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位资深从业者谈商业摄影
2024-10-14姚燚垚
为何投身到影像行业?
杨书娟:20世纪90年代末,民营教育兴起,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相机普及,人们有了艺术摄影学习的需求及热潮,主要是市场有需求,带来了创业的行动力。
隋晓龙:最初我是一名美术老师,在写生的过程中常会用相机拍摄素材,渐渐发现摄影的魅力所在,便开始深入研究。后来,我有幸接触到一些摄影大师的画册,那些作品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感觉摄影这个方向更加契合我的追求。于是,我决定追寻梦想,辞职并考入电影学院,专心学习摄影。
张宾:我对摄影的热爱源于自幼对绘画的喜好,两者同为平面艺术,在表达上有着共通之处,让我能自如地驾驭。随着摄影工具的进步,我发现它能为我的创作提供更多便利,于是选择摄影作为我的艺术表达手段。大卫·霍克尼和杰里·尤斯曼的作品风格深深地吸引了我,成为我摄影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
罗婷:选择摄影之路,实为机缘所致。我从农大园艺系毕业后,虽从事本行业五年,但心系运动、户外与摄影。2012年加入一知名户外电商,可惜未能长久。后转投体育圈,偶遇新兴赛事摄影平台,创始人对赛事影像重现的愿景深深地吸引了我,遂决定全职加入,正式踏上赛事摄影之路。在公司,我专注于摄影师招募与体系构建,助力公司稳固业界地位。如今,该平台已成为选手与摄影师心中的知名品牌。
王亮:我童年时的两位好友都是摄影爱好者,一位是自由艺术家;另一位毕业后直接从事摄影工作。他们让我看到摄影不仅与我的绘画背景紧密相连,还具备较强的变现能力。我本身对纪实摄影有浓厚兴趣,但产品拍摄技巧尚有不足。一次偶然机会,在朋友单位进行了两小时的灯光集训,包括闪灯、硫酸纸、反光板等技巧的学习,便大胆地去面试了。回想起来,这份选择充满了艺术家的随性与摇滚般的率真。
储卫民:选择摄影,因为它能让我分享世界。我坚信,好照片源自开放心态与不断探索。器材技术非关键,重在保持好奇,体验多样生活,思考时代变迁。摄影成为我表达自我的方式,让我保持热情,持续前行。
张天航:我并非选择摄影,而是专注于宠物摄影。与人交流非我所长,我更倾向于独处,是典型的“i人”。但与宠物相处不同,它们无需言语,全凭心灵相通。宠物每一刻都充满变化,它们有自己的世界,我乐于静观这份不同,享受那份无需回应的宁静与默契。这份独特的感受,让我坚定地走上了宠物摄影之路。
钱俊:选择摄影这条路有些偶然,也有些必然。当我决定追逐赛车记者的梦想时,发现摄影记者在场内的权限比文字记者更多,所以,决定全媒体化报道。于是,就这样开始深入摄影环节了。
赵灏钦:作为一个比较内向的人,我的性格类型是 INTP。开始潜水并亲身体验了水下世界后,我意识到通过影像向观众展示这个世界的多样性是我理想的表达方式。逐渐地,我对海洋的神奇和脆弱性越来越着迷。这种经历深深地影响了我,激励我通过摄影作品唤起人们对海洋保护的关注。
李硕:我本科学的是高分子材料专业,但我选择从事摄影完全是因为热爱,然后开始了自学。在大学期间,受到了摄影小组织“光圈儿”QQ 群的影响,群主对我帮助很大。工作时,主编张莉华对我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影像视觉》工作的几年间让我收获颇丰。另外,在自学摄影阶段经常浏览《摄影之友》网站,看国外摄影师的作品也开阔了我的视野。
林海音:最初摄影只是我的业余爱好,但在纽约拍摄的一些人文作品反响很好。有一次帮学长拍订婚照,他非常满意,还付给我600美元劳务费,并在朋友圈大肆宣传。这样,我开始兼职拍人像,收入甚至超过了做财经记者的工作。最终我辞职,选择成为职业摄影师。在纽约时装周,我有机会拍摄各种艺人,创作了许多有趣的作品。我特别感谢我的研究生导师,他知道我热爱摄影,鼓励我追随内心的热爱,这给了我很大的支持。
王永辉:毕业后我进入自由职业,最初因为需要为书籍拍摄图片。这一过程不仅奠定了我扎实的摄影基础,也使我能够结合写作和摄影的能力进行讲述工作。北京的摄影器材经销商杨玉辉先生第一次将我推向了摄影讲台。随后,与英国海泰滤镜的合作和富士 X-Pro1 时代的经历,都成为我摄影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回顾过去,很多媒体和行业前辈对我在摄影事业上的帮助至关重要。
Peter :首先,摄影是我的爱好,即使不工作时我也会用手机记录生活。在大学期间,看到一些学长拍出的生动图片已经小有名气,这激励着我,让我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做到这样。
刘隐哲:选择摄影的决定受到了很多人的影响,包括我的同事和客户。起初,我并没有很大的野心,只是想拍照而已。但进入这个行业后,我意识到摄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摄影者,我学到了除了技术之外,为人处世也同样重要。许多宝贵的经验是无法从书本上学到的。
朱兴超:我选择从事野生动物摄影,是因为来到深圳后了解到这里有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它的珍稀性和行为特征与深圳的城市精神十分契合。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并观看了台湾摄影大师王征吉拍摄的黑脸琵鹭纪录片《返家八千里》之后,对它有了深入了解。在过去十几年里,我跟踪拍摄黑脸琵鹭,从全球仅存 2000多只,到现在种群数量增长到6000多只,从濒危物种变为近危物种。这一变化得益于国家对生态保护的重视,以及摄影师的宣传,使更多人关注并参与到黑脸琵鹭的保护中。
职业摄影师如何赚钱?
