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韩比较视域下的竹枝词起源论

2024-10-12徐利华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4年3期

摘 要:

关于竹枝词的起源,国内学者多有歧见,提出了巴渝说、楚地说等,其中巴渝说最为盛行。竹枝词曾传入韩国,并出现了诸多关于其起源的讨论,尤其是在朝鲜王朝时期。大多数朝鲜文人认为竹枝词起源于楚地,与舜之二妃或屈原的故事有关,后来流传到巴渝、东吴等地。这些观点受到刘禹锡、苏轼、杨维桢等人的影响,同时结合了本土民俗的特点。将竹枝词的起源放置在中韩比较视域下进行研究,不仅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新线索,也有助于深化对中韩文化的融通与差异的认识。

关键词:

竹枝词;起源;韩国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24)03-0037-06

竹枝词来自民歌,却历来备受文人青睐。刘禹锡、白居易、苏轼、黄庭坚等人纷纷参与创作,竹枝词也成了文人声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出现了与之相关的词调。关于竹枝词起源的地域和时间,国内学界一直聚讼不已。竹枝词曾传入韩国,不仅被广为传唱,且出现了诸多关于其起源的讨论。本文将竹枝词的起源放置在中韩比较视域下进行研究,以求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新线索,并期望对中韩文化的融通与差异的认识有所深化。

一、国内竹枝词起源论

国内对于竹枝词起源的讨论,往往围绕刘禹锡的相关记述展开。刘禹锡是较早创作竹枝词的文人作家,他曾谈到曲调的来源,其《竹枝词九首》前有引言:“岁正月,余来建平,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歌者扬袂睢舞,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其卒章激讦如吴声,虽伧儜不可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扬之,附于末。后之聆巴歈,知变风之自焉。”[1]546

关于刘禹锡这一段话,历来有不同的理解,争论点集中在两个问题:一是“建平”是指朗州(今湖南常德)还是夔州(今重庆奉节)?二是“建平”是源还是流?由此而产生了四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建平”是指朗州,这一带是竹枝词的起源地。也就是说,竹枝词起源于楚地。《旧唐书·刘禹锡传》载:“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情性。蛮俗好巫,每淫祠鼓舞,必歌俚辞。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2]《新唐书·刘禹锡传》所载与之大致相同:“宪宗立,叔文等败,禹锡贬连州刺史,未至,斥朗州司马。州接夜郎诸夷,风俗陋甚,家喜巫鬼,每祠,歌竹枝,鼓吹裴回,其声伧儜。禹锡谓屈原居沅、湘间作《九歌》,使楚人以迎送神,乃倚其声,作竹枝辞十余篇,于是武陵夷俚悉歌之。”[3]按照新旧《唐书》的说法,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创作时间应在永贞二年(806)至元和十年(815)之间,为其被贬朗州时所作,而竹枝词源自当地祭祀巫鬼的民歌,与屈原所作《九歌》同属于楚声。唐人诗作中常写到竹枝词在楚地的流传,如顾况《早春思归,有唱竹枝歌者,坐中下泪》:“渺渺春生楚水波,楚人齐唱竹枝歌。”[4]2971刘禹锡《洞庭秋月行》:“荡桨巴童歌竹枝,连樯估客吹羌笛。”[1]326许浑《下第怀友人》:“南宗更有潇湘客,夜夜月明闻竹枝。”[5]这些作品中所言“楚人”“洞庭”“潇湘”皆指向楚地。到宋代后,苏轼更是明确提出“竹枝歌本楚声”[6]24,他的《归朝欢·和苏坚伯固》词云:“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君才如梦得。武陵更在西南极。竹枝词,莫傜新唱,谁谓古今隔。”[7]据曾季狸《艇斋诗话》,此词“为送伯固往澧阳,故用灵均、梦得等事。”[8]澧阳与朗州相邻,亦在今湖南常德境内,可见苏轼也认同刘禹锡《竹枝词》是在朗州所作。

