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地方广电新媒体端对外传播特征分析
2024-10-14孙葳谢雨
[摘 要]文章以扎根理论为研究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海南国际传播中心脸书账号“HiHainan”发布的英文报道作为研究材料,借助Nvivo12 Plus软件对研究材料进行分析,对研究材料概念化与范畴化,最终生成31个类属、13个范畴和5个核心范畴,总结数据表现较好的英文报道的类型特征,分析归纳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有效的议题设置和话语模式特征,为地方媒体今后的对外传播实践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海南国际传播中心在进行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内容、渠道、技术与策略创新,如基于受众的阅读偏好与议题关切进行议题设置,有效利用脸书这一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特征精准投放内容,依托地方特色文化与地方人文故事实现中国声音的区域表达。
[关键词]扎根理论;对外传播;HiHainan;国际传播体系;区域表达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292(2024)05-0162-07
[收稿日期]2024-06-21
[基金项目]海南省旅游文化广电体育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科学研究项目“海南广电新媒体端对外传播策略研究”(HNLW(ZC)22-17)
[作者简介]孙葳,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传播、媒介研究与网络文艺批评;谢雨,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医学办公室科员,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传播、健康传播。
一、引言
地方媒体作为地方性传媒单位,在我国的对外传播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地方媒体结合本地的政策与地缘特征,讲好地方语境下的“中国故事”,微观上有利于提高区域影响力,宏观上有利于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的整体提升。2021年以来各级地方媒体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讲话,加快布局各地“国际传播中心”,打造海外融媒体矩阵。地方媒体在实践中突破传统新闻外宣思路、探索新型对外传播话语体系。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强势的媒介形态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当下的对外传播要利用好社交媒体交互性、人际性、碎片化、娱乐化等特征,充分考虑社交媒体环境下在线沟通、实时互动方式给受众参与、内容流通带来的变化,同时也要结合具体平台的用户特征进行内容投放。Meta公司旗下的脸书(Facebook)是海外日活用户数量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社交媒体平台之一,地方国际传播中心打造海外传播矩阵无一例外会在脸书开设账号,粉丝量较大互动数据较好的有ichongqing755万粉丝(截至2023年12月,以下数据同),GD Today 372万,Friendly Shandong 153万。海南国际传播中心运营的HiHainan 以144万粉丝量居于前列,是海南地方媒体在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数据表现最好的账号,该账号内容输出稳定,是海外受众认识海南的重要渠道,承担着向西方个体受众介绍海南自贸岛的重任。本文通过对该账号图文内容的分析,总结海外用户喜爱程度较高的英文报道类型特征、有效的议程设置和话语策略,以期为地方媒体今后的对外传播实践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成立于2019年,由海南省委宣传部直接领导,由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海南广播电视总台和南海网共同运营,作为海南自贸港“333”国际传播新体系建设的总抓手和主平台,其核心任务是依托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传播“自贸港声音”讲好“海南故事”。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旗下共有两个脸书账号,HiHainan(2020年3月投入运营,144万次赞,144万粉丝) Hainan Touch (2020年9月投入运营,128万次赞,130万粉丝),在地方国际传播中心直属脸书账号中订阅量和点赞量均居于前列,两账号内容和风格较为相似,选题存在一定的重叠,论文以数据表现更好的“HiHainan”为主要研究对象,且研究团队成员曾在海南国际传播中心任职,主要负责该账号的后台管理工作,能够获得一手准确数据。