杨书娟:1. 公关摄影师:会议、活动、庆典、婚礼、聚会等提供图片和视频拍摄服务,这个几乎是活动配套的刚需了。
2. 商业(广告创意)摄影师:从事专业商业性的产品、广告、写真人像、工业建筑、企业商务形象等领域的拍摄,以及为创意图库拍摄的工作。
3. 新媒体短视频摄影师:主要针对新媒体进行拍摄,这部分更倾向于视频和编辑的工作,而且需求量比较大,从事这个职业,需要具备新媒体运营的思维。
4. 摄影知识博主:运用自己的知识、技术、经验和阅历,通过自媒体进行知识变现和流量变现,在各大媒体平台,摄影博主是一个专门的认证身份,这也说明从业人员的数量不少。同时,因为做自媒体,拥有了一定的粉丝量,也可以延伸到线下和户外,做摄影旅行服务,也就是对摄影旅游团体进行拍摄指导或领队工作。
5. 以摄影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家,这部分人士主要是毕业自艺术高校的人更多一些,这些年在中国的各大摄影周活动上,包括国外的艺术博览会上,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艺术作品变现是主要生存方式。
张宾:摄影师的盈利途径多样,关键在于能力展现。除图片报酬、图库佣金、版权费外,还可通过带团、个性化服务、教学课程及影集出版、直播等新兴方式增收。从经济角度考虑,人物摄影因商业价值高更受青睐。但选择赚钱路径时,应综合个人兴趣、专长与市场需求,实现价值与经济双赢。
罗婷:职业摄影师在赛事摄影中主要通过三大板块盈利:新闻图、选手图与品危险请注意!/ 朱兴超拍摄牌图。各板块由不同团队专攻,摄影师可根据自身专长选择合作。新闻图需高水平捕捉赛事的关键环节及人文特色;品牌图则强调品牌展示与选手故事融合;选手图则侧重定点拍摄,精准捕捉赛道上每位选手的精彩瞬间。
王亮:摄影师赚钱途径多样,包括街拍、人像、活动、运动、产品、剧照及风光摄影等。初学者可借助科技快速入门,但深入则需专业技能。活动拍摄高效,适合快速响应市场;产品摄影要求严苛,需精湛技术;运动摄影分专业与爱好者,各展所长。持续学习与实践是成功的关键。
储卫民:作为风景摄影师,我的赚钱方式多样化。首先,我通过在互联网上经营自媒体和售卖摄影课程来获得收入。全职从事摄影后,我主要依靠带摄影团赚钱,吸引摄影和旅行爱好者。获得国家地理全球大奖后,我受到媒体采访,并与知名品牌如索尼、大疆、华为合作,通过拍摄样片和产品照片赚钱。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我扩展业务范围,包括视频制作与自媒体发布。还有摄影比赛奖金、照片商用授权费、媒体发表稿费、盗图赔偿金、版税、商业活动出场费、评委费和摄影器材佣金等收入来源。未来,我计划通过限量印刷摄影作品销售与画廊合作,进一步增加收入。
张天航:作为宠物摄影师,我看到这个领域正在迅速发展,涌现出许多新兴的细分市场。以我为例,我专注于自然派宠物摄影,不拘泥于宠物的品种和外貌,追求的是他们最真实的情感和状态。我主要为宠物主人拍摄纪念照,服务于C端客户。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摄影师走的是商业派路线,他们对宠物的外观、毛发、造型等有严格的要求,拍摄的照片非常精致,常为犬舍或宠物用品公司等B端客户拍摄宣传片。
钱俊:我的收入来源包括媒体和编辑图片供稿,这些都是定制化服务。另外,我还服务于自己垂直领域的主要客户。当然,现在摄影只是我收入的一部分,你需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赵灏钦:作为职业摄影师,除了接受商业拍摄项目外,我还定期举办水下摄影专题的工作坊。考虑到水下摄影器材的特殊性,我也经营一家专门销售水下摄影器材的门店。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经验,为水下摄影爱好者提供最合适的设备选择和使用指导。
李硕:除了出售照片外,还可以与厂商合作,撰写产品体验分享稿件并发布到自己的社交平台。另外,教授摄影课程也是一种不错的收入来源,通过分享知识和技巧来吸引关注并获取收入,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林海音:首先是商业广告摄影,可以通过拍摄广告、产品摄影等赚取高额费用。此外,写真摄影也很常见,如婚纱照、婚礼跟拍和旅拍等。活动和空间摄影则通过为商业机构和学校拍摄合作项目赚钱。随着经验积累,摄影师可以担任讲师,举办线下或线上课程分享经验。另外,签约某平台或品牌的摄影师,或成为自媒体影像创作者,通过广告合作、影像测评和直播带货等方式也能创收。
王永辉:一类是专注于商业摄影,如产品拍摄、人像摄影、汽车摄影、房地产项目、活动现场和宠物摄影等;另一类是通过教学赚取收入,包括线上和线下课程,价格跨度广泛。还有摄影师专注于产品服务,如产品评测、样片拍摄、宣传视频制作等。此外,有摄影师致力于行摄游学,带领影友旅行拍摄。另外的赚钱方式包括举办展览、拍卖作品,以及通过图片库销售照片和视频。
