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幸福在美丽湟里建设中“升温”
2024-10-13王乾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要重谋划,更要重落实”。“千万工程”不仅深刻改变了农村的面貌,更创造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和实践范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实践中,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的科学理念、系统思维和创新方法,奋力绘就“和美乡村·诗画湟里”新画卷。
写好城乡融合大文章,以经济之“兴”升腾小镇“烟火气”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多年的摸索中,湟里走出了一条“以工养农、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以工惠农”之路,实现产业融合发展。面对乡镇企业发展缺空间、融资难等问题,湟里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全面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新政,释放土地红利,唤醒“沉睡资产”,为企业发展突破束缚、激发活力。全面开展低效工业用地腾退整治,改变“小散乱”企业在乡间见缝插针窘境,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为优质产业提供承载空间。积极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企业与村集体共建“菜园子”,不仅丰富了职工的菜篮子,也鼓足了村民的钱袋子。
与此同时,以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和治理融合水平。通过推进土地精细化综合整治,腾退农村零星分散宅基地,盘活存量土地,有效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通过编制空间全覆盖的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划分中心村、集居点和重点园区,更加明晰美丽乡村建设方向。
湟里各村的“高颜值”吸引了众多年轻人回村创业。稻香村咖、农耕课堂、传统水牛肉与港式打边炉巧妙融合……当“新潮”撞上“泥土气”,瞬间激活了乡村消费力,湟里成为了武进西南片区乡村旅游首选地、“网红打卡地”。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回流,镇党委政府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力度,构建多元化帮扶机制,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成立专员帮办团队和青创联盟,培育创业者、孵化新业态项目,帮助店家对接本地农户,让创业者不为采购操心,农户不愁产品销路,通过双向选择实现合作共赢。当下的湟里,处处充满青春活力和创业热情,吸引着更多有才之士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
构筑水清岸绿幸福河,以河水之“绿”答好生态“高分卷”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聚焦“美丽小镇”建设,湟里镇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贡献湟里智慧。湟里水系发达,东濒滆湖、西瞩长荡湖,71条水系在镇域内纵横交错,曾是四县十六镇的水运中枢,可谓是因河而兴。如何让湟里因水而美是镇党委政府孜孜不倦的努力方向。
作为滆湖上游乡镇,湟里坚决扛起洮滆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责任,自2023年以来共计开展重点水利水务工程5项,全面启动水美乡村项目建设,对全域河道开展岸坡整治、河道清淤、水系联通等河道综合治理工作。完成全镇1133个小微水体整治任务,3个村荣获“常州市小微水体示范片区”,5条河道获评省级生态河道,6条河道获评市级幸福河道、五好河道等荣誉,建立全市首个河长制主题公园,创成全省首个村级水情馆。注重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有效开展点源治理、农田面源治理和内源治理三大工程,巧妙融入生态治理元素,建立微湿地、设置入滆湖前置生态屏障,不断优化河道水质。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覆盖率达90%以上,面积和数量位于全区前列。聚焦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等领域,累计创建省级节水型载体7个、市级节水型载体23个,成为全国首个市级节水型乡镇。
美丽的水造就宜居的乡村,奔涌的水团结奋进的乡民。百姓们纷纷自发加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一个村一个特色,美丽乡村建设在湟里这片热土上如火如荼地推进,共创成江苏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3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3个。
蹚出精管善治新路子,以基层之“智”刷新百姓“好感度”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湟里镇党委政府深知美好的乡村图景离不开乡村治理体系的建立和治理能力的显著提升。各村在走深走实乡村治理之路中,不断摸索创新了各具特色的“土办法”:有得到“人民日报”头版点评的“击鼓议事堂”,让“村里事”变成群众“自家事”;有“情理法勤”工作法,凝聚干部群众一条心;有“法润民生微信群”,成为百姓提升法治素养的“掌中宝”;有“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共治”的六治融合模式,着力推进村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个个的“土办法”,变以往“被动处理”为“主动处理”,让人民当家作主真正具体、现实地体现在百姓生活的各方面,把实事好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把服务温暖到了群众“家门口”,让乡村治理更暖民心、更具温度。
与此同时,湟里镇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活动,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19个村(社区)全面开展“援法议事”,持续强化和提升基层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处理群众自治事务的意识和能力。打造全市首个网格主题公园,推出“小湟”“小里”网格IP形象、开通“湟里法治直播间”、培育“法律明白人”“学法中心户”“草根帮帮团”队伍、推进“法律门诊”工作法,一系列有效举措的扎实推进,大大提升了乡民的法治意识,为探索高效解纷体系提供了“湟里实践”。
立足新征程新起点,广袤田野正成为展现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承载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使命。湟里镇党委政府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激发乡村全面振兴内生动力,让人民幸福在美丽湟里建设中“升温”,不断彰显湟里现代化建设新作为新气象,绘就“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民生画卷。
(作者系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责任编辑:霍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