在研究时间选取方面,“HiHainan”2020年3月12日投入运营首次发帖,2021年2月粉丝总数超10万人,同年10月15日该账号粉丝突破百万,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该账号关注度激增,在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平台获得了一定的影响力,超过海南地方媒体运营的其他同类账号,此后发展进入相对稳定的增长期。2021年1月到2022年12月是该账号发展的关键时期,粉丝总量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变化较为剧烈,2022年下半年关注度降低,尽管账号保持日发文5-12篇的高密度,但单日累计点赞经常在10以下,2023年互动数据有较大改善,高赞发帖比例明显上升,截至2023年12月该账号粉丝达到144万,2024年2月回落到143万。因此,研究截取数据表现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的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为观察时间。
(二)研究方法:扎根理论
扎根理论是由格拉泽和施特劳斯提出的一种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建构理论的特殊方法论,是源于质性资料分析的理论建构[1]。扎根理论注重过程的探索,并不是就研究对象提出预先的假设,而是基于数据分析生成理论。要求研究者在数据搜集与分析的过程当中要保持开放的思维,不能加入过多的个人经验,要扎根于数据当中,通过数据分析,持续性的比较最终完成研究问题的回答,并且这些回答还具备着探索性,并不是一概而论的,而是在今后的研究中还能延伸到其他的领域。扎根理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具备着一面搜集资料,一面检验假设的连续循环过程,研究过程中蕴涵着检验的步骤,以便于全面且精确地获取研究对象的主要特质[2]。
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当中,数据搜集的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为以下几种:民族志方法、深度访谈以及文本分析。本文将着重于文本分析,借助Python软件抓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研究对象“HiHainan”发布的英文报道数据,剔除点赞数10以下且无评论、无分享的发帖,将筛选出的共计篇发帖使用Nvivo12 Plus软件对抓取到的数据进行三级编码,通过编码与数据分析研究对象传播内容取向及其话语特征,总结出“HiHainan”受到广泛阅读与关注的议题设置与话语模式特征,在此基础上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
H1.HiHainan热门帖的内容体现了海外受众怎样的阅读偏好与议题关切。
H2.HiHainan热门帖体现了海外受众对海南自贸岛怎样的认知,是否形成某种趋势。
H3.HiHainan对外传播的方式与议程设置,多大程度上受到脸书平台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与脸书热点议题寻求主动关联、有效利用其分发机制)。
三、扎根理论建模
(一)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也称为初始编码,在初始编码当中人们可以了解到这些数据研究的对象,数据的内容以及具体的数据所属的类属。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初始编码时,头脑中不能有任何的预先生成的概念,要让资料自己说话。剔除点击量10以下且无回复的发文,编码员A将筛选出的294篇英文报道导入Nvivo12 Plues软件中进行自动编码,识别主题,提炼出各英文报道的关键语句内容,以段落为编码单位,在参考点中初步提炼概念类属。同时结合脸书平台以图片为主导的信息发布特征,由两位编码员结合图片为文本资料进行类属提炼。
(二)主轴编码
开放式编码只是对研究材料进行笼统的编码,并没有理清数据之间的关系,为了让编码更加的系统化,则进行第二步主轴编码,将开放编码中生成的代码进行区分和提炼。在开放式编码的过程中初步提取13个范畴、31个概念类属,轴心编码将这些范畴进行整合以及分析,以代码在文本中的覆盖率为依据,按覆盖率的高低区分主要概念类属与次要概念类属,使得类属的属性更加的具体化,赋予数据分析连贯性。
