性维生素D缺乏检出率无明显差异,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为,维生素D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户外活动时间、预防性维生素D补充、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等。随着儿童保健的不断发展,儿童喂养情况也越来越科学。如今的儿童教育理念强调户外活动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建议学校和家长为儿童安排适当时长和强度的户外活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妇幼保健机构也会定期开展儿童健康检查,并普及维生素D补充的知识,使得男童和女童都能得到同等的关注和指导。因此,由于户外活动时间安排的相似性、预防性维生素D补充的一致性、营养均衡饮食习惯的普及以及科学喂养情况的改善,使得儿童性别对25-(OH)D水平的影响较小。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0~16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呈下降趋势;1 145例儿童中血清25-(OH)D水平处于适宜占比最高,且>3~6岁年龄段的儿童血清25-(OH)D水平最优。这提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血清25-(OH)D水平会逐渐下降,临床需要加强<1岁、>6~16岁儿童血清25-(OH)D水平的检测,为儿童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参考。张仕华等[11]研究结果表明,≤1岁儿童的25-(OH)D水平最高,6~14岁儿童最低,随着年龄的增加25-(OH)D水平逐渐降低,且组间存在明显差异,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为,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速度会逐渐加快,导致机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也相应增加。若维生素D的摄入量没有随着生长速度的增加而相应增加,会导致25-(OH)D水平逐渐降低。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饮食结构会发生变化,若儿童有偏食、摄入的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不足等情况,则会导致血清25-(OH)D水平偏低[12]。
虽然本研究调查的儿童维生素D水平较好,但仍要注意维生素D预防性补充宣教,引导大众加强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视,做到合理饮食、充足光照、适当运动,确保儿童每日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临床还需加强儿童保健宣教力度,以确保大众能够正确认识到微量元素补充与机体营养水平的关系,并了解科学配比的重要性,避免出现摄入不足或过量情况。
维生素D的补充途径:⑴食物摄入:日常可通过鱼肝油、动物肝脏、深海鱼类等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
⑵日光照射:人体可通过阳光照射皮肤自动合成维生素D,这是人体补充维生素D的主要手段。在天气适宜的情况下,建议儿童每天进行适量的户外活动;同时可让儿童直接暴露在日光下15~30 min/d,以促进机体维生素D合成[13]。但需注意过强的紫外线会损伤皮肤,应避免中午时间段在阳光下长期暴露。⑶药物补充:若食物和日照都无法获取充足的维生素D,或已经开始出现维生素D缺乏相关症状,则需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维生素D补充剂进行治疗,其中常见的补充剂包括维生素AD滴剂、维生素D3滴剂等[14]。药物补充一定要遵医嘱,不可私自补充,以避免维生素D摄入过量。维生素D补充的注意事项:⑴年龄与剂量:不同年龄段儿童所需要的维生素D水平不同,需要根据儿童实际年龄合理补充。通常0~6个月婴儿建议摄入400 IU/d,7~12个月婴儿建议摄入400~600 IU/d,
≥1~3岁幼儿建议摄入400~800 IU/d,>3~6岁儿童建议摄入800~1 200 IU/d[15]。具体摄入剂量需要根据儿童年龄、季节、营养水平等因素综合评估。⑵安全性:在补充维生素D时,需注意适量、安全补充,避免摄入过量。若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因此,为保证补充安全,应定期检测儿童的维生素D水平,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补充剂量。⑶营养均衡:儿童的营养水平并不只受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此,不仅要适量补充维生素D,还需注意营养均衡,需合理搭配膳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各种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16-17]。
综上所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血清25-(OH)D水平会逐渐下降,临床需要加强<1岁、>6~16岁儿童血清25-(OH)D
水平的检测,为儿童合理补充维生素D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陈婷,王欢,陈建平.维生素D水平与儿童生长发育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医学进展, 2023, 13(12): 19136-19142.
曹焕珍,赵扬扬,寇晓辉,等.三门峡地区1 338名儿童血清
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2, 14(1): 58-60.
张莹.维生素D对孕妇和胎儿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 18(15): 83-85.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防治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 2010, 48(7): 502-509.
张愉愉,卢游,刘宇.血清25-羟基维生素D、钙、锌水平与儿童生长发育的关系[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4, 45(7): 126-131.
任家谋,张春梅,刘娜,等.贵州14 486例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 43(11): 1102-1106, 1141.
张菲.维生素D缺乏对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的影响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 2022, 38 (16): 39-41.
潘永圣,蒲丹,汪佳婕,等.昆明地区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检测及维生素D营养状态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1, 36(1): 116-119.
刘玉静,吴希艳.健康管理对6~14岁儿童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 34(10): 1225-1227.
刘娟,刘永林. 687例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检测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9, 27(11): 1251-1254.
张仕华,韩悦,赵彤,等.呼伦贝尔地区0~14岁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分析[J].浙江医学, 2022, 44(11): 1198-1201.
范蓉,毛玉萍,王玲.双歧杆菌、维生素D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 37(15): 2619-2621.
贺雷,邓迎霞.维生素D代谢通路基因多态性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及维生素D水平控制的影响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 37(15): 2640-2643.
朱亭,顾威,刘长伟.维生素D与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发病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研究, 2024, 37(7): 1013-1017.
丁聪聪,刘瑛琦,苏海鹏,等.西安地区0~12岁健康体检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调查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24, 39(2): 157-162.
荆晓梅,王宁.烟台市某院8 010例0~6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分析[J].妇儿健康导刊,2024,3(14):48-51.
但家红.25羟基维生素D和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儿童骨骼发育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4,28(1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