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感染的预防护理

2024-10-14陈娟

健康之家 2024年11期

什么是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也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在医疗机构等环境就诊的过程中,因为医疗、护理等操作而受到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的感染。医院感染多见于患者住院期间,尤其是进行手术治疗、留置导尿管、中心静脉导管、呼吸机治疗等侵入性操作。一旦出现医院感染,患者会因原发病的病情恶化速度加快而不得不延长住院时间,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患者甚至可能面临死亡威胁。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1)直接传播:这是最常见的感染传播方式。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在操作中需要直接接触患者的体液、伤口等病变部位,如后期消毒不到位,可能在为下一个患者开展护理干预时就带来了细菌,进而引发感染。

(2)空气传播:病原体会通过空气飞沫或气溶胶进行传播。比如感染者在打喷嚏、咳嗽的时候,病原体会通过微小颗粒传播给其他人。

(3)病原体携带者传播:对于本身就存在感染的患者,其接触的物品,如医疗设备、工具、床单等都可以作为传播介质传染给其他人。

(4)消化道传播:有些病原体会通过食物、水进入到消化道中造成消化道系统的感染。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意义

(1)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患者一旦出现医院感染,不仅会造成病情加重,还会带来其他并发症,对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加强医院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对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提高医院整体质量的关键,不仅可以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还能够帮助医院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口碑。

(3)节约医疗资源:医院感染会加重患者的病情,造成患者的治疗成本和医院的运营成本提高。做好医院感染的管理,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诊费支出,对节约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人员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重要性

医院感染的管理者

护理人员主要负责医院感染日常防护用品的管理,对各种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使用范围、应用条件等都了如指掌。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病床、床单、床头柜、护士台、电脑键盘等位置的消毒,从根源上切断传播途径。

医院感染预防的操作者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护理人员加强对手术部位、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护理操作前后,必须严格按照无菌要求进行手卫生清洁,同时注意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血源性病原体感染以及急性呼吸道感染等。

提高医院感染依从性的监督者

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好自身的手卫生消毒,在日常工作中还要监督患者、医生等人员做好手卫生消毒工作。

医院感染隐患的发现者

护理人员日常与患者接触密切,必须要对医院感染有正确的认知,这样才可以在出现隐患的时候及时察觉到,及时告知医生,同时还要开展相应的处理,避免医院感染进一步扩散。

医院感染预防护理的有效对策

加强对人员的管理

通过构建专业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选择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护理人员参与,进行合理分工,制定科学的医院感染护理管理对策,讲解医院感染的风险等级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同时,构建人员激励制度,调动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视度,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抗感染意识和专业能力。

医疗用品的管理

医疗器械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护理人员在使用医疗机械后要用专用的纱布、水枪、毛刷等进行彻底的清洁与消毒,从根源上切断传播途径。检查消毒液的使用日期,调节好消毒剂与水的比例,对医疗物品按照要求进行消毒。

(1)血压计消毒:袖带双面要打开进行彻底的消毒和清洗。

(2)呼吸机和氧气湿化瓶:采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保证消毒液灌满管腔。浸泡半小时后取出,用蒸馏水清洗干净,自然晾干。

做好环境管理

病房要定期开窗通风,用消毒液对地面、病床、床头柜等物体进行清洁,调节好病房内的温度与湿度,以免造成病房内细菌的滋生。定期更换床单、被罩等,并且对衣物彻底消毒。

(1)强化手卫生消毒:医护人员手部清洁与控制医院感染有密切的关系。每隔一段时间,要组织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的考核。如果考核不达标,要分析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将手卫生消毒考核结果与医护人员的绩效挂钩。加强手卫生管理能够从根源上切断感染传播途径,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

(2)紫外线照射:科室要每半年进行一次紫外线照射的彻底消毒,保证辐射强度在70 μW/cm2。如果低于这一强度,要更换灯管。

为患者开展健康宣教

向患者发放关于医院感染的健康手册,手册中要详细讲解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传染源、易感人群以及预防措施;告知患者加强医院感染的意义,让患者能够养成良好的消毒习惯;提醒患者要少去其他病房、减少人员的探视,探视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相互接触。

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1)构建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构建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构建意外事故应急预案等,保证医疗废物得到合理地处理,避免感染安全隐患的发生。

(2)医院感染管理的专职人员要不定期地监督各科室对医疗废物分类、打包和处理的情况,及时发现医疗废物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医疗废物得到科学的处理。

(3)由专人开展医疗废弃物的回收,医疗废物交接时间、交接种类等要由双方签字记录。定期对医疗废物转运工具、装载工具等进行彻底消毒。

构建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促进各种医院感染控制手段落实的基础。医院感染管理可以采用分级管理。

(1)一级管理:为各护理单元的护士长和1名感染监控护士负责监督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关注科室感染问题的发生。

(2)二级管理:由护士长构建消毒隔离监控小组,每周由2名护士长到各科进行检查,指出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严重的需要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和护理部汇报。

(3)三级管理:护理部进行消毒隔离制度的定期检查和监督,在每个月的例会上对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