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新生儿肺炎护理为宝宝健康助力

2024-10-14黄建云

健康之家 2024年11期

新生儿肺炎是比较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也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作为父母,有必要了解并掌握新生儿肺炎的护理知识,为宝宝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认识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根据病因可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往往是由于新生儿在出生前后吸入了羊水、胎粪或乳汁等异物所致;感染性肺炎则多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侵袭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口周发青、咳嗽(有时表现为口吐白沫)、吃奶减少、吐奶呛奶、精神不振、体温异常等。疾病早期,这些症状可能不太明显,易被忽视。

新生儿肺炎护理要点

(1)呼吸道护理:定期为患儿翻身,2~3 h翻身1次,有助于促进痰液排出。家长可将手掌呈空心状,由下往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患儿背部,促进排痰。若痰液黏稠,可遵医嘱进行雾化吸入,观察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反应。

(2)喂养护理:尽量坚持母乳喂养,喂奶时要保持患儿头部稍高,避免呛奶。若患儿吸吮力较弱,可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必要时使用滴管或胃管辅助喂养。喂奶后将患儿竖着抱起,轻拍背部,排出胃内气体,减少吐奶。

(3)体温调节: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差,家长要根据室内温度为其增减衣物,保持患儿体温在36.5~37.5 ℃。体温过高时,可用温水擦浴的物理降温方法;体温过低时,要注意保暖。

(4)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正常新生儿呼吸频率为40~60次/min。

若呼吸过快或过慢、出现呼吸暂停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观察患儿面色、口唇颜色,有无发青发紫现象,并记录患儿吃奶量、大小便情况。

(5)环境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天定时通风2~3次,每次15~30 min,但要避免患儿直接对着风口。控制室内温度在22~24 ℃,湿度在55%~65%,可以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

(6)预防感染:护理人员接触患儿前要严格洗手、消毒,戴口罩。患儿的衣物、被褥要勤换洗,奶瓶、奶嘴等用品要及时消毒。

护理的注意事项

患儿在医院治疗期间或肺炎恢复期在家时,要做好以下护理。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心率等。若出现体温不升、面色苍白、口唇发紫等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患儿口腔和鼻腔的分泌物,避免因呼吸道堵塞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如鼻腔有干痂,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

取出。

(3)室内环境适宜:室内空气要新鲜,避免过于闷热或寒冷。

(4)吸氧、雾化等治疗:处于肺炎恢复期可能需要予以吸氧、雾化等对症支持治疗,具体应遵医嘱进行。

(5)加强护理和监护:避免与其他呼吸道感染者密切接触,以防交叉感染。

(6)遵医嘱用药:严格按照面诊医生的指导规律用药。每个患儿的情况都有所不同,具体的护理措施应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