Peter :可以通过拍摄作品本身获得报酬,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进行盈利。常见的方式包括接受品牌、广告公司、公关公司等甲方的委托工作,也可以在平台如小红书上接广告并发布照片。此外,还可以通过图库等途径进行销售。
刘隐哲:作为摄影师,拍摄是最主要的赚钱方式,但还有许多其他途径。可以利用摄影技能从事制片、美术指导或修图工作。另外,有些摄影师也通过成为摄影博主来赚取收入。总的来说,大部分摄影师都是专注于摄影本身,而不是转行去做其他职业。
朱兴超:我主要是汽车造型设计师,并非野生动物摄影师。事实上,在中国并没有专门的野生动物摄影师职业。从摄影和设计的角度看,我认为产品设计师和野生动物摄影师有相似之处,都是在追求美和创造美。对我来说,拍摄野生动物是一种从工作中跳出的体验。我每年大约有三个月的时间在野外创作,这帮助我保持创作上的渴望。这种间断让我更珍惜在野外的每一个拍摄机会,相比之下,我可能会更加投入。未来,我希望能够平衡好摄影和设计,并有机会真正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
具备哪些特质或条件的人更适合从事摄影行业?
杨书娟:从事商业摄影,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企业里就职,因为企业里的工作职责细分,所以,主要要求的是技术和审美能力,这包括拍摄、后期、网络技术平台的应用以及高品位的审美力。第二种情况是作为自由职业创业,那么,除了技术和审美能力的要求,另一个重要的能力是市场营销的能力,这里含有:项目策划、商业公关、统筹写作、财务意识、新媒体推广等能力,而且这个能力的要求甚至比技术能力的要求更高。
隋晓龙:摄影师门槛在于热爱与热情。初期起步相近,但长远看,热爱与努力决定高度。商业摄影师需具备:摄影热情、影像敏感、学习能力、审美眼光、扎实技术、沟通力、团队精神、服务意识及坚韧体力。行业虽艰辛,但热情、技术与审美缺一不可。竞争激烈,成果非一蹴而就,坚持与毅力尤为关键。低门槛导致人员涌入,加剧内卷,唯持之以恒者能胜。
张宾:摄影行业的门槛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现象:入门容易,但要达到卓越水平却极为困难。这要求摄影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技术基础,因为,那只是最基本的敲门砖。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综合知识储备,这包括了对各种领域的广泛了解以及深厚的人文素养。此外,优秀的摄影师还需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懂得如何待人接物。
罗婷:摄影师的门槛在于持续实践与积累。商业摄影师,尤其是赛事摄影师,虽初看门槛不高,但要在各种环境下稳定发挥高质量作品,需长期实践和磨炼。适合者当具备对摄影的深厚热情、扎实的技能基础及不懈的努力精神。而新闻图、品牌图则需经验丰富的拍摄者,赛事选手图需求大,适合新手入门。对摄影师也有基本的要求,包括器材达标,长焦必备;体力好,应对长时间拍摄;技术过硬,掌握动态抓拍;熟悉拍摄规则,确保安全与效率;临场经验丰富,心态良好,应对突发状况。这些共同构成了优秀商业摄影师的基石。
王亮:摄影师门槛相对较低,热爱摄影、拥有设备和时间投入即可入门。但成为商业摄影师则需美术、摄影及美学基础扎实,兼具个人风格与满足客户需求的技能。职业精神同样重要,是持续发展的基石。
储卫民:基本要求是能通过摄影实现经济独立。对于商业摄影师,我认为需具备三大核心特质:一是独特风格,这是摄影师的核心竞争力,帮助在海量照片中脱颖而出,吸引读者与品牌。我的国际奖项认可,正源于此;二是营销能力,好作品也需宣传,我投入大量时间学习社交媒体运营,分享拍摄背后的故事,这增强了媒体兴趣与粉丝黏性;三是持续学习,摄影行业日新月异,客户审美与传播方式不断变化,唯有不断进步,才能避免被市场淘汰。
张天航:技术是摄影师最重要的门槛,也是能否获得认可的关键。适合做商业摄影师的人,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专注的方向。虽然商业摄影受市场影响,但不能随波逐流。那些成功的商业摄影师通常在某个细分领域有专长,并坚持不懈地发展自己的拍摄风格。
钱俊:摄影师的门槛其实并不高,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摄影师,只需拥有适当的器材并进入这个领域。在当前社会背景下,许多人都在积极追求摄影事业。作为商业摄影师,关键是拥有稳定的拍摄技能和良好的客户沟通能力,这两者缺一不可。
赵灏钦:摄影师的门槛在于技术的掌握和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于水下摄影师来说,除了摄影技术外,良好的潜水技能和对海洋生物及环境的全面了解是必不可少的。类似于野生动物摄影师,水下摄影要求在特定的水下环境中操作。而作为商业摄影师,除了深入研究拍摄技术和创意外,与客户的有效沟通和协作能力同样至关重要。商业项目要求将影像核心与品牌或产品核心有机结合,这需要摄影师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灵活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