(三)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将开放式编码和轴心编码的结果进行整合与比较分析,在众多的范畴之间对比形成核心范畴。梳理清数据之间的故事线,故事线是指串联原始材料、概念、范畴的主要发展脉络。确认核心范畴的标准在①中心性(主要关注点和核心)②频率(在数据中频繁出现的次数)③相关性(容易与其他数据产生联系)。因此将在轴心编码当中寻找出现次数频繁的编码生成核心编码,在众多轴心编码中选取每类覆盖率最高的编码,生成最后的核心范畴以及主要范畴,核心范畴包括:国际视野、自贸港政策与建设、热带特色旅游、海南地方文化和人文故事五个核心范畴。两位编码员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三级编码,完成编码之后将数据与原始材料、参考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其生成的范畴已经饱和,没有漏掉任何可编码的数据,因此对研究对象的编码已达到饱和的状态。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为提高分析性思考,需要通过理论抽样搜集更多关于这个属类及其属性的数据,通过抽样形成类属的属性,直到没有新的属性再出现,使类属尽量达到饱和,最后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绘图并做出理论整合。在充分分析HiHainan文本的基础上,研究者回归账号的生产端,通过对账号编辑、记者的深度访谈来检验类属的饱和度。已有的类属与编辑组传播内容的议题设置一致,但权重略有不同,编辑组预想中“自然生态”和“地方文化”同比其他内容会更受海外用户欢迎,但在分析结果显示同时具备阅读量与互动量的热门帖子里具有国际视野、与自贸港建设相关的报道数量更多。由于没有出现新的范畴,可认为理论饱和。
四、研究发现
海南国际传播中心在进行对外传播的话语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内容、渠道、技术与战术策略创新,内容建设方面呈现对象化、分众化、差异化、定制化、精准化传播;在拓展传播渠道方面则是充分利用海外社交媒体主流平台,建设以社交媒体为主、以多语言网站补充的传播矩阵。在此基础上实现战术策略创新,分步骤有序推进海南国际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展现海南文化软实力,增强海南国际传播的时效性与亲和力,提升海南地方媒体国际舆论引导能力,推进中国声音区域化表达,实现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总体目标。
(一)内容与议题:基于受众的阅读偏好与议题关切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受海外用户喜爱的英文报道以“自贸岛政策与建设”和“热带特色旅游”占比最高,“人文故事”与海南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发帖互动量更大,国际视野下展开的海南自贸政策与各项建设单篇关注度更高。以此回答H1.HiHainan热门帖的内容体现了海外受众怎样的阅读偏好与议题关切。
通过对热门帖的分布状况可以看到,在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5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中发表重要讲话后,海南国际传播中心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在内容发布上更加注重以国际视野呈现海南自贸港发展,国际视野下的自贸港政策/投资贸易/产业布局/人才交流是海外受众关注的焦点,对上述议题的报道充分体现海南建设自贸港“接轨国际,走向全球化”的定位。对引进国外资金技术达成跨国产业合作的报道,如对江东新区国际贸易中心的连续报道(2021-08-12发帖获448赞,2021-08-10发帖获333赞);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连续关注(World New Energy Vehicle Congress #WNEVC)同时注重传播与高新技术以及教育创新相关的内容,凸显凝聚人才力量与改革创新,如关于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迎来学生的报道(#Lingshui Li'a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novation Pilot Zone ,2021-09-23)获得了249赞和英语、法语回复。自贸港全球人才招聘启动仪式的相关报道中有哈罗公学的负责人、海口人民医院国际诊所主任等讲述国际人才在海南的工作和对未来的期许,均获得了较高的点赞量。