第二种观点同样是认为“建平”是指朗州,但刘禹锡这段话是从源与流两个方面来谈的:竹枝词起源于巴渝,后来流传到湖湘一带。郭茂倩即持这样的观点:“竹枝本出于巴渝,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俚歌鄙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新辞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9]明确提出竹枝词起源于巴渝,而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作于沅湘,这就意味着肯定了“建平”是属朗州。黄庭坚亦云:“竹枝歌本出三巴,其流在湖湘耳。”[10]53从这些表述来看,郭茂倩和黄庭坚对刘禹锡那段话的理解是一致的。他们之所以认为竹枝词起源于巴渝,除了受到刘禹锡“巴歈”之说的影响外,也是因为竹枝词确实在这一带广为流传。杜甫《奉寄李十五秘书文嶷二首》其一:“竹枝歌未好,画舸莫迟回。”[11]此诗为大历元年(766)夏杜甫在夔州所作,诗中写到这一带流传的竹枝词。在很多中晚唐诗人的作品里,都可以看到竹枝词在巴渝地区盛传的情况。李涉《李独携酒见访》:“老夫昔逐巴江岸,唱得竹枝肠欲断。”[12]郑谷《渠江旅思》:“引人乡泪尽,夜夜竹枝歌。”[4]7717到宋代后,巴渝一带唱《竹枝》的风气依然久盛不衰。据孙杰《竹枝词发展史》一文研究,宋代竹枝词的传播、写作地域,大体上与唐代保持着同一特点,即主要集中在蜀地(今四川、重庆一带)。[13]75黄庭坚有《竹枝词二首》,其一:“三峡猿声泪欲流,夔州竹枝解人愁。渠侬自有回天力,不学垂杨绕指柔。”

其二:“塞上柳枝且莫歌,夔州竹枝奈愁何。虚心相待莫相误,岁寒望君一来过。”[4]6892

这两首诗是黄庭坚到夔州后受当地风气影响而创作的,他对竹枝词起源的认识也正是缘于这样的背景。

第三种观点是认为“建平”指夔州,这一带是竹枝词的起源地,也就是说竹枝词起源于巴渝。南宋葛立方《韵语阳秋》云:“刘梦得《竹枝》九篇……乃梦得为夔州刺史时所作。而史称梦得为武陵司马,作《竹枝词》,误矣。”[14]认为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作于夔州,而非朗州。卞孝萱《刘禹锡年谱》中将此诗系在长庆二年(822)正月,断为刘禹锡初到夔州时所作。[15]106任半塘《唐声诗》一书引卞孝萱之说,认为“刘氏九篇据其自序与辞,明明作于夔州”,而竹枝词本出巴渝,后传至荆楚,流播四方。[16]陈思和《试论刘禹锡的〈竹枝词〉》一文指出,刘禹锡《竹枝词九首》是公元八二二年正月在四川夔州所作,竹枝词来源于四川民歌。[17]刘航《中唐诗歌嬗变的民俗观照》一书所附《竹枝词考》亦持此说,认为“建平指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唐属巴东郡”,竹枝词的出现与诞生于巴地的竹王神话有关,其后楚地亦多闻之。[18]

第四种观点同样是认为“建平”指“夔州”,但刘禹锡在入夔以前已经在湖湘一带接触到竹枝词。竹枝词起源于楚地,之后流传到巴蜀一带。唐人已有这样的说法,刘商《秋夜听严绅巴童唱竹枝歌》诗云:“巴人远从荆山客,回首荆山楚云隔。思归夜唱竹枝歌,庭槐叶落秋风多。曲中历历叙乡土,乡思绵绵楚词古。”[4]3448从诗意来看,竹枝歌本为“楚词”,之后才随客游之人传入巴地。一些现代学者亦有此种主张,如陈建中《刘禹锡竹枝词写作地点考辨》一文指出,刘禹锡在阮湘时的许多诗句说明“诗人早已熟谙竹歌”,但又认为其入夔后“才充分具备了写竹枝词的主、客观条件。”[19]孙杰《竹枝词发展史》一文亦有同样主张。

以上四种观点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竹枝词起源于巴渝,另一派则认为竹枝词起源于楚地,而前者拥趸尤多。很多国内学者谈到地域文化对竹枝词产生的影响,但将竹枝词的起源与某一具体历史人物的故事相关联的则极为少见,这与韩国文献中所见竹枝词起源论有很大不同。

