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症状早识别
2024-10-14相宏艳
脑卒中的危害
脑卒中具有“四高”特点,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
(1)致残率高:脑卒中患者即便经过积极治疗,也很可能落下残疾,表现为偏瘫、语言不能、认知功能下降、大小便失控等。
(2)死亡率高:据调查显示,我国每12 s有1例新发脑卒中患者,每21 s就有1人死于脑卒中。所以,脑卒中患者死亡率远远高于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病。
(3)复发率高:1年内约有20%的脑卒中患者会复发。
(4)发病率高: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脑卒中发病率超1%。
脑卒中的表现
(1)语言障碍:表现为吐字困难、说话不清、语言不利索等。
(2)视觉异常:表现为经常性的眼前发黑,需要等待几秒才能恢复。也可能出现短暂性的视力障碍或视物模糊,一般在1 h内会逐渐恢复。
(3)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每天都感觉昏昏沉沉。研究发现,70%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会有明显的打哈欠症状。此外,一部分脑卒中患者会有表情冷漠、沉默寡言等症状。
(4)感觉异常:脑卒中发生时,患者可出现肢体麻木、听力减退,伴有明显耳鸣等。部分患者会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甚至出现晕厥。
脑卒中的预防
(1)保持良好的情绪:长期情绪不佳是脑卒中的一大诱因。为了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平时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尽可能避免生气和激动。可以学习一些减压的方法,比如做做放松练习、听音乐、冥想等。
(2)调理饮食:暴饮暴食、过量饮酒等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因此,饮食要有规律,建议坚持低脂、低糖饮食,合理控制食盐摄入量,不要进食过多油腻、辛辣的食物,还要戒烟限酒。
(3)避免过度劳累: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劳逸结合,晚上不能经常熬夜或者通宵;避免久坐;不要进行突然用力过猛的动作或剧烈运动。尤其是老年人,应防止突然坐起及站立等体位改变,以减少脑部缺血缺氧情况的发生。
(4)控制病理因素: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是脑卒中的常见病因。一旦发现上述指标升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如遵医嘱服用降压、降脂、降糖类药物。
(5)定期检查:定期对血压、血糖进行测量,检查心肺功能,必要时做脑血管造影和脑部CT、头颈部磁共振等检查,以全面了解大脑情况变化,及时发现异常。
结束语
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尽早识别卒中,把握救治的黄金时期,可大大增加患者康复机会,提高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