对自贸港相关政策的报道受到海外用户的关注,尤其是“零关税”政策为海外企业投资与引进海外企业发放红利,离岛免税(#duty-free)、免签政策( 59-country inbound tourism visa-free policy )为海内外游客提供了极大便利,如海南自贸港免税商品类型与源代码标志的报道获382赞(2021-08-02),恢复国际航线59国入境免签的报道获98赞(2023-11-10)。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持续观察可以看到,从早期的直接翻译国内相关新闻,到充分考虑海外受众的信息需求与获取习惯,HiHainan在保证内容时效性的基础上,从海外受众的切实需求出发进行有效的议题设置,抓住关注海南自贸港建设、与海南有贸易往来、有赴琼旅游意愿的海外核心受众的注意力,同时以国际化议题扩大传播影响力。如前文举例的关于外国人的引进政策、免税商品、跨国交易等“自贸岛政策”“自贸岛建设”议题,在此类高热度话题之后一般会添加海南自贸港融媒体国际供稿平台——“海南国家传播网(www.hicn.cn)”的超链接,超链接的使用可以提升与用户的互动,通过点击超链接跳转至官方媒体平台账号,补充信息完整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官媒曝光率,为海外受众呈现更全面、更权威的信息。研究提出的第二个问题“H2.HiHainan热门帖体现了海外受众对海南自贸岛怎样的认知,是否形成某种趋势?”可以在此回应,“HiHainan”通过议题的设置并配合海南对外传播矩阵引导海外受众对海南的认知,为海南打造“接轨国际辐射全球,大力推动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海外人才与企业共同建设自贸港”国际形象。
以国际视野报道海南自贸港同时也是“333”海南国际传播体系建设的要求,造好自主发声的“三大平台”就包括“有效利用博鳌论坛、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HainanExpo)、海南国际电影节(#HIIFF)等主场活动优势,借助高层级主场外交平台展形象、传声音。”[3]同时海南广电也与国家主流官方媒体合作,共同进行专题推广,如热门帖占比第三的核心范畴“热带特色旅游”中关于海南自然风景的介绍,HiHainan与新华网China Xinhua News共同设置话题“#HainanCoastalScenicHighway(海南沿海风情公路)”,HiHainan于2023-12-23发布图文获77赞/2评论/2分享,China Xinhua News于2024-03-28分享该议题并添加同类图文获1.1万赞/76评论/34分享,地方媒体与央媒合力之下,议题影响力显著提升。
作为传播主体的海南国际传播中心运营团队曾对“HiHainan”用户数据进行梳理,尽管粉丝量呈现稳步增长之势,但受众分布地区较为集中且反馈不足的问题始终存在。在海外粉丝的地区分布上,覆盖欧美国家、大洋洲、亚洲、非洲等多州国家,国家覆盖数已超过45个,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受众最为集中。对“HiHainan”互动粉丝分布地区进行分析后发现,在与账号互动的粉丝中,粉丝所在地区以非洲为主,其次为亚洲,多为发展中国家人群;且粉丝互动量较少,多数英文报道互动人次不超10人,互动率仅有23%,如何提高账号的互动率是当下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正在着力解决问题,也是地方媒体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遇到的普遍性难题。
(二)基于脸书传播特征的内容精准投放
脸书作为世界上最活跃的社交媒体平台,日活用户达到16.2亿,且用户粘性强。在信息的传播方式中,脸书以三种类型为主:视频类(可做单独的视频新闻报道)、图文类(图片加文字的形式)、链接类(通过超链接官方媒体与脸书首页)。脸书通过程序算法向不同的用户推送不同新闻,满足个性化需求,如何让“HiHainan”的英文报道受到更多关注,除了前文所说超链接的使用,还可以利用脸书主页成效分析,通过公共主页成效分析选项卡可以对用户数据进行监测,了解主页传播情况以及互动用户的情况,可以通过主页成效分析获取主页点赞总数(一周、一个月、一个季度获赞量),主页赞的来源(主页、速推帖、其他用户的点赞、评论、转发),覆盖人数(多少用户查看了自身发布的帖子),可借助脸书的后台数据分析做好海外用户内容的“精准投放”。
在此可回答研究提出第三个问题“H3.HiHainan对外传播的方式与议程设置,多大程度上受到脸书平台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与脸书热点议题寻求主动关联、有效利用其分发机制)”。脸书的信息推送方式(视频类、图文类、链接类)决定了账号发帖的主要形式是高清大图搭配少量字符,长信息添加超链展现,与添加“#话题标签”脸书的算法机制对于内容的影响则在于传播内容需要打开文化共同性,如自然环境、物种多样性就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在共同关注问题的基础上展现海南的独特性,否则将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为发帖进行话题标记,可以有效将发帖内容投入同类信息的流量池。