二、韩国文献中所见竹枝词起源论

竹枝词在统一新罗时期已经传入韩国,姜玮《东人之礼于所敬……以笔代谢》五首其三:“东海宗风未寂寥,弓衣绣句倍前朝。瀛堧诗派叨相问,我是街头踏竹谣。”自注:“新罗人以竹枝踏节而歌。”[20]姜玮所说的“新罗”,应是指统一新罗时期(668—901)。李尚迪《雨中独坐,李牙山大令秉益过访》:“几家门巷依乔木,百济风谣衍竹枝。”[21]这里所说的“百济”,应是指后百济(900—936)。在后三国时代,竹枝词可能已成街头巷尾广为传唱的歌谣。

竹枝词传入韩国后,出现了诸多关于其起源问题的讨论,尤其是在朝鲜王朝时期。从现存文献来看,持上述第一种观点者最为多见。如金瑱《诗林丛话》载,刘禹锡“附王叔文,宪宗立,贬为朗州司马,赋《竹枝词》。”[22]李德懋《诗观小传》载,刘禹锡“坐王叔文党,贬朗州司马。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作《竹枝词》,武陵蛮俗悉歌之。”[23]二人皆承新旧《唐书》之说,认为刘禹锡《竹枝词》为贬朗州时作。李学逵论及竹枝词云:“盖此词始于唐刘宾客禹锡。禹锡谪夜郞,风俗陋甚,喜祀巫鬼,每祀歌竹枝,被之鼓吹。即倚其声,为《竹枝词》。”[24]他所说的“夜郎”,即指朗州一带。刘禹锡《楚望赋》前有引文:“予既谪于武陵,其他故郢之裔邑,与夜郎诸夷错杂。”[1]1595据卞孝萱《刘禹锡年谱》,此赋为刘禹锡在朗州司马任上作。[15]69同时,李学逵的“夜郎说”,很可能受到杨维桢的影响。杨维桢《西湖竹枝词》序云:“竹枝本夜郎之音,依声制辞,实起刘朗州。”[25]其说备受朝鲜文人的推崇。

朝鲜文人大多认为竹枝词发源于楚地,并与舜之二妃或屈原的故事有关。苏轼《竹枝歌》叙云:“竹枝歌本楚声,幽怨恻怛,若有所深悲者。岂亦往者之所见有足怨者与?夫伤二妃而哀屈原,思怀王而怜项羽,此亦楚人之意相传而然者。且其山川风俗鄙野勤苦之态,固已见于前人之作与今子由之诗。故特缘楚人畴昔之意,为一篇九章,以补其所未道者。”[6]24竹枝词来自楚声,其“幽怨恻怛”风格与楚地的风土人情有关。苏轼强调的是楚文化塑造了竹枝词的风格特征,但并未明确提出此曲是源于二妃或屈原的故事。当竹枝词传入朝鲜半岛后,人们围绕其起源问题产生了二妃说、屈原说这两种既相关联又有差异的观点。这一点无疑受了苏轼的影响,同时又有更为复杂的深层原因。

一些朝鲜文人认为竹枝词来自楚地,源于舜之二妃的故事。如郑栻《竹枝词》:“二妃当年怨,千秋寄竹枝。三更风雨夜,萧瑟诉馀悲。”[26]南基万《落花岩》二首其二:“锦水亭傍一小祠,兰肴桂酒奠湘妃。竹枝歌罢无人见,湘水滔滔山九疑。”[27]为何这些朝鲜文人会认为竹枝词起源于娥皇、女英的故事呢?除了受到苏轼的影响,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因为二妃的故事与“竹”有关。张华《博物志》载:“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28]关于二妃故事的记载里,出现了“以涕挥竹”这一重要情节。刘禹锡《潇湘神》二首其二:“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1]332所谓“潇湘神”,即指娥皇、女英。刘禹锡是较早创作竹枝词的文人,而这首诗又将原来故事里的“斑竹”说成“斑竹枝”,加上竹枝词声情悲怨,很容易让人将“潇湘神”的故事和竹枝词相联系。朝鲜文人闵齐仁《班竹》诗云:“苍梧秋深湘水寒,鹤唳凄断猿声干。南游帝子归不得,二妃零落沅湘间。江边千古竹猗猗,哭向清涕何潸潸。妾心虽死当不移,妾身肯爱随波澜。空将血泪寄此君,万竿苍翠成烂斑。微风吹散响氷铁,白日光照清琅玕。英灵呜咽万古地,泪痕留与千年看。客来空吟竹枝歌,夕阳长笛愁君山。”[29]“班竹”,又作“斑竹”。斑竹凝聚着二妃的血泪,而竹枝词寄托着她们的哀思,“竹”之意象成为将二妃故事与竹枝词相绾合的关键;二是因为唐人曾用竹枝词来写舜帝和二妃的故事。如顾况《竹枝》:“帝子苍梧不复归,洞庭叶下荆云飞。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4]2970诗中写到昔日舜帝南巡、崩于九嶷山的故事。受这些作品的影响,一些人很自然地认为竹枝词是源自二妃的故事。国内学者傅如一、张琴曾提出:“‘竹枝’命名的由来很可能与‘二妃’之事有着密切的关系。”[30]这种观点在国内附和者不多,但在韩国文献中却颇为常见。

