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仁爱之心”培育目标的公共选修课程设置实践探索

2024-10-14喻星美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6期

[摘 要]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办学历史不长的地方性师范专科学校,在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建设方面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的要求,与市残联、特殊教育学校、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充分挖掘本地优质教育资源,开设以培育师范类专业学生“仁爱之心”为目标的手语课程以及以“急救培训”等相关内容为主的“红十字会”特色选修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此为基础,学校将拓宽合作路径,推进与市妇联、团委等部门合作,开设以妇女、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特色课程,并将进一步在本校师资培养、“仁爱之心”理论性课程建设方面用力,力争打造理论与实践结合、本校资源与市内相关部门资源通力合作的“仁爱之心”系列课程,为株洲基础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 键 词] “仁爱之心”;手语课程;公共选修课程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26-0081-04

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由全校学生自愿选择的公共选修课程,相对于专业必修课程而言具有较强的自由度,对授课教师而言,更能契合自己的专业兴趣;对学生而言,更能满足其学习兴趣;对于学校而言,则更能扬长避短,充分挖掘本校本地优势教学资源,展示学校人才培养特色。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地方性师范院校,对于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逻辑起点:公共选修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一)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理论依据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旨在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从学校的角度来说,人才培养方案是顶层设计,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是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根本标准。[1]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课程设置乃是知识被学科分化的产物。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学会全部知识,学校需要按照一定标准和要求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选择,从而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形成课程。课程与课程的组合形成课程体系,并对应不同专业。这便是课程与专业的内在逻辑关系。[2]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无论是专业必修课程还是公共选修课程,都需要以理论做指导,都是特定指导思想下人为建构的产物。专业课程设置应综合培养目标、专业需求、学生就业等方面因素,以专业特点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因材施教。[3]

全校性选修课程的设置,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或者说应以何种理论作为依据,无疑是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人才培养方案中选修课程体系时需要思考的问题。理论先于行动,指导思想是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从人才培养规律的角度考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原则上可以区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所有专业人才都需要开设的课程,即公共必修基础课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军事课、信息技术类课程等,这是成为现代公民需要掌握的知识。二是某类专业人才都需要开设的课程,即专业必修基础课程,如师范类专业必须开设的教师口语、教师“三笔字”、班级管理等课程,这是进入某个行业,作为行业人才所需掌握的知识。三是某种专业人才需要开设的课程,即专业必修核心课程,如学前教育专业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活动设计课程,这是成为某个专业人才所需掌握的知识。四是满足学生兴趣爱好需要,与学生专业没有直接关联的课程,即面向全校不分专业,任何学生都可以自愿选择的公共性选修课程。

公共性选修课程虽然以满足学生兴趣爱好需要为旨归,但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不是盲目的,兴趣爱好本身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学生选课行为也是在一定目的指导下的“主观性”行为。学生的兴趣爱好,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满足自己专业发展需要。二是满足自己生活,即提升生活品质的需要。简言之,可以概括为能力培养和素养提升两个方面的需要。当然,能力培养和素养提升并不能截然分开,二者之间具有密切联系。从此种意义上来说,公共选修课程的功能与通识教育类似。相对于传统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不仅注重人才知识和技能培养,更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更加擅长人才的人格、情趣和人性等诸多方面素养的提升,更为重视的是人的全面发展。[4]公共选修课程对于学生知识修养、人文素质的提升、“三观”的养成、视野的拓宽、多学科素养的交叉和渗透以及学生的一专多能的培养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性。[5]

(二)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确定“仁爱之心”目标的初衷

在公共选修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上,无疑既遵循高等学校全校性选修课程设置的一般规律,又要体现学校作为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以培养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为主的地方师范高等院校,无论是从能力培养还是素养提升方面考虑,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相对于中学教师、大学教师而言,更需要强调爱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6]教师的“仁爱之心”,是一种不同于血缘关系的天性,是教师长久单向地向学生付出的爱。这种爱是不图回报的爱,是不间断的包容与宽容,是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愉悦、触动的真诚之爱。[7]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一位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只要有“仁爱之心”,就具备了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潜质。

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在学生心中播下爱他人、爱学生的“种子”,对于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培养而言极为重要。“仁爱之心”不仅需要有关怀、关爱他人之心,还需要有关怀、关爱他人的能力。因此,在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中设置“仁爱之心”类课程,无疑是实现在学生心中播下爱的种子,培养师范类专业学生“仁爱之心”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学校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设置了以培养师范专业学生“仁爱之心”为目的的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