李硕:摄影是一个入门门槛低,但要取得显著成就却很难的行业。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发展出独特的风格,并持续保持高水准的创作。对于商业摄影师来说,除了创造力,稳定性同样至关重要,因为客户对于成果的质量有着明确的期待。因此,成为合格的商业摄影师需要具备调整状态和保持高效创作的能力。
林海音:摄影并不难,难的是保持热情和坚持。对零基础的学习者来说,成为摄影师需要大量练习和科学的方法。建议多看优秀作品,了解摄影历史,坚持练习,逐步从业余到职业转变。要成为商业摄影师,首先要扎实基本功,因为要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此外,商业摄影涉及影棚拍摄,需要掌握影棚灯光的使用,这通常需要专门学习。此外,商业摄影需要与客户、化妆师、造型师、杂志编辑等沟通,因此,要有良好的沟通和应变能力,或者找到能处理这些问题的合作伙伴。
王永辉:摄影师这个职业门槛并不低,需要深厚的摄影技术和创作能力。随着影像技术的普及,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摄影师要求更加专业。适合做商业摄影师的人需要具备优秀的视觉表达能力和商业敏感度,能够理解客户需求并提供高质量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要持续学习和不断精进技术,以应对市场竞争和行业变化。
Peter:摄影师的门槛因不同领域而异,但总结来说是“50% 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能力,50% 的审美需求”。实际上,很多人都适合从事摄影师这个职业。我见过许多技术并不出色但服务能力强的摄影师,他们仍然生意兴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服务客户和满足基本审美需求上有独特优势。只要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个人审美和客户服务能力突出,就能在这个行业立足。
刘隐哲:摄影师的门槛因专业方向而异。对于爱好者而言,熟练掌握相机技术和审美眼光是基础。而对于商业摄影师,除了技术,还要根据需求创作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作品,具备光影控制和细节把控的能力。适合做商业摄影师的人需要技术支撑,有推销能力和良好沟通技巧,并具备团队合作和策划能力,同时持续学习和创新,以适应行业快速变化和客户需求。
朱兴超:摄影师的核心竞争在于作品的质量。当有人愿意为你的摄影作品买单时,对摄影师来说,那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商业摄影面临着哪些挑战和机遇?
杨书娟:这些年,商业摄影市场的变化能看到的趋势是:高客单需求萎缩、AI人工智能挤压岗位减少、同质化竞争激烈。虽然网络交流需要图片,互联网的交流主要是以视觉为主,但图片和视频的产生也越来越便捷,所以,客观来说,广告性的、创意性的商业图片虽然需求依旧旺盛,但高客单价的需求量变少,这致使原来的高端摄影师降维服务,原来的中低端定位的商业摄影师和工作室生存空间变小。另外,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对影像行业冲击极大,摄影师几乎成为素材提供方,而使用AI的修图师或设计师,在某种程度上也替代了摄影师的一部分工作,所以,综合来讲,商业摄影师的需求是比以往减少的。2016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取消了摄影师职业资格的鉴定考试,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一定前瞻性的。
隋晓龙:当前商业摄影环境顶层生态成熟稳定,但资源高度集中。技术与审美在顶层已非主要差异,资源和人脉更为关键。中下层市场则竞争激烈,客户审美参差不齐,价格战激烈,但优秀摄影师仍能通过高质量作品脱颖而出。随着客户群体年轻化及审美提升,市场正逐步向良性循环发展。同时,客户自摄趋势增加,要求摄影师创新求异,实现差异化竞争。总体而言,商业摄影市场在经历调整,虽有萎缩迹象,但新需求不断涌现,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张宾:当前商业摄影环境复杂,价格战激烈,但优秀摄影师仍因其独特性和创新能力脱颖而出。他们紧跟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策略。然而,许多摄影师因学习能力不足而陷入困境。因此,持续学习对摄影师至关重要,是应对挑战、实现创新的关键。