竹枝词既与二妃的故事有关,故可用作黄陵庙的祭祀乐歌。唐代韩愈《黄陵庙碑》载:“湘旁有庙曰‘黄陵’,自前古立以祠尧之二女、舜二妃者。”[31]黄陵庙为祭祀二妃而建,在湖南湘阴之北的洞庭湖畔。李远《黄陵庙》诗云:“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女儿蒨裙新。轻舟小楫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4]5936诗中有“唱歌”之说,但并未点明所唱为竹枝词。而在朝鲜文人的笔下,写到黄陵庙时,则多提及竹枝词。权韠《和唐人黄陵庙诗,与持世、子渐、善述、献甫同赋》:“江草萋萋春复春,至今瑶瑟怨犹新。新词争唱竹枝曲,明月孤舟何处人。”[32]此诗为唐人李远《黄陵庙》的和诗,不仅次其原韵,情思意境亦多承原作。值得注意的是,权韠将原诗中的“唱歌”改成了“唱竹枝词”,而这一点与朝鲜文人对竹枝词的认识有关。类似的说法亦见于洪迪《黄陵庙》:“茜裙儿女竹枝歌,独立芳洲魂一叫。”[33]写到在黄陵庙凭吊二妃时,人们会唱竹枝词为其招魂。另如郑士信《阳山歌》:“巴人竹枝洞庭晩,黄陵清唱愁湘娥。”[34]睦大钦《竹枝歌》:“黄陵谁唱竹枝词,江上行人不胜悲。”[35]这些作品都提及,祭祀黄陵庙时唱竹枝词来表达对二妃的追悼。

同样是认为竹枝词起源于楚地,有一部分人则主张它的起源与屈原有关。如姜瑜《八怀诗·屈原》:“长歌竹枝曲,惆怅立黄昏。”[36]苏斗山《望海忆屈大夫》:“竹枝歌一曲,碧海吊孤忠。”[37]姜锡圭《咏史·屈原》:“最是斜阳愁绝处,巴童唱断竹枝词。”[38]这些作品为追怀屈原而作,其中都出现了竹枝词的意象。这正反映出朝鲜王朝时期流行的一种观点,即竹枝词起源于凭吊屈原的哀歌,正如权斗经所说“过湘江者吊骚人之哀怨,燕歌竹枝之唱,至今有馀悲”(《策问》)[39]。

那么,朝鲜文人认为竹枝词的起源与屈原有关究竟有何依据呢?刘禹锡说,他创作《竹枝词》,是模仿屈原创作《九歌》,并未说竹枝词的起源与屈原有关;刘禹锡有《竞渡曲》:“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1]316在沅江一带,每逢五月端午,人们在竞渡之时,唱着哀伤的歌谣为屈原招魂,但诗中并未言明所唱为竹枝词。白居易也曾将竹枝词和屈原的故事相联系,其《听芦管》诗云:“幽咽新芦管,凄凉古竹枝。……屈原收泪夜,苏武断肠时。”[40]用芦管吹奏竹枝词,幽咽凄凉,如泣如诉,让人想起屈原沉江的悲惨故事。但白居易这里谈的只是由乐曲所触发的想象,与其起源问题并无关涉。宋代王周《再经秭归二首》其二:“秭归城邑昔曾过,旧识无人奈老何。独有凄清难改处,月明闻唱竹枝歌。”[41]据王周所说,也只能推知竹枝词曾在屈原故里秭归广为流传。总之,唐宋时期并未有人明确提出竹枝词源于追悼屈原的哀歌,但将其与屈原故事相联系的却不乏其人,朝鲜文人显然受到他们的影响。

