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中国生机勃勃

2024-10-14杨旭杨烁壁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4年36期

素材链接

6月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增强系统观念,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合为一个部分作出部署。三者内在一致又相互支撑,要“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科技体制改革,放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框架下审视,一个递进逻辑清晰而有力: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讲到了科技工作者的心坎里,更为改革标定了方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申报表,从57页减少到了11页。”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君将薄薄的一沓报表装入文件袋中。报表变薄,获得感变实。4年3轮科研人员减负专项行动,以减法增活力。通过“破四唯”竞聘,山东省农科院的“土专家”崔凤高评上了研究员,圆了多年的心愿。

曾经“一把尺子量到底”的人才评价模式,转向“各得其所、各展其才”。教育之于人才——“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以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回信,希望姚期智教授“带领大家继续探索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清华园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种子,已然破土成长。“让年轻人保持好奇心、充满创造力,是我们最需要做的事。”姚期智教授说,“在‘姚班’,学生们可以根据兴趣,广泛接触各项研究工作。一门课、一个项目,都可能成为深耕科研的起点。”

新时代以来,围绕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拔尖计划”进入2.0阶段,已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强基计划”启动实施

4年来,39所试点高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选拔培养人才……

鼙鼓声声、日迈月征,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1年时间。“我们要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这一战略目标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话语铿锵。

(选自《人民日报》2024年7月16日,有删改)

速用范本

王依燃:五千年浩荡绵亘的历史长卷里,科技发展一直在推动人类不停前行:蒸汽机让人们到达了未曾设想的远方;莱特兄弟的一次高飞,让人们征服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天空……科技的力量,强大而深远。它如一股洪流,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它让信息传递变得更为迅速,让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让生活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懈怠放松只会导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新时代的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创新意识,不断尝试与挑战,才能让中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真正为全世界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四川成都树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