罗婷:当前商业摄影环境,特别是赛事摄影领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疫情过后,赛事活动迅速回暖,不仅大城市,小城市也纷纷加入,摄影需求覆盖更广,内容也更加多元化,从马拉松到各类娱乐体育活动,如欢乐跑、彩虹跑等,还有水上运动,这些都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多机会。不过,市场繁荣之下也存在问题。赛事摄影圈虽不大,但竞争激烈,部分机构为争夺市场采取无底线竞争策略,降低摄影师门槛,甚至低价、免费抢单,这不仅牺牲了拍摄质量,还引发了安全问题,扰乱了市场秩序。长远来看,这种做法既损害了客户利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需要倡导良性竞争,注重服务质量与摄影师权益,共同维护一个健康、可持续的赛事摄影市场。
王亮:当前商业摄影环境复杂,经济放缓和成本压缩导致高端订单减少,而低成本订单增多,加剧了竞争。虽面临挑战,但也促使行业更注重人才质量。技术过硬、创新能力强的摄影师更具竞争力。
储卫民:当前,商业摄影环境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催生了多元化需求,如宠物、儿童、cosplay 等领域,甚至手机摄影也能成就优秀全职摄影师;另一方面,竞争激烈,低门槛引发价格战,同时 AI、短视频等新兴技术也对传统商业摄影构成了强烈冲击。
张天航:商业摄影和其他行业一样,竞争激烈,技术、运营、服务、价格等各方面都在内卷。但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有的人想做大做强,开连锁店、拉风投,成为行业领袖;有的人喜欢小而美,拥有自己的小工作室,服务一部分认可自己的人。商业摄影的环境很包容,无论你是精致地接小单,还是大刀阔斧地改变市场,都有足够的舞台。
钱俊:对于商业摄影环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处于市场底层的摄影师来说,竞争非常激烈,价格战很普遍,这可能导致一些人考虑退出市场。但对于经验丰富的摄影师来说,仍然存在实现自己理想并且获得丰厚收入的机会。这一切取决于你所处的位置和市场角色。
赵灏钦:近年来,商业摄影领域经历了快速变化,主要是由于影像传播方式和渠道的迅速转变,变得更加快速和碎片化。观众更倾向于短期强烈刺激,而不是深入理解和长期记忆影像的内在传达。对于商业摄影而言,这并非一个理想的时代。
李硕:我不是典型的商业摄影师,但我在多个领域活动,涵盖商业摄影、自媒体、写作和教学。如今商业摄影面临挑战,比如建模和AI技术的发展抢走了许多工作机会,尽管优秀的摄影作品仍无法被取代。在人像摄影方面,手机和社交应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这对商业摄影师的收入造成了一定影响。
林海音: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商业摄影环境相比之前更有优势。作品更容易被看到,通过自媒体展示和自我营销,达成商业合作更方便。同时,自媒体和线上营销的发展增加了商业摄影的需求,无论是图片还是视频,只要技术和审美在线,都能找到机会。
王永辉:当前的商业摄影环境面临消费降级和节制的挑战,这对摄影师们的工作也有一定影响。然而,具体到每位摄影师,我经常看到他们排单繁忙、工作充实。摄影师们通过高质量的作品和专业态度为客户提供服务,依然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这显示出个体的影响力和市场应变能力。
Peter :从各大品牌的预算可以感觉到当下的摄影环境相比几年前确实有所下降。另外,我认为更严重的是大众审美的同质化和退化。很多时候客户难以区分优劣,许多品牌活动中的摄影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基础的色彩和肤色处理常常存在问题,这种现象被默认接受,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刘隐哲:好的地方在于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成本降低,使更多人接触摄影并探索新技术,促进了行业的多样化和创新,这是摄影行业蓬勃发展的时机。不好之处在于摄影门槛降低,导致市场竞争激烈,大量摄影师进入市场,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使得中低端市场充斥着质量参差不齐的作品,客户难以分辨,价格也被压低。尽管对高端市场的影响较小,但摄影师必须在保持质量的同时接受新趋势,维持竞争力。总体而言,商业摄影环境的发展有利有弊,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市场竞争与质量保证。
朱兴超:在当前的商业摄影环境中,野生动物摄影师通过带摄影旅行团、教学或产品代言等方式赚取收入,这些方法都有其正当性。然而,我认为真正优秀的野生动物摄影师应该注重个人的创作经历,同时承担起在生态宣传方面的社会责任。
如何看待AI等智能技术对摄影行业的潜在冲击?