更重要的一点是,在中韩两国,都曾出现过端午唱竹枝词的习俗。唐人杜光庭《录异记》云:“赵燕奴者,合州石镜人也,居大云寺地中。……每斗船驱傩及歌竹枝词较胜,必为首冠。”[42]端午赛龙舟,有驱傩之意。在合州石镜(今四川合川)一带,端午节可能就有赛舟驱傩和唱竹枝词的风俗。在宋人的笔下,同样可以看到一些端倪。苏轼《竹枝歌》:“水滨击鼓何喧阗,相将扣水求屈原。屈原已死今千载,满船哀唱似当年。”[6]25写的是楚地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情景,所谓“满船哀唱”可能唱的就是竹枝词。范成大《夔州竹枝歌九首》其一:“五月五日岚气开,南门竞船争看来。云安酒浓曲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43]这一组诗共九首,但只有第一首与节日有关,是否意味着夔州端午竞渡时有唱竹枝词的习俗呢?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

一些朝鲜人到中国后,曾经看到过端午唱竹枝词的场景。据鲁认《锦溪日记》载,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五月初二,他曾在福州看到当地庆祝端午节的盛况:“舟人则又着华锦,笙歌鼓笛,交奏相争。能唱竹枝曲者数三,特立船头,激激其响,清越其音,争相哀唱,酹以角饭。四面观者,云集雾会。”[44]乘竞渡船,投角饭,唱竹枝词,不只是中国很多地方有这样的端午习俗,韩国也同样如此。在朝鲜王朝时期,很多文人的作品中都记载了端午唱竹枝词的习俗,而且往往伴随着其他活动。如南孝温《五月五日,浮江酣畅,有怀屈原》:“至今竹枝词,同日歌万夫。……临江酹一桮,天意飒风吹。……投筒此竞渡,清泪迸无津。”[45]杨士彦《竞渡怨》:“苍梧山苍楚水碧,远渡近渡人竞渡。招招沉冢水底魂,竹枝惨裂斜日暮。新筒饵下角黍饭,彩绳舞澜蛟龙怒。”[46]申楫《端阳日,吟示洪叔京》:“竹枝歌楚俗,彩绋戏仙群。……明年何处在,强饮待微醺。”[47]可见在朝鲜王朝时期,流行着端午节唱竹枝词的习俗,且往往与竞渡、投饭筒角黍、喝菖蒲酒、编彩绳等活动结合在一起。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在竞渡时,一边往水中投饭筒角黍,一边唱竹枝词。这样的端午习俗,无疑会影响人们对竹枝词起源的认识。

无论是源于二妃的故事,还是源于屈原的故事,朝鲜文人大多将楚地看作竹枝词的起源地。一些朝鲜文人也谈到,竹枝词由楚地向巴渝一带流传。成海应《竹枝词》:“巴人泪落楚人悲,巫峡秋声袅袅吹。橘树枫林翻落照,百牢关下乱帆迟。”[48]此诗多化用杜甫《夔州歌》诗句。其中“橘树枫林翻落照”句,出自杜诗中“枫林橘树丹青合”[49]1302一语;而“百牢关下乱帆迟”句,出自杜诗中“瞿唐险过百牢关”[49]1302一语。从诗意来看,诗人是说带着楚地悲凉色彩,竹枝词沿着巫峡传到夔州一带。张锡英《竹枝词一阕,和赠宋致车晋翼》:“有客有客歌竹枝,竹枝之歌从古悲。黄陵庙下阮湘水,哀怨千秋斑竹枝。空零月夜孤臣恨,蜀江春水怨女思。别有幽愁人不识,为君一唱竹枝词。”[50]言及竹枝词源于楚地二妃的故事,之后流传到蜀江一带。

关于竹枝词的起源问题,比较特别的是申国宾的看法,他提出竹枝词“始于吴楚”。其《凝川教坊竹枝词八章》前有“小叙”云:“余寓南山谷中,偶阅豹翁诗,有《愁州竹枝曲八绝》,谩次其韵,为《凝川教坊竹枝词》。盖竹枝始于吴楚,而多哀怨,一名《小秦王》,夏统所谓“东吴土地间曲”也”。[51]