二、路径选择:课程设置及实践的有益探索

(一)手语课程的开设实践

“仁爱之心”的种子播撒,宜从关心最需要关心的人开始。显然,社会中最需要关心的人是以在特殊学校接受特殊教育为代表的特殊人群。特殊教育的对象通俗而言,是指视力、听力、语言残疾、肢体、智力、精神和综合残疾等特殊人群。关爱、关心特殊人群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平等对待,即从内心深处将特殊人群当作普通人群对待。具体到针对特殊人群的教育,贯彻平等对待理念的要求有效举措便是实施融合教育。《残疾人教育条例》(2017年)第3条规定,残疾人教育应当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接受能力,采取普通教育方式或者特殊教育方式,优先采取普通教育方式。融合教育应针对孩子不同的特质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以合作学习、合作小组及同辈间的学习、合作以达到完全包含的策略和目的,最终目的是将特殊孩子包含在教育、物理环境及社会生活的主流内。显然,小学、幼儿年龄阶段的特殊教育对象,最需要实施融合教育。换言之,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最需要具备融合教育意识与能力。

因此,学校与市残疾人联合会、特殊教育学校合作,联合推进手语教学在师范类专业学生中的融合教育新尝试,设置了手语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由有兴趣爱好的学生选修。手语课程的教材、教学实施方案由双方共同拟定,由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担任课程主讲教师,学校提供助教教师协助开展课堂教学工作。同时,学校支持、鼓励有兴趣爱好的教师与学生一道选修此课程。2022年,此课程上线后,300个选课名额立马被报满。选课学生反馈,授课教师专业、课堂气氛活跃,通过课程学习,更深入地了解了手语课程的学习方式,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更高涨了。当问及“为什么选择这门课”时,学生表示“为将来能更好和可能面对的聋哑学生沟通,让他们也能同样体会到爱”。手语课程的开设,不仅在校内得到了学生追捧,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湖南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

关爱特殊人群,需要的是教师与特殊儿童之间的平等对话,是教师具有与特殊儿童进行平等对话的能力,而不是教师将特殊儿童当作“特殊”儿童对待。为体现对特殊人群的尊重,将他们视为正常的普通人,学校在接受相关媒体就学校开设手语课程的采访时,刻意回避使用“特殊人群”“听障儿童”等字眼,而是创造性地使用了“需要手语交流的人群”这样的词语,以示对他们的平等对待,体现对他们的尊重。因为语言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工具,不仅具有传递指称的功能,还有助于交流、维持和改变意识形态、态度和定型观念。语言可以被用来执行包含和排除的行为,因此具有保护或者破坏社会关系的潜力。[8]

(二)“红十字会”特色课程及活动实践

“仁爱之心”不仅需要体现在对待特殊人群的关怀上,还需要体现在对普通人群的关怀上。社会中的人都需要爱,都需要关怀。每个人既需要自己被关爱,又需要被他人关爱。红十字会作为以关爱他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的组织,所宣扬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是人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中设置“红十字会救护课程”,能够起到在学生心中播下爱的“种子”,与手语课程一样,是培养学生“仁爱之心”的有效举措。为此,学校与株洲市红十字会合作,建设“红十字特色高校”。

“红十字特色高校”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组建“一支队伍”,打造一个“培训+讲座”的教育体系和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具体而言,“一支队伍”是指成立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加强红十字精神、健康知识、“三献”知识教育宣传;“培训+讲座”的教育体系是指依据2020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红十字工作的通知》中有关要求,学校在全校性选修课程中设置以急救常识、健康知识和救援技能培训为主的特色课程,以切实提高学校生命健康、应急救护教育水平和能力。[9]课程由株洲市红十字会委派教师授课,以贯彻和弘扬“人人懂急救、人人会急救”的红十字会理念。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可以参加相应的资格考试,考试通过后可获得相关技能资格证书;学校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素质评价,积极开展“博爱青春,志愿有我”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学生通过参加培训或者志愿活动,能进一步增强对人道理念、志愿服务、爱心捐献、社会责任等理念以及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等价值观念的理解,“仁爱之心”将深植在每位学子心中。

选修红十字会救护课程后,学生表示收获很大,自己愿意成为红十字会的志愿服务者,非常愿意为宣传红十字精神,贯彻“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贡献自己的力量。2022年学校第一次开设此课程时选修的学生达195人,均获取了由中国红十字会认证的“红十字救护员(初级)”资格证。同时,学校多次组织志愿者参与株洲市举办的相关活动。学生通过参与相关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对红十字会精神的感性认识,增强了自己对“仁爱之心”的理解,在心中播下了将来有志成为一名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的“种子”。

三、上下求索:公共选修课程建设的实践反思

(一)选修课程的师资要求

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乃是各个高校通行的做法。对于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的设置,各个高校基本是遵循自愿原则,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向教务部门提出开课申请,教务部门经过审查,认为教师的开课申请符合要求,即予以批准同意,并将之列入选修课程开课计划,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由学生自愿选择。选课人数达到要求的,就正式开课。公共选修课程相对于专业必修课程来说,师生双方有更大的自主决策权,这也就意味着更大的责任担当。怎样上课才能更有吸引力,显然比专业必修课程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选修课程开设,需要相应的激励机制。学校为此需要设立专项教学资金,以支持公共选修类课程的建设。具体举措包括项目支持和绩效工资支持。项目支持是指在学校教改项目、优秀课程建设项目中单列项目予以支持;绩效工资支持是指实行“优劳优酬”机制,如可以对每学期学生满意度高、督导评价突出的课程,根据评定的分值增发一定比例的课程绩效奖励。[10]