杨书娟:AI人工智能否取代摄影,这个话题需要一个范围和语境来谈。AI 的出现是一次全新的革命。对于图片摄影和视频影像来讲,影响非常巨大,在图像产生方式来讲,几乎是一种范式转换。也就是说,产生影像的逻辑发生了改变。对于商业摄影而言,AI 确实会造成对工作岗位的挤压,对于不能驾驭 AI 和低效能的工作岗位,肯定会被淘汰。但与此同时,能驾驭好AI人工智能的摄影师也会迎来更大的机会,一个技术的更新,会刷掉一批人,也会为另外一批人创造机会,人工智能需要人工的指令来工作,那么,能够给予系统准确指令和把结果与其他软件综合使用的摄影师和影像从业者,就会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以上是针对商业摄影而言,但针对公关及新闻摄影来讲,都是需要在场性的,这个工作不会被替代。除了拍摄以外,能熟练掌握传输及拍摄后的后端编辑、设计、文字及延伸性工作的人,更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于以摄影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家而言,就完全不必有 AI 冲击这个顾虑,当代艺术中的摄影,技术只是一个媒介,而且这个媒介的边界性也越来越模糊,AI 只会帮到艺术家,而不会成为艺术创作的障碍。
隋晓龙:AI作为强大的工具,目前看来并不会主动取代摄影,也并无此必要与可能。摄影领域广泛且多样,AI 主要能辅助创作,提升效率,淘汰部分低技术含量和重复性劳动。同时,AI 也能助力有审美眼光的摄影师实现更多创意,推动摄影行业的革新与进步。尽管 AI 会对行业带来一定冲击,但不会全面覆盖。因此,摄影师应积极拥抱AI 技术,而非恐惧或排斥。
张宾:AI 技术虽强大,但无法真正取代摄影艺术,特别是在人像拍摄领域。AI优化摄影是可能的,但它无法完全替代摄影师的独特视角和情感捕捉。关键在于,AI 的创作始终基于已有的图片数据,缺乏原创性和深度。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持,AI的创作往往显得生硬或漏洞百出。因此,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商业摄影服务,特别是那些需要创意和个性化表达的拍摄项目,仍然是不可或缺的。
罗婷:AI技术在某些拍摄场景上确实能辅助甚至替代摄影师,如固定机位或冲线瞬间,但其高昂的成本限制了广泛应用。赛事摄影中,许多富有情感与人文价值的画面仍需摄影师凭借经验和创意捕捉。高科技为行业带来便利,但无法完全替代摄影师的艺术创造力和情感传达。
王亮:AI智能化对于底层技术工种确实是一个冲击,对于中高端摄影师来说,AI 是我们的工具,可以快速地实现一些需求。AI 永远不可能取代自由意识,艺术作品是人类自由意识最好的诠释。
储卫民:AI对图库和同质化拍摄有一定冲击,但不会影响服务性和创意性摄影的本质。相反,它可能帮助摄影师减轻后期负担,让我们更专注于客户需求和创意实现。
张天航:从宠物摄影的角度来看,拍摄是一种体验。例如,我会带宠物去内蒙古、新疆、西藏拍摄。虽然 AI 可以轻松生成宠物在这些地方的照片,但这种照片缺乏意义。宠物主人希望的是带宠物实际去这些地方,体验它们在花丛中行走、在雪中探索的幸福感。我作为摄影师,就是记录下这些真实的幸福时刻,让宠物主人在未来回忆起当时的喜悦。
钱俊:不可能。特别是在需要现场拍摄的领域,比如体育赛事商业摄影。我觉得高科技和人工智能只能作为辅助工具,起到一定的加分作用,而不是完全取代摄影师的角色。
赵灏钦:AI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部分影像工作,但它永远无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精神内核。特别是在水下摄影领域,AI的样本库还相对有限,所以,从目前来看,其对这个领域的冲击还不明显。
李硕:我认为AI不会取代摄影,相反,我看到它与传统摄影相结合、竞争和创新。AI是一种工具,有时能生成图像,有时帮助提升分辨率、修复瑕疵、减少噪点,甚至简化人像修图。我希望这些技术进步,因为它们释放了更多创意空间,使摄影师能够专注于创作独特的作品。
林海音:AI不会完全取代摄影,摄影与个人审美和情感表达密切相关,这是 AI难以复制的。然而,AI 确实在助力摄影师,比如,通过 AI 寻找灵感或辅助撰写拍摄方案。在摄影修图、视频后期等去情感化的工作上,AI的发展可能会带来一些冲击。
王永辉:近年来,AI的发展确实在某些领域对摄影产生了影响,例如,图片库接收 AI 生成作品并取得不俗的销售成绩。在广告和宣传领域,AI 在辅助和替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对于商业摄影,特别是需要捕捉真实人物和产品的情况,AI目前似乎还无法取代摄影师的角色。摄影涉及教学和旅行等活动,需要亲身实践和经历创作过程,这些是 AI 难以完全替代的领域。
Peter:智能化技术可以替代很多“机械化”的摄影任务,比如,奥运会等大型活动中的高科技摄影应用,以及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影棚肖像摄影可以用 AI 完成。这一领域市场潜力巨大,但也会淘汰那些思维僵化的摄影师。此外,现代后期技术的便捷性使得新入行的摄影师可能忽略基础技能的培养,过度依赖AI后期处理,这可能会降低他们的竞争力。
刘隐哲:AI不可能完全取代摄影,因为它缺乏人类的创造力。然而,AI 在低端商业摄影中可能会替代一些重复性的基础工作。高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对行业的影响是正面的,它们简化了拍摄过程,扩展了创新的可能性,提升了工作效率。良好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轻松地获得美观的图片,但真正优秀的作品仍需人类的创意和技术。
朱兴超:AI技术已经显著改变了摄影,如微单相机的自动对焦和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应用。虽然AI在摄影领域应用广泛且快速发展,但它不能取代野生动物摄影的创作过程,后者要求捕捉真实的自然故事,这是 AI 所无法替代的。
对于正在学习摄影或希望投身于摄影的年轻人,有哪些经验分享?