这段话中说竹枝词“一名《小秦王》”,不知所依何据。黄庭坚曾提到,竹枝词“各用四句,入《阳关》《小秦王》亦可歌也。”[10]421申国宾此种说法,或许是源于对前人之语的误读。同时,他认为竹枝词是出自夏统所谓“东吴土地间曲”。据《晋书·夏统传》载,夏统曾谈及会稽一带土地间曲:“先公惟寓稽山,朝会万国,授化鄙邦,崩殂而葬。恩泽云布,圣化犹存,百姓感咏,遂作《慕歌》。又孝女曹娥,年甫十四,贞顺之德过越梁宋,其父堕江不得尸,娥仰天哀号,中流悲叹,便投水而死,父子丧尸,后乃俱出,国人哀其孝义,为歌《河女》之章。伍子胥谏吴王,言不纳用,见戮投海,国人痛其忠烈,为作《小海唱》。今欲歌之。”[52]可能因为竹枝词和会稽一带流传的《慕歌》《河女》《小海唱》一样声情哀怨,所以申国宾将其视作“东吴土地间曲”,再结合传统的“楚地说”,从而提出了“竹枝始于吴楚”的观点。事实上,虽然竹枝词也从楚地流传到东吴一带,如杜牧《见刘秀才与池州妓别》所云“楚管能吹柳花怨,吴姬争唱竹枝歌”[53],但谓其“始于吴楚”,则是将源与流相混同,不免失之笼统。

综上所述,关于竹枝词的起源,国内学者多有歧见,提出了巴渝说、楚地说等,其中巴渝说最为盛行。而从韩国现存文献来看,大多数人认为竹枝词起源于楚地,与舜之二妃或屈原的故事有关,后来流传到巴渝、东吴等地,这些观点受到刘禹锡、苏轼、杨维桢等人的影响,同时结合了本土民俗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竹枝词的起源时间也众说纷纭,出现了两晋、齐梁、隋唐等不同观点。如果说竹枝词源于二妃或屈原的故事,则其无疑是一首更为古老的歌谣,起源的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两晋之前。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当我们围绕竹枝词的起源问题争论不休时,也应当注意域外文献中相关记述的参考价值。

注释:

参考文献:

[1]刘禹锡.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M].陶敏,陶红雨,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9.

[2]刘昫,等.旧唐书(卷160)[M].北京:中华书局,1975:4210.

[3]欧阳修,等.新唐书(卷168)[M].北京:中华书局,1975:5129.

[4]全唐诗[M].彭定求,等编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

[5]许浑.丁卯集笺证(卷11)[M].罗时进,笺证.北京:中华书局,2012:721.

[6]苏轼.苏轼诗集[M].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7]苏轼.苏轼词编年校注[M].邹同庆,王宗堂,编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737.

[8]曾季狸.艇斋诗话[M]//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307.

[9]郭茂倩.乐府诗集(卷81)[M].北京:中华书局,1979:1140.

[10]黄庭坚.黄庭坚诗集注[M].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刘尚荣,校点.北京:中华书局,2003.

[11]杜甫.杜诗详注(卷15)[M].仇兆鳌,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1293.

[12]全唐诗续拾(卷25)[M]//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1027.

[13]孙杰.竹枝词发展史[D].上海:复旦大学,2012.

[14]葛立方.韵语阳秋[M]//何文焕,辑.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604.

[15]卞孝萱.刘禹锡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63.

[16]任半塘.唐声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389-390.

[17]陈思和.试论刘禹锡的《竹枝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35-40.

[18]刘航.中唐诗歌嬗变的民俗观照[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234-242.

[19]陈建中.刘禹锡竹枝词写作地点考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57-62.

[20]姜玮.古欢堂收草(诗稿卷13)[M]//韩国文集丛刊(第318册).首尔:景仁文化社,2003:455.

[21]李尚迪.恩诵堂集续集(诗卷10)[M]//韩国文集丛刊(第312册).首尔:景仁文化社,2003:306.

[22]金瑱.诗林丛话(卷1)[M]//蔡美花,赵季,校注.韩国诗话全编校注(第12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 9813.

[23]李德懋.青庄馆全书(卷24)[M]//韩国文集丛刊(第257册).首尔:景仁文化社,2000:372.

[24]李学逵.洛下生集(册10)[M]//韩国文集丛刊(第290册).首尔:景仁文化社,2002:360.

