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笔圣手于非闇

2024-10-13

学苑创造·C版 2024年9期

于非(1889年—1959年),原名于魁照,后改名于照,字仰枢,别名非,又号闲人、闻人、老非。他是近现代中国画史上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研究与创作并有着重要成就的画家。他的工笔花鸟,线条挺秀精致有力,色彩强烈不失沉稳,典雅清丽又不流于娇媚,生动传神又富于装饰趣味。

1889年4月,于非闇在北京的一个四合院里出生。于家祖上三代都是清朝举人,以教书为生,于非闇从小耳濡目染,接受了来自祖父和父亲的文化熏陶,对诗文和书画篆刻非常感兴趣。

22岁时,于非闇开始师从民间画师王润暄先生,学习画花鸟草虫。这位启蒙老师擅长工笔花卉草虫,尤以画蝈蝈闻名于世,对于非闇终生的艺术样式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后,于非闇曾广泛地涉猎过山水画、花鸟画、工笔画、简笔画,但以半工半简、勾花点叶的花卉居多。

为了掌握物象特点,于非闇养了不少花和鸟。他非常喜欢鸽子,并在自己的生活中与鸽子为伴。在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画作品中,鸽子是一个常见的主题。他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描绘,将鸽子的形态、羽毛、动作等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在《直上青霄》中,他画了两只展翅飞翔的鸽子,白羽黑颈,飞翔在白云之上,寓意着向往自由和天空。在《金盆浴鸽图》中,他描绘了两只鸽子围着水盆戏水的场景,呈现了鸽子安逸、放松的生活状态。

于非闇的鸽子不仅是一个具体的描绘对象,更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通过描绘鸽子,于非闇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敬畏。

自1935年开始,于非闇把艺术的重心转向了工笔画。此时的于非闇40多岁了,起步虽晚,成就却大,他所绘的工笔画雕青嵌绿、富丽绚彩,明艳却不失雅致,白描的兰、竹、水仙更是清逸绝伦。到了20世纪40年代,于非闇的名声已经与著名画家张大千比肩了。

张大千与于非闇是莫逆之交,他很欣赏于非闇的学识、性格和绘画风格,建议于非闇放弃以前的小写意绘画风格,专攻双勾工笔花鸟画,并配上瘦金书题款。于非闇听从了张大千的意见,开始专心研究工笔花鸟画,他从清代著名书画家陈洪绶入手,后来又学习宋元两代的花鸟画。“重古意”成了于非闇绘画作品的一大特点,他创新两宋双勾法,逐步形成了“于派”工笔花鸟画的样式和语言,打破陈规的构图,一举成名。

在于非闇的牡丹画作中,盛开的牡丹娇柔妩媚,层层晕染的花瓣丰满滋润,色彩柔婉鲜丽,花叶与枝干穿插有序,主次分明,立体效果极佳,给人端庄秀丽之感。

于非闇的画作里高古的气韵、精到的笔法与色彩的艳丽并不冲突,不会因“艳”而显出“俗”。艳美之色与高古之意,是于非闇作品的一种格调,也是识别他的作品的根本特征。

除了工笔画,于非闇的瘦金字体在近代首屈一指,这源于他小时候学书法打下的好底子。他从晋唐的楷帖开始临摹,也临摹上溯秦汉的篆隶,后来专攻瘦金字体。瘦金字体结构严谨、布局疏朗,于非闇在书写时注重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和整体的和谐统一,这使得他的书法作品在结构上既严谨有序,又不失生动活泼。

自从听取了张大千的意见后,于非闇的作品多是画与瘦金字体题款相配。于非闇在绘画和书法之间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点,他的书法与画作相互映衬、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世界。这种书画结合的艺术风格,让于非闇的瘦金字体更具魅力和独特性。

于非闇天赋优越,但他仍然勤勉有加,每天都要画画、练书法,直至晚年都坚持不懈。作画时他专心致志,不会因为周围环境的不堪而让自己的绘画有所懈怠。天赋加勤奋,让于非闇的作品更加出色。

于非闇的艺术成就和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他被视为近现代工笔花鸟画的奠基人之一,对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作品深受同行和观者的喜爱,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为中国艺术赢得了国际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