杨书娟:我本人作为摄影行业的从业老兵,伴随了摄影媒介从胶片到数码,从数码到手机,今天步入AI时代,这一路走来,每一轮的变化里面,都会有人在说,摄影要完了,行业干不下去了。比如,曾经北京西单西四繁荣的婚纱摄影市场,成为北京的一道风景,但随着相机的普及,审美的巨大变化、消费者的年轻化、旅行行业的兴起,婚纱摄影店几乎成为鲜有人光顾的地方,但取而代之的是灵活的旅拍和婚礼现场跟拍,所以,行业没有消失,只是需求方式变化了。从业人员唯有抱以创新的热情和对行业的洞察力才能生存,中艺文旅走过 25 年的时间,在每一个变革的时期里都遇到不同挑战,生存下来靠的是团队的两个品质:创新和坚持,但也唯有扎根和深爱,才能深知这四个字的力量与含义。对于新进入行业的年轻人来讲,别人的分享都是小马过河的感受。当然包括我以上的分享也都是个体的感受,只有自己走过,蹚过河才会知道深浅和滋味,热爱是最大的源动力,这个世界总有人会成功,为什么不能是你,所以,大胆试试吧!
隋晓龙:最重要的是保持对摄影的热爱和热情,因为真正喜欢才能走得更远。在选择摄影方向时,要清楚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点,不要盲目跟风。如果你享受在安静的环境中摆弄小道具和光线,富有创意,那么静物摄影可能适合你;如果你喜欢与人交流,擅长捕捉人物的神态,那么人像摄影如写真、肖像等方向可能更适合你。关键是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领域,这样才能深入研究并取得成功。
张宾:多拍人像,多与人交流,这有助于技术和社交双重提升。别只盯着技术,情感与人文同样重要。避免忽视摄影的人文内涵,用心感受生活,捕捉动人瞬间。
罗婷: 对于想尝试赛事摄影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起点。热爱体育且对摄影有热情的话,可以从参与赛事拍摄开始,既能积累经验又能享受旅行的乐趣。我有三点建议:一是加入有经验的团队,快速学习拍摄技巧、方法和规则;二是保持耐心,初期收入可能不高,但学习是进步的阶梯;三是不要将赛事摄影视为唯一收入来源,随着竞争加剧,需多元化发展。
王亮:给摄影新人的建议是,赚钱途径虽多,但成功无捷径。需脚踏实地学技术,深化美学理解,避免盲目跟风。保持初心,时刻自省,方能稳步前行。
储卫民:平衡商业与艺术是关键。摄影需有经济支撑,器材、成本投入不菲,但仅追求盈利而忽视艺术追求与风格创新,同样难以为继。建议保持对艺术的热情,同时注重市场需求,不断学习与创新,避免被时代淘汰。
张天航:我建议正在学习摄影的学弟学妹们,先去摄影公司工作,了解行业运作方式,然后再决定自己的方向。明确自己喜欢拍什么,有的人喜欢拍人,有的人喜欢拍风景,有的人喜欢拍宠物。摄影需要投入感情,对拍摄对象有感情,作品才会有味道。如果只是盲目拍摄,作品很难突破。
钱俊: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要找到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方向,而不是盲目模仿他人。此外,勤奋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我的工作室里,我们曾经有很多实习生和学徒,我发现新一代摄影师普遍缺乏吃苦精神。在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初期,克服困难是必不可少的成长过程。
赵灏钦:对于正在学习摄影或刚毕业想从事摄影工作的年轻人,我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摄影作为一种表达方式,类似于写作和音乐,是人类文明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如果你希望将摄影作为职业,光有热情远远不够,你需要有耐心和准备好面对孤独。特别是在水下摄影领域,器材和拍摄的准备工作可能会比陆地摄影更加复杂和昂贵,所以需要更多的准备和投入。
李硕:对于正在学习摄影或者刚毕业想从事摄影工作的年轻人,我建议多看、多听、多思考。摄影有着多种方式和无限可能,不要束缚自己。学到一定程度后,要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避免盲目模仿。重要的是要问问自己,是真的喜欢摄影还是只是为了赚钱。无论出于何种动机,都要遵守职业底线,保持开心地前行。成功不是复制粘贴的,有些坎只有经历才能了解。因此,不必想太多,勇敢尝试。另外,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对于摄影师尤为重要,这对任何行业都是如此。
林海音:如果是兴趣爱好,可以通过网络资源自学,积累基础。若目标是成为商业摄影师,建议自学与做助手并行。这不仅能扎实技术,还能了解行业动态,结识业内人士,避免起步慢。此外,保持热情和坚持很重要,摄影需要持续的练习和探索。初期遇到的困难和坑很多,但这些经历会让你成长,积累更多经验。
王永辉:摄影是一种丰富生活、表达自我的方式,但也需要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我的建议是,不论是业余还是职业摄影,都要先建立坚实的摄影基础和独特的风格,通过不断拍摄和分享作品来积累经验和认知。在追求摄影梦想的过程中,也要保持稳定的生活来源,确保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摄影事业中。