[25]宋公传,编.元诗体要(卷4)[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6]郑栻.明庵集(卷2)[M]//韩国文集丛刊(第65册).首尔:景仁文化社,2008:472.

[27]南基万.默山先生文集(卷1)[M]//韩国文集丛刊续(第93册).首尔:景仁文化社,2010:12.

[28]张华.博物志校证(卷8)[M].范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93.

[29]闵齐仁.立岩集(卷5)[M]//韩国文集丛刊(第25册).首尔:景仁文化社,1988:462-463.

[30]傅如一,张琴.民歌“竹枝”溯源——竹枝词新论之一[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4):69-73.

[31]韩愈.韩愈文集汇校笺注(卷21)[M].刘真伦,岳珍,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2317.

[32]权韠.石洲别集(卷1)[M]//韩国文集丛刊(第75册).首尔:景仁文化社,1991:117.

[33]洪迪.荷衣遗稿[M]//韩国文集丛刊续(第6册).首尔:景仁文化社,2005:515-516.

[34]郑士信.梅窓先生文集(卷1)[M]//韩国文集丛刊续(第10册).首尔:景仁文化社,2005:406.

[35]睦大钦.茶山集(卷1)[M]//韩国文集丛刊(第83册).首尔:景仁文化社,1992:10.

[36]姜瑜.商谷集(卷1)[M]//韩国文集丛刊续(第27册).首尔:景仁文化社,2006:140-141.

[37]苏斗山.月洲集(卷1)[M]//韩国文集丛刊(第127册).首尔:景仁文化社,1994:233.

[38]姜锡圭.聱齖斋集(卷4)[M]//韩国文集丛刊续(第38册).首尔:景仁文化社,2007:73.

[39]权斗经.苍雪斋先生文集(卷11)[M]//韩国文集丛刊(第169册).首尔:景仁文化社,1996:199.

[40]白居易.白居易集笺校(外集卷上)[M].朱金城,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3829.

[41]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卷154)[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754.

[42]杜光庭.录异记(卷2)[M]//萧逸,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518.

[43]范成大.范石湖集(卷16)[M].富寿荪,标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20.

[44]鲁认.锦溪日记[M].首尔:韩国古典翻译院所藏影印本.

[45]南孝温.秋江先生文集(卷1)[M]//韩国文集丛刊(第16册).首尔:景仁文化社,1988:25.

[46]杨士彦.蓬莱诗集(卷3)[M]//韩国文集丛刊(第36册).首尔:景仁文化社,1989:439.

[47]申楫.河阴先生文集(卷1)[M]//韩国文集丛刊续(第20册).首尔:景仁文化社,2006:24.

[48]成海应.硏经斋全集(卷2)[M]//韩国文集丛刊(第273册).首尔:景仁文化社,2001:25.

[49]杜甫.杜诗详注(卷15)[M].仇兆鳌,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50]张锡英.晦堂集(卷1)[M]//韩国文集丛刊续(第148册).首尔:景仁文化社,2012:63.

[51]申国宾.乙庵文集(卷2)[M]//韩国文集丛刊续(第88册).首尔:景仁文化社,2009:45.

[52]房玄龄,等.晋书(卷94)[M].北京:中华书局,1974:2429-2430.

[53]杜牧.杜牧集系年校注(卷3)[M].吴在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189.

责任编辑:艾 岚

On the Origin of Zhuzhici from 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f China and Korea

Xu Lihua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Shijiazhuang Hebei 050061,China)

Abstract:

About the origin of Zhuzhici, many domestic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nd put forward Bayu theory and Chu theory, among which Bayu theory is the most popular. Zhuzhici was also introduced into Korea, and there are many discussions about its origin, especially during the Joseon Dynasty.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n Korea, most people think that Zhuzhici originated in Chu, related to the story of the two princesses of Shun or the story of Qu Yuan, and later spread to other places, such views were influenced by Liu Yuxi, Su Shi, Yang Weizhan and other people, and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cal folk customs. The study of the origin of Zhuzhici in the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f China and Korea can not only provide new clues to this problem, but als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Key words:

Zhuzhici; origin; Korea

收稿日期:2024-08-1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唐宋词乐文献整理与研究”(23&ZD282)

作者简介:

徐利华(1976-),女,湖南衡阳人,河北经贸大学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