2022年上半年HiHainan开始有意识的为部分图文以增加标记词汇,如在“#HainanGeo”“#beautifulnature”主题下精准投放了涵盖“自然与生物”“热带风暴”“纪录片”“神奇动物”以及“濒临物种”等图文帖,这些内容充分展现了海南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海南是全国国家森林公园最多的城市之一,在对外传播的内容中可以看到对各种生物、植物的描写,包括它们的外貌、生活习性,配以高清图片展现其形貌特征。以“#HainanGeo”为关键词标注的发帖点赞率普遍较高,如东方矮翠鸟图文(oriental dwarf kingfisher,2023-10-30获433赞/8评论/6分享),雷公马(picklenape,2023-01-29获369赞/4评论),生长在海中的花卉(Ottelia cordata,2023-11-10获265赞/12分享)。自然类热门贴,其中濒危物种以及自然景观成为海外用户较为喜爱的话题,其中关于濒危鸟类“勺嘴鷸”的报道则为2021年“HiHainan”所有英文报道当中最为热门的帖子,拥有6248人次的互动数,它的内容特点在于强调了该鸟类为第一次在海南发现,并且作为濒危物种对于研究世界各地的濒危鸟类种群与习性有着深刻的意义。区别于有环境污染问题的工业化地区与人口过度密集的超级大都市,海南的始终以保护自然生态与坏境、做好全面关爱与救助濒危动物为己任,与社交媒体中的热点议题“动物保护”“环境保护”同频,树立海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区形象。
脸书采用高清图片搭配少量文字的发帖方式,也就意味着图片吸引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发帖的互动率,热带自然风光的高“出片率”也带来了此类发帖的高点赞量,如“Egrets assemble at the Mangrove National Wetland Park in Lingshui, Hainan”(2023-12-24获144赞)以成片红树林绿色树冠上站满白鹭的海南独特生态景象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同时“#标签词汇”的设置方式也有效利用了脸书的同类话题推荐法则,如该发帖设置的标签1“#beautifulnature”在脸书上共有108万篇帖子,标签2“#scenery”共419万篇帖子,话题下有世界各国的风景名胜推介。可以看到,2023年账号的关注量稳步提升,和有效利用脸书的推荐法则直接相关。
即便如此,HiHainan在整合新闻资源、发布图文内容时导向性和自觉性仍显不足。导向性包括有意识地进行议题设置,长期稳定且有独特性的内容输出,提高账号的识别度,有效引导海外受众对海南自贸港的认知。自觉性包括使用合适的技术手段、选择适当的话语逻辑,通过词汇标注等形式加入脸书平台设置的话题从而扩大传播范围,参与讨论度较高的热点事件搭流量顺风车等。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目前“自觉性”完成度优于“导向性”。
(三)国际传播区域化表达:地方文化与人文故事
区域文化包括区域内部的人文与自然、空间与时间等问题,海南作为热带岛屿具有热带海岛文化的一般表现特征,如热带海洋气候、适合滨海度假、旅游产业集中等。需要注意的是,全球文化中的“热带想象”不能套用在海南这一社会主义自贸岛之上,如何引导海外受众看海南,在突出海南自贸岛的政策利好、建设布局等“硬指标”的基础上,呈现海南地方文化、讲好海南人文故事,“软文化”在对外传播中润物细无声且更容易引发受众的价值关切和情感共鸣,继而实现国际传播的区域化表达。
在对已有图文报道的分析中可以看到,“海南地方文化”是核心范畴之一,其中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习俗”、“传统工艺”、“传统展览”以及“传统歌曲”等主要类属。黎族、苗族作为海南本地主要的少数民族拥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一代代黎苗人的生活与历史,各种传统习俗与传统工艺富有浓厚的文化韵味以及传递时代精神,这些内容深受海外受众的喜爱,如推广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帖,展现黎族妇女服饰(2023-10-19获80赞/6分享)。在文化类的热门帖子里,可以发现以黎族的少数民族文化为主,涵盖了黎族的传统工艺以及黎民的生活习性,如古法烧制黎陶、用传统织布机织黎锦制作黎族服饰等。对于传统工艺的描述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传统工艺的传承,传统工艺在当下的应用价值等。另外以疍家文化为代表的海南捕鱼文化生活也是数据表现较好的内容,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钓鱼歌《哩哩美》传唱(2021-09-15获151赞),一网渔获满满的震撼画面(2023-11-07获314赞),休渔期的海港和渔船(2021-08-17获362赞)。码头星光下运输鱼获、肩挑背扛的女性(2021-08-31获141赞)等图文报道也体现了HiHainan对女性劳动者的关注。为保护与普及海南当地特色文化,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经常举行各式各样文化专题活动与展览,以新鲜活泼、更具参与感和体验感的形式让更多人了解海南历史与文化,如海口文化市集中的黎苗文化展(Folk Markets,2023-02-20获98赞)、东方乡村晚会的民俗特征( “Village Gala” 2023-01-30获68赞)等。