Peter:经验有很多,我可以分享以下两点:第一,培养一个或多个爱好。五年前,我没想到会专注于运动摄影,但这个爱好不仅让我保持健康,也在业务拓展上带来了很多机会。很多拍摄项目需要深入了解,当你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时,好的照片自然会跟着来;第二,养成书写经验的习惯。我会把重要的知识点(无论是拍摄技术还是沟通技巧)手写在本子上,按日期记录。这种方法很有用,可以随时翻阅和回顾。
刘隐哲:对于正在学习摄影或者刚毕业想从事摄影这项工作的年轻人,我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摄影的提升有两个关键点:技术和审美。技术决定你能否达到客户的要求,而审美则决定你的作品能达到的高度。初期,专注于技术的提升是关键,因为它是实现基本要求的基础。随着技术的提升,审美也会逐步增强。建议多进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这可能会涉及时间和金钱成本。如果负担不起,可以考虑从事摄影相关的工作,如成为摄影助理,这能提供大量实践机会和经验积累。选择一个合适的平台非常关键,因为它会影响你未来的职业方向和发展路径。在步入行业之前,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是拍摄婚礼、时尚还是广告等领域,并据此进行作品创作或找到合适的实习机会。
朱兴超:在当今世界,拍摄野生动物并不难,因为技术和器材不断进步。但真正重要的是通过影像传达情感和情绪,这是摄影的核心。每个摄影师追求不同类型的作品,但最具影响力的是能触动人心的画面。保持开放思维,接受不同的反馈和挑战,创新出新的视觉语言和表达方式,创作出能深深触动观众情感的作品。
如果让你重新选择一次,还会选择摄影作为职业吗?
杨书娟:是不是还选这条路,我几乎不用犹豫,答案是肯定的。我大学毕业后选择创业,一进入社会就站在这条赛道上,我本人经历了摄影市场几轮非常好的时代,比如,面授培训、在线教育以及摄影旅行,从 2020 年以后,市场发生了很大改变,作为“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有时候我的经验也会变成羁绊,不过无论如何,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挑战,我时常提醒自己要保持一颗好奇心,葆有初创企业的一种急迫感才能带领团队生存下去。我认同一万小时理论,只有在一个行业里沉下心长久扎根,才能悟到方向和节奏。这一年我在运营自己的自媒体IP“书娟书语”,作为一个曾经的幕后工作者,在自媒体面前,我找到了自己新的兴趣点,这也促使我不断成长和学习,让工作再次充满新鲜感和挑战性。
隋晓龙:我还是会选择摄影,因为太有意思了。若能言无不尽,我何必拿起相机?
张宾:当然会,因为摄影让我能深刻体验生活的多彩,从人间烟火到宇宙浩瀚,从情感细腻到自我反思,它带来的纯粹快乐与简单幸福,是我无法割舍的理由。
罗婷:如果重来,我可能不会选择全职摄影,而是将其视为爱好,偶尔兼职。体育赛事摄影虽充满挑战,但辛苦且收入不稳。我会在大学选专业时更谨慎,结合兴趣和市场需求,避免盲目。对即将选专业的年轻人,我建议深入了解并选择与自身兴趣和能力相契合的领域,这样更有可能将热爱转化为稳定的职业,是幸事一桩。
王亮:我还会选择摄影,因为这是我热爱的艺术。艺术存在于生活点滴之中,绘画是主观产物,音乐也一样。摄影是我用光影来记录客观事实,与前者不同的是:我们永远是个观察者,但我们又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很有意思。
储卫民:会的,摄影是我表达自己的重要方式,只要我还想表达,摄影就是我最拿手的工具。
张天航:我会 100% 选择宠物摄影师这条路。从现在的成就来看,我在这条路上非常成功。虽然有难度,但任何选择都会有困难。能在自己喜欢的拍摄领域有所作为,已经很不错了。
钱俊:我觉得摄影师这条路非常有意思,而且我目前也得到了行业的认可。所以,我还会选择成为体育摄影师这条路。
赵灏钦:应该还是会的,因为,这是我自己喜欢的路啊!
李硕:会。因为我其实是一个很笨的人,大学时就经常挂科,所以摄影可能是我唯一能做好的,同时又能带给我巨大快乐和成就感的事情吧。
林海音:当然会,成为摄影师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的选择,尽管已经拍了十多年了,但每次收获到好的作品的时候,我依然会非常的兴奋,或许这就是我最热爱的事情。
王永辉:对于我而言,摄影是我热爱的事情,它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已经不太存在明显的界限。我非常庆幸自己能够以摄影作为职业,如果重新选择一次,我依旧会选择摄影师这条道路。
Peter:肯定还是会选择这条路,因为自由!
刘隐哲:不会。选择摄影师这条路是因为热爱摄影。但是把自己热爱的东西变成工作后,很多事情就会变得身不由己、无法选择。我更愿意将其视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赚钱的工具。
朱兴超:相机是一个奇妙的物件,可以让这个世界停下来,供我们仔细观赏。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依然希望拿起相机,走进荒野,给大家讲述野生动物真实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