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回廊,雅俗共赏
2024-10-13杨扬
有人喜欢唐诗的风骨刚健、雄浑磅礴,有人独爱宋词之雅,浪漫灵动。但我偏爱元曲,因为它融入了唐宋的精与气,兼具通俗和典雅。元曲源于金词,产于金元之际,由民歌俚谣演化而来,展现元人直率的心性。元代是一个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代,科举不兴,胸怀难展,文人们或隐逸山野,挞伐时政弊端,或逍遥四海,活跃于艺林,积极参与到杂剧或散曲的创作、表演中去,将唐诗宋词之精华与民间俚歌俗调融会,将贵族文化变为雅俗共赏。
文人笔下,一曲曲歌曲,或是愤世嫉俗,或是悲天悯人,或是亲人执手谆谆,或是朋友把酒辞行……苏彦文的《斗鹌鹑·冬景》中描述僧人过冬:“脚又滑手又麻,乱纷纷瑞雪舞梨花”,道出他们在冬日的具象化感受,怎一个“苦”字了得;刘时中在《朝天子·邸万户席上》中写下“早秋霜两鬓边”和“乞食在歌姬院”,以讽刺的语句,大胆地表达对纨绔子弟的厌与愤;在鲍天佑的《王妙妙死哭秦少游》里“却和你梦里相逢,原来是神绕魂游”的妙妙,直白地表达了对红颜知己秦少游的爱和思念,大胆地喊出“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潇潇洒洒风尘客,山野田间醉神仙,把俗话洒下,融入雅的酒酿,把粗语取下,嵌入雅的荧光。元曲中,有元好问“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的无奈,“谢公扶病,羊昙挥涕,一醉都休”的万念俱灰;有周德清屋子“倚篷窗无语嗟呀”,家中“七件儿全无”,又怎能“折桂攀花”;有王恽“苍波万顷孤岑矗,是一片水面上天竺”的大气和“蛟龙虑恐下燃犀,风起浪翻如屋”的豪迈;有乔吉远眺“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近看“桃花浪里,春水鳜鱼肥”的惬意。
元曲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席位。王国维曾评价:“元曲之佳者,自然真挚,如行云流水,无迹可求”。如果可以,我想在一个静美的下午,抛开一切,单纯地欣赏元曲的美:见顾影自怜的青衣,踩着细碎的音韵,迈着温婉的步调,衣袂飘飘,款款走来,曲散人离,不诉归期;观贫家屋漏且冻寒,贪馍馍香甜,图燃柴微暖,品酸甜苦辣,感冷暖炎凉,戏了曲停,回归本我,身融于天,心静如地……
走进元曲,雅俗共赏,观生、旦、净、末惊艳亮相,品千般情致、万缕回甘。
【山东滕州市第三中学】
◆点评
元曲的俗与雅,是本篇作文的灵魂。作者围绕它拾级而上,步步深入,体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学功底。作者先谈了兼具俗与雅的元曲俗与雅产生的历史背景,继而谈俗与雅的具体表现,最后写自己在元曲中回归本我,身融于天,心静如地。
(指导老师: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