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风来满眼春
2024-10-12路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1992年1月18日至2月1日,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风尘仆仆赶赴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他一路走,一路看,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科学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
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指明的改革方向,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中央紧紧依靠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成功稳住了改革和发展的大局,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党的十五大继承邓小平遗志,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明确回答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我国实现跨世纪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1997年下半年,东南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很快波及整个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造成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世界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建设遇到严重困难。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及时提出“坚定信心,心中有数,未雨绸缪,沉着应付,埋头苦干,趋利避害”的指导方针,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例如,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加中低收入者的生活保障,改善人民生活;采取提高出口退税率、打击走私等措施,千方百计增加出口,从多方面拉动经济增长;等等。
这一系列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外贸出口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大幅回升,国家外汇储备增加。到2000年,国民经济稳步回升。在许多国家因这场危机出现经济衰退、货币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我国兑现了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在克服亚洲金融危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充分展现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缓解这场影响全球的金融危机作出巨大贡献。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1998年夏天,我国遭遇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长江、嫩江、松花江发生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珠江流域的西江和福建闽江也一度发生大洪水,受灾人口达2.23亿。面对特大灾害的考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果断决策、周密部署、正确指挥。广大军民不畏凶险、奋力抗灾。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临抗洪一线,各级领导干部奔赴抗洪现场。我们党出动30余万官兵参加抗洪斗争,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夺取了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在这场斗争中,党和人民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在国家安全与长远发展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对于西部地区的发展,党中央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相继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1997年3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是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党的十五大明确要求,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要求通过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等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对此作出进一步部署,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面启动。为支持西部大开发,国务院制定出台有关财税、金融、外资外贸、吸引人才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扩大西部地区公共投资规模;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有力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历经15年的艰难谈判,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同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143个成员,从此打开了对外开放的新天地。在申请加入世贸组织过程中,我国实施了对外开放“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推动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到2001年,我国累计参与境外资源合作项目195个,总投资46亿美元;累计设立境外企业6610家,其中中方投资84亿美元。1990年至2001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108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3780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96%。200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5098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3.4倍,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名由1990年的第16位上升到第6位。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层层推进,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经济带—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祖国统一大业向前推进。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灯火通明,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胜利回到祖国怀抱,洗刷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走出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在香港回归的各项工作紧张进行的同时,澳门回归也提上日程。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葡萄牙国旗和澳门市政厅旗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从这一刻起,澳门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这一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党中央全面把握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致力于营造一个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以更为开放的大国姿态融入世界,外交工作取得了新进展。1996年4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首脑在上海举行会晤,正式形成“上海五国”会晤机制。在此基础上,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由中国参与推动建立并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地区性合作组织,它所倡导的“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2001年2月,“博鳌亚洲论坛”成立大会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举行。博鳌亚洲论坛是首个永久定址中国、非官方的国际性会议组织,它以“平等、互惠、合作、共赢”为主旨,成为亚洲和关心亚洲的各界人士加强了解、增进友谊和扩大合作的纽带。同年10月,中国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与会各成员国领导人围绕“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的主题,达成广泛共识。长期以来,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内发挥着极具建设性的作用,为反映发展中国家问题和呼声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通过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一系列活动,我国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东方风来满眼春,天时人事日相催。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21世纪。
(作者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