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对患者炎症介质水平的改善探讨
2024-10-14麦湛文陈智毅王维樟汪利华
摘要: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经雾化吸入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急性加重期,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清炎症介质水平、症状评分、肺通气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炎症介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肺通气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出现2例咽干不适、1例胸闷不适,均自行消失。结论 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经雾化吸入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具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肺功能
支气管扩张症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中,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严重时还会出现咯血、呼吸衰竭,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3]。对于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临床需给予积极治疗,常规对症治疗有抗感染、祛痰、氧疗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患者病情。近年来,N-乙酰半胱氨酸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增多,该药物为痰液裂解剂,可有效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4~5]。本研究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急性加重期,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经雾化吸入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7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急性加重期,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60~76岁,平均年龄(66.57±6.41)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92±0.38)年。研究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7.40±6.37)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90±0.41)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伦理学要求,经医院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患者均在入组时对本研究了解,自愿参与;经症状观察、病史询问、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测,确诊支气管扩张症,处于急性加重期;年龄≥60岁;无意识障碍。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全身感染;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认知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祛痰、氧疗等,连续治疗7 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0.3 g,将N-乙酰半胱氨酸置入氧气驱动装置中进行雾化处理,再给予患者经口鼻吸入,持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肺通气功能恢复,评为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肺通气功能均有效改善,评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肺通气功能均未得到改善,评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2)比较两组血清炎ca5f67cbbfcdc8de42f106cd64469ce92e4f3f99456ae4dae85cc4de2eea03f6症介质指标: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状态肘静脉血5 mL,采用离心机进行处理,将离心速度设为每分钟3 000转,离心半径10 cm,持续离心处理10 min,获取血清,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降钙素原(PC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比较两组症状评分:包括咳嗽、咳痰、气促等症状,无症状计0分,症状轻度计1分,症状中度计2分,症状重度计3分。(4)比较两组肺通气功能: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峰流速(PEF),计算FEV1/FVC。(5)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评估,主要观察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交4项,各项均为0~100分,分数越高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血清炎症介质比较
两组治疗前炎症介质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炎症介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前FEV1、FEV1/FVC和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FEV1、FEV1/FVC和PEF优于对照组(P<0.05)。
2.5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2.6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治疗期间出现2例咽干不适、1例胸闷不适,均自行消失。
3讨论
支气管扩张症是由支气管感染、支气管阻塞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呼吸系统病变,患者支气管、肺部存在炎症反应,甚至发生纤维化改变,致使支气管出现异常扩张的情况[6~7]。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内有痰液,通气受阻且随着病情加重而加重,严重时甚至会发展成呼吸衰竭、咯血症状[8~9]。
N-乙酰半胱氨酸的有效成分为谷胱甘肽前体物质,可从外源性途径补充谷胱甘肽浓度,维护细胞内防御缓冲系统,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呼吸道炎症反应,溶解支气管及肺部痰液,促使痰液排出,恢复肺通气功能[10]。此外,N -乙酰半胱氨酸通常经由雾化吸入途径给药,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使药效能够尽快发挥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炎症介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肺通气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出现2例咽干不适、1例胸闷不适,均自行消失。说明在常规对症治疗方案基础上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经雾化吸入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肺通气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具有一定的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赵丽丽,章豪杰,尹巍,等.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期的研究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4,14(2):8-11,129.
[2]张文,姜道利.初始采用覆盖铜绿假单胞菌的抗感染治疗方案对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住院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2023,21(12):8-13.
[3]孙岩,祁露萱,李丰,等.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21,37(23):2998-3002.
[4]李一禄,徐彦飞,陈济明,等.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祛痰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8):259-262.
[5]杨继婷.N-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对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的化痰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8):145-146.
[6]纪秀萍,王世伟,高寿青,等.清肺逐瘀方联合黏液溶解剂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22,31(7):1257-1259.
[7]何远强,万军,万玉峰,等.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肺功能、严重程度分级及炎症介质水平变化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3,20(6):77-80.
[8]丁薇,徐瑾,王再远,等.痰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活性在老年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疗效评估中的价值[J].老年医学与保健,2023,29(6):1200-1202.
[9]张真,王国涛,赵博慧,等.体外膈肌起搏器技术对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23,39(5):781-785.
[10]加慧,王敏,寇新荣,等.雾化吸入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9):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