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悟空的眼泪

2024-10-14张怡微

读者 2024年20期

在《西游记》中,唐僧和孙悟空都非常爱哭,八戒与沙僧也哭。唐僧胆小,被俘后总是哭,思乡时也哭;遇到同病相怜的人牵动凡心,更会忘记自己已是出家人。师父有难,徒弟们哭泣自不必说。孙悟空哭泣,还因为受了委屈、被唐僧冤枉。

孙悟空有三次哭得十分凄惨。一次是遇尸魔被唐僧赶走,“噙泪叩头辞长老”“止不住腮边泪坠”。第二次也是被唐僧赶走,“止不住泪如泉涌,放声大哭”。第三次是在狮驼山以为师父已经被妖怪吃了,“心如刀搅,泪似水流”“泪如泉涌,悲声不绝”。

第二十七回的白骨精三戏唐僧一节中,是八戒挑拨行者与唐僧关系最激烈的一节,后来直接导致唐僧第一次将行者赶回花果山。一方面,唐僧对孙悟空棒打妖怪始终怀有排斥心理;另一方面,唐僧也因“看”到孙悟空机灵、八戒愚钝,而认为八戒更老实。八戒显然利用了这一点。他打不过孙悟空,就撺掇唐僧念紧箍咒。

因唐僧不信那花容月貌的女子是妖怪,孙悟空说了很重的话。“你见他那等容貌,必然动了凡心。若果有此意,叫八戒伐几棵树来,沙僧寻些草来,我做木匠,就在这里搭个窝铺,你与他圆房成事,我们大家散了,却不是件事业?何必又跋涉,取甚经去!”

唐僧十分恼怒。直到香米饭变成长蛆,面筋变成癞蛤蟆,才有三分信了,但猪八戒很不忿,挑唆说:“怕你念甚么紧箍儿咒,故意的使个障眼法儿,变做这等样东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

行者第二次打杀尸魔,唐僧不满,八戒进一步挑拨:“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甚么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

行者被赶走前叮嘱沙僧,要留心防着八戒挑拨。

小说安排八戒去请回孙悟空,也点出这一次离散的确因他而起,需要他亲自面对。猪八戒说,“那猴子与我有些不睦”,除了五百年前的恩怨,还有被孙悟空捉弄,或忌妒孙悟空的本事。

唐僧袒护八戒处也十分明显。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孙悟空下手太重,唐僧替死去的草寇挖坟,还特地念了一段祷告,向冥府说明情况。

猪八戒说:“他打时却也没有我们两个。”唐僧真又祷告:“好汉告状,只告行者,也不干八戒、沙僧之事。”孙悟空忍不住说:“你老人家忒没情义。为你取经,我费了多少殷勤劳苦,如今打死这两个毛贼,你倒教他去告老孙。虽是我动手打,却也只是为你。你不往西天取经,我不与你做徒弟,怎么会来这里,会打杀人!”

孙悟空斥唐僧“没情义”,实际上是斥他不公,缺乏理性。唐僧似乎始终没有办法在“杀生”和“除魔”之间找到一个理性的平衡。求善一方面表现为对恶的姑息,另一方面又没有降低残酷性。唐僧为草寇祷告,却无视孙悟空的功绩,吊诡得很。

《西游记》中,行者第一次回花果山一段写得十分煽情。“乘龙福老,往来必定皱眉行;跨鹤仙童,反复果然忧虑过。近岸无村社,傍水少渔舟。浪卷千年雪,风生六月秋。野禽凭出没,沙鸟任沉浮。眼前无钓客,耳畔只闻鸥。海底游鱼乐,天边过雁愁。”

八戒不思进,三藏念故国,真正的殷勤劳苦人反倒先走回头路,只是因为坚持说真话。这一段,孙悟空忽然意识到乘龙福老、跨鹤仙童或许也曾受过这样的苦楚,才终于得以超脱。然而,万般“皱眉忧虑”,在重见师父前他还不忘要洗干净身上的几日妖气。

值得注意的,是取经人眼泪呈现的丰富性。第三十九回,孙悟空与猪八戒讨论哭丧方法,猪八戒说:“我且哭个样子你看看。”令人忍俊不禁。若说《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大的感情问题跟唐僧有关,那么沙僧最大的感情投射对象则是孙悟空。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闻‘孙悟空’三个字,便好似醍醐灌顶,甘露滋心。一面天生喜,满腔都是春”。第四十一回,见孙悟空“浑身上下冷如冰”,沙和尚“满眼垂泪”。结果孙悟空醒来,只叫了一声:“师父啊!”沙僧道:“哥啊,你生为师父,死也还在哩。”可见世间情,没有道理可言。

(林 一摘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情关西游》一书,宋晓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