课堂是教师全部阅读史的浓缩,这一点在选修课程的课堂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从此种意义上来说,选修课程对授课教师的专业水准要求要大大地高于专业必修课程。因为对于专业必修课程的授课教师来说,至少可以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向学生传授,将教材内容讲解清楚,学生听懂后顺利通过考试,授课任务就算基本完成。公共性选修课程,不仅没有成熟的教材,而且授课对象来自不同专业,接受课程知识的“前见”知识结构不同,对知识的接受、理解必然不同。[11]由此可见,大学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的授课教师,从应然的角度来说不仅需要所开设课程领域的专家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准,还应当具有高超授课艺术的教学专家。专家型教师对于“双一流”高校来说并不稀缺,但对于地方性师范院校,尤其是刚由中等师范院校转型升级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而言,符合专家型教师标准的公共选修课程的师资较为缺乏。为解决这一难题,学校积极与市直相关部门合作,充分利用相关部门所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优势,合作开设相关课程。通过这一举措,学校全校性选修课程从一开设就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从公共选修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律来看,此种方式也存在完全依赖于校外师资资源的弊端。因此,如何利用与市内相关部门合作的优势,通过出台有效的管理办法,采取相应的激励举措,在一定时期内培养可承担相关课程主讲任务的本校教师队伍,无疑是学校下一步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增设选修课程设置的思考

当前,学校公共选修课程中以培养培育学生“仁爱之心”的选修课程,主要是与株洲市残联、市特殊教育学校合作开设的手语课程以及与株洲市红十字会合作开设的以“救护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红十字会”特色课程。从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视角而言,课程内容还略显单薄,需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增设相关课程。从关怀关爱对象的角度思考,除了视力、听力、语言残疾、肢体、智力、精神和综合残疾等特殊人群需要外,从国家对于特殊人群保护的立法体系来看,还有未成年人、妇女、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群体,也有明确的“保护法”。如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与妇女相关的妇女权益保护法、与老年人相关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等。

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生作为教师,主要面对的教育对象为0~12周岁的未成年人,其中相当多为女性,因此,学校下一步的想法是积极与妇联、团委等部门合作,开设以未成年人、妇女等人群为关怀关爱对象的相关课程。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从小就应当向学生传授自我防护,防止他人侵害或拐卖的必要意识与技能。自我防护、自我保护,防止他人侵害或拐卖的意识和技能教育,应当从小学、幼儿园教育开始。以幼儿为教育对象的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目标的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都需要对此做出应有的回应。

手语课程以及以“救护培训”为主要内容或者以未成年人、妇女等人群为对象的“权益保护”课程,从课程性质的角度而言,都属于实践操作性课程,虽然能够成为师范类专业学生“仁爱之心”培养培育不可或缺的课程,但是师范类专业学生“仁爱之心”的培养培育显然不能以此为限。实践类课程必须与理论类课程相结合,才能相得益彰,达到更好的效果。因此,从哲学层面思考、构建“仁爱之心”的课程体系是学校必须思考的问题。

四、结论

知易行难。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地方性师范院校,积极利用本地优质教育资源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以培养培育“仁爱之心”为目的公共选修课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学生素质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建设对于学校而言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如何进一步优化公共选修课程的建设机制,让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成为展示学校办学特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无疑是需要教育界同仁长期思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国徽.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思考与实践:以河北北方学院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6):63-66.

[2] 汤智.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依据的哲学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3(11):18-21.

[3] 彭瑜,邝卫华.高职工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及策略研究: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3(3):46-48,56.

[4] 王静,范广.地方本科师范院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建设途径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23):124-125.

[5] 江静岚.高等职业院校公共选修课程设置优化研究[J].考试周刊,2015(62):143-144.

[6]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2014-09-10)[2024-06-20].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 910/c70731-25629093.html.

[7] 周建忠.教育家精神:“四有”好老师的思想升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J].江苏教育研究,2024(1):20-23.

[8] 李英姿.联合国基于性别平等的语言政策:缘起、内容及影响[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4(2):77-85.

[9] 熊勇超,张晓华,赵建忠.国内外公众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课程体系对比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1,37(4):554-556,559.

[10] 庄海涛,田柏玉,李礼.行业特色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大学教育,2023(23):33-38.

[11] 华小全.地方院校素质选修课改进思路分析:以淮南师范学院为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3(1):87-90.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