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同心党建 促进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4-10-13徐闻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成立政协时的初心所在,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做好新时代政协工作,必须旗帜鲜明地将党的领导全面、系统、完整地贯穿到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近年来,泰兴市政协以实施“同心党建”三大行动为抓手,坚持制度创新、理念更新、机制革新,持续强化政协党组织在政协工作中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推动形成“党组引领干、党员带头干、委员主动干”的良好格局,有力促进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把凝聚委员共识作为推进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以推行双重组织生活为基础,实施“同心向党”铸魂行动。研究出台《泰兴市政协党员委员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突出党员委员组织关系一方隶属、组织生活双重参与,并以党员委员示范带动党外委员强化理论武装,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同心之旅”赓续红色精神。整合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杨根思烈士陵园、中共江浙区泰兴独支旧址纪念馆、沈安娜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开发“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系列专题党课,打造“同心之旅”研学专线,以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等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按界别分批次组织政协委员开展研学,通过讲好红色故事,打造行走的思政大课,推动广大政协委员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政治信仰,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同心讲堂”凝聚思想共识。以建立党员委员为重点的常态化制度化学习机制为目标,采取“学习+交流+体验+实践”等形式,定期举办“同心讲堂”,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研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有关重要论述,及时跟进学习总书记的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广大政协委员更加深刻地感悟新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同心悦享”提升综合素养。坚持“党建+读书+履职”的理念,把开展“同心悦享”读书活动与支部活动相结合,党员委员带头分享读书感悟,推动委员不断拓宽视野、提升素质、增强本领,促进委员政治素养和履职能力共同提升。
把高质量履职作为推进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以完善临时党组织设置、促进功能发挥为保障,实施“同心履职”聚力行动。研究制定《泰兴市政协委员履职临时党组织设置及运行工作规则》,把设置界别临时党组织常态化制度化,创新设立1个党员委员履职临时党总支和6个界别履职临时党支部,将党员委员全部编入所在界别履职临时党支部。聚焦重点组织参政议政。发挥界别履职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推选党员领导干部或表现突出的党员委员担任党支部书记,每月组织1次界别委员和社会知名人士座谈会,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寻找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经支部党小组会、支委会、党员大会反复酝酿讨论,对年度重点协商调研课题等形成共识。近年来围绕“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同心聚合力,共抓大保护”等课题,组织委员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不少务实可行的破解之策。共抓大保护主题协商议事工作得到全国政协有关领导批示肯定。聚焦难点推动建言献策。采取建立党建联盟、设置界别委员工作室等方式,推动界别履职党支部与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组织开展“委员三进”活动,通过委员进机关、进单位、进村(社区),广泛联系界别群众,全面加强社情民意信息收集整理工作。针对社会各界反馈的难点问题,集思广益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其中,《关于强化源头管控,提升电动车锂电池本质安全的建议》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聚焦堵点开展民主监督。建立政协党组牵头抓总、机关党委统筹协调、各界别履职临时党支部分工联系等工作机制,在政协党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界别履职党支部优选骨干委员,成立民主监督小组,按照每年不少于1/5的比例,对机关部门单位开展协商式民主监督,通过听、看、访、评等方式,促进被监督部门(单位)科学民主决策、提升工作效能。《中国政协》杂志以“打造全员开放履职平台,提升政协民主监督质效”为题对此作了详细报道。同时,持续开展市政府、市政协联席会议协商,对上一年度建议落实情况进行系统回顾、集中反馈,做实协商的“后半篇”文章,《人民政协报》对我市这一做法作了专题报道。
把联系服务界别群众作为推进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力点,以推进履职和服务融合互促为支撑,实施“同心为民”薪火行动。研究出台《泰兴市政协党组成员联系党员委员、党员委员联系党外委员制度》,突出联系服务群众主题,强化政协党组成员和党员委员表率作用,坚持联系、服务界别群众“两手抓”,促进政协委员履职、服务“双提升”。协商文化赋能基层治理。扎实推进协商文化“五进”活动,鼓励党员委员带头当好政策宣传员、矛盾协调员,营造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浓厚氛围,建成了黄桥镇“三单四议五事”、广陵镇“商立方”、行政审批局“泰暖心”、襟江小学“师水襟江·共商共育”、赢胜集团“商以聚同·赢在未来”等32个协商文化培育展示点。将委员履职活动灵活嵌入镇村基层协商,发挥党员委员和“三官一律”委员的骨干作用,引领带动政协委员参与基层矛盾化解、发展难题破解,探索形成了“共同理·大家评”综合解纷工作法,该工作法被评为全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四微四助”精准服务群众。明确政协党组成员联系督导各履职党支部,各专委会党员负责人担任联络员,深入推进“四微四助”活动。“四微四助”即聚焦基层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倡导每位委员认领一个微心愿,助力扶危济困;组织委员参加重点提案督办,常态化列席重点部门重要会议活动,以微监管助推部门效能行风转变提升;开展“村村到、户户进、人人访”走访活动,以微协商助力突出问题化解;依托委员工作室和委员书房,面向各界群众举办人文社科理论知识讲座,以微讲坛助力文明创建。并以此活动为抓手,推动支部党建工作与委员履职能力提升深度融合。“界别联议”助力乡村振兴。围绕做好“富民、惠民、安民”三篇文章,采取“界别+界别”“界别+镇街”等方式,推动界别与镇街履职临时党支部同向发力,建立健全议题共商、活动共办、责任共担工作机制,以“访界别群众聚发展合力”等为主题,搭建“民生四季谈”协商平台,每季度聚焦一个影响镇村高质量发展的难点问题,发挥界别专业特色优势,通过跨“界”联商、“界”镇共商,议出了“企业呼叫、驻厂员报到”和“五员合一助企解困”等一批金点子,形成典型案例61件,帮助解决了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作者系泰兴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责任编辑:张 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