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滋妮:翰墨挥洒书雅韵
2024-10-14王晓彤
丛滋妮
署逸静斋主,1963年12月生,山东威海人。1985年毕业于山东莱阳美术学校,1990年毕业于北京齐白石艺术研究学院,2000年结业于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研修班,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山东省硬笔书法协会威海市教学管理委员会主任、威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出版有《丛滋妮书法作品集》《中国当代名家书法集》《丛滋妮书法作品选》(中国高等艺术院校名师教学范本)等。书法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艺术展览,2023年10月在北京报国寺成功举办“滋典华章——丛滋妮书法艺术精品展”。
书法是表达民族美感的重要载体。而这种美感,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随着时代变迁、朝代更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风格与面貌。当代女书法家丛滋妮的书法学习与创作追慕二王、王铎、黄庭坚等历代名家书风,专注于真草隶篆四体的研究,进而传承有序、注重法度,探究字形的结构和书作布白里蕴藏的不同时代的书风美感,尤重在行草书艺上的学习、锻造与取舍,成就了属于其个人的翰墨风姿。
丛滋妮的书法铁画银钩,笔底有千钧之力,线形枯润、粗细、曲直,相错结成体,呈现出力透纸背的功力。这是在习王铎书艺的基础上,笔墨耕耘多年而收获的成果。这种从笔墨实践中深研古人之法得来的切身体悟,表现在她的作品上,即为行笔挥洒,错落有致,结字稳健而气脉贯通的笔墨布陈态势,彰显了一位成熟且富有时代担当的女书法家厚积百家之长,而“得心源”取舍的习书、审美之道。
对于创作,丛滋妮始终坚守从“到位”到“味道”的书艺实践观点,从技法上逐渐趋于成熟,延伸至书者情怀、思想的灌注,再以其澎湃浩荡的情感书写,力求带给读者艺术精神和内修学养的影响。在丛滋妮的书法道路上,透射着古人书法传承的脉络,又昂扬着时代的宏大气象,实可谓其书道,习古而“不乖时”,昭今而“不同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