核心范畴“人文故事”主要指以“讲故事”的方式描述海南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体验。小切口、大故事可以更好地关怀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受众从中获取基于日常生活体验的情感共鸣,如“Li Minority Pottery: Feats of Clay, Feast of Civilization”(2021-09-04获49赞)通过微纪录片的形式展示了95岁黎族陶艺大师杨百良和女儿黄玉英两代女性传承黎族陶艺故事,在生活场景下记录黎陶古老的制作工艺,黎陶刻绘中承载的黎族祖先的传说和黎族人尊重世间万物的原始信仰,而这一切以昌化江沿岸的生活故事的形式展开。“Hainan Fashion: Traditional Fishing Attire”(2024-01-17获38赞)中对疍家妇女传统渔服进行图片展示并附以专题报道,从事渔业的妇女在日常劳动中产生的独特服饰:草帽与包头花围巾,款式简洁、色彩明艳又能防风防晒的劳动服装,与东南亚渔业发达地区的传统服装有很多相似之处,以服饰为文化符号展现南海地区的文化共通性,另外对“长桌宴(long table feast)”“兄弟出海仪式(Brothers Going to Sea Ceremony)”(2021-09-20获308赞)的展示,从文化亲缘性上吸引东南亚受众的关注。由此可见海南地方媒体海外传播的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区域化表达,继续挖掘海南地方特色文化,写出更多能够唤起海外受众情感共鸣的海南人文故事。
人文故事中也包括记录外国人在海南的日常生活,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有计划的邀请境外主流媒体参加“自贸港有约——海外传播官看海南”、“一带一路洋网红海南行”等活动,切换视角讲述海南故事。如2023年12月的特辑“记录2023的闪光足迹”邀请了琼台师范大学教师Ani Harutyunyan讲述自己的2023年,“adventures, new life, and new hope”,在海南生活的美国人TOMMY讲述了他在海南生活的点滴,整个专题紧扣“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海南”这一主题。“借嘴说话”与主观报道相结合,引导海外受众了解海南文化生活,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进行精准国际传播,“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5] 通过对海南国际传播中心依托脸书账号HiHainan的对外传播实践的观察分析可以发现,国际化的定位、给予受众的阅读偏好进行有效的议题设置、充分考虑脸书平台的分发机制投放内容是HiHainan对外传播实践中值得吸取的经验。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极大提高了省级媒体的数据分析能力,有效利用智能推荐法则是提升精准国际传播能力的关键,改变粗放式的运营模式,加强优质内容的投放才是地方媒体做好精准化的国际传播的核心。
[参 考 文 献]
[1]凯西·卡麦兹.建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实践指南[M].边国英,译.陈向明,校.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2.
[2]朱丽叶·M.科宾,安塞尔姆·L.施特劳斯.质性研究的基础: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第3版[M].朱光明,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6.
[3]邓瑜,陈书焕:自贸港背景下的海南国际传播新路径[EB/OL]https://yn.yunnan.cn/system/2022/05/31/032112430.shtml,云南网,2022-5-31.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6/01/c_1127517461.htm,新华网,2021-06-01.
[责任编辑 孙兰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