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哪儿有卖不好的理儿

2024-10-14

中国收藏 2024年10期

随着艺术品秋拍季的临近,各家拍卖行也开始忙碌起来。在繁忙之余,大家也难免有几分迷茫,毕竟这个秋季有点儿冷。就在本刊杂志即将截稿时,位于香港中环的佳士得亚太区新总部却槌响了一记记重槌,这就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文物艺术品市场激起层层涟漪。

“区百龄珍藏:首拍”专场以真精稀的拍场“必杀技”率先赢得喝彩——19件拍品不仅件件槌下有音,还拍得 8697.4 万港元。拔得该专场头筹的是事前就备受瞩目的明永乐青花四季花卉纹玉壶春瓶,2760万港元的成交价展现了其精美、稀有的市场号召力。而高仅有23厘米的清乾隆斗彩描金暗八仙缠枝蕃莲绶带纹双耳瓶,从300万港元起拍,成交价则锁定在逾1000万港元。一系列的表现,让不少人惊呼:“看来好东西什么时候都不愁卖!”

这场瓷器专拍算是当晚盛宴的一道“开胃菜”,而随后登场的佳士得亚太区新总部开幕晚拍,也是捷报频传。凡·高画作《停泊的船只》与莫奈的《睡莲》,分别以2.5亿港元和2.33亿港元成交,创造了两位现代艺术巨匠亚洲拍卖纪录。咋舌的成交价令人啧啧称赞,事实上整场晚拍的表现也足以让人眼镜大跌——43件拍品40件成交,成交率高达93%,成交价超2000万港元的拍品有10件,槌起槌落间,全场有10.36亿港元入账。一系列的数据杠杠地向世人表白:佳士得亚洲新总部首拍旗开得胜!

这些亮眼的数据,既得益于佳士得“百年老店”自身的号召力,也与“乔迁之喜”各路买家纷纷助兴有关,但我们也必须承认这家国际拍卖巨头的硬核实力实在强。自从要搬进香港新地标T h eHenderson,与佳士得有关的新闻就接踵而至,先是曝出“区百龄珍藏:首拍”和“区百龄珍藏特展”,后又有现代艺术巨匠凡·高、莫奈等人的巨作展拍,而10月中旬呈现的“‘黄花梨女皇’伍嘉恩木趣居珍藏特展”又是一条劲爆消息……显然,无论是展览还是拍卖,展品、拍品、藏家等等都是有料的,即便数量上不占什么优势,但件件稀有精美,有底蕴有故事,自然能在市场上博眼球引关注,外加合理的估价,哪有拍得不好的道理!

不少人士对今年内地艺术品市场看淡。那对于内地拍卖行来说,该怎么办?是亦步亦趋地效仿劲旅们,还是另辟蹊径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恐一时难以作答,但求新求变是必然的。我们不妨从“大而全”到“小而精”;从上千万甚至近亿元的拍品到有底蕴成系列的藏品;从人人染指到只有“我拍”……或许回归艺术的本质,让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闯荡出一条适合自我符合当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