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术看财经期刊:发展的理想与实现

2024-10-12田学斌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

财经类期刊;电子期刊;期刊发展;学术引领;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573(2024)03-0028-09

财经期刊发展之路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而不断演进的。在这个过程中,财经期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经济政策的解读者,也是经济理论的探索者,同时还是经济信息的传播者。财经期刊的发展,既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成就,也体现了财经领域的知识创新和实践探索。

一、理想的学术期刊与现实中的学术期刊

(一)理想的学术期刊

在理想状态下,学术期刊应该有其鲜明的特点,能引领学术发展,并承担多种角色。一是公正无私的平台。理想中的学术期刊秉持着公正、客观的原则,无论是知名学者还是初出茅庐的研究者,只要研究成果具备原创性、严谨性和重要性,都有同等发表的机会。评审过程公开透明,审稿标准明确,拒绝任何形式的偏见与歧视。《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经济与管理》两刊一直坚守这一原则,作者群体中既有院士、学部委员、长江学者,也有大量青年教师和学生。

二是质量至上的守门人。理想中的学术期刊对稿件质量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每一篇论文都需经过同行严格评审,确保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数据的可靠性以及结论的合理性,坚守学术诚信的底线。

三是前沿知识的传播者。理想中的学术期刊是最新科研成果的首发阵地,是学术前沿的风向标。它们及时报道各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促进知识的快速传播与交叉融合。同时,它鼓励创新,敢于挑战权威,推动学术边界不断拓展。

四是学术生态的维护者。理想中的学术期刊肩负学术伦理的重任,致力于营造健康的学术环境,鼓励开放讨论与批判性思维,反对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如抄袭、数据伪造等,它倡导负责任的学术研究,确保学术成果的诚信与可靠性,维护学术界的清风正气。

五是全球视野的窗口。理想中的学术期刊拥有国际化的视野,不仅关注本国的学术成果,也积极吸纳全球的优秀研究,促进不同文化、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二)现实中的学术期刊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有一段距离。现实中的学术期刊,虽承载着上述美好愿景,但也不得不面对诸多挑战。

第一,发表偏见。尽管期刊努力追求公正,但现实中,“名校效应”“名人效应”依然存在,一些期刊往往倾向于发表来自著名高校或知名学者的研究成果,这可能导致优秀但来自不知名机构的研究者面临发表困难,影响了审稿与发表的公平性。

第二,同行评审的局限性。虽然同行评审是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在现实操作中,评审过程可能受到评审人主观判断、时间紧迫、审稿人资源有限等因素的影响,有时甚至出现评审周期长、评审标准不一等问题。

第三,学术不端行为的隐忧。尽管大部分学者秉持着严谨的学术态度,但学术不端行为仍时有发生,包括数据造假、抄袭、不当引用等,这些行为严重侵蚀了学术界的信誉,破坏了学术期刊的公信力。

第四,商业化压力。在商业化浪潮下,部分期刊在追求经济效益与学术质量之间寻求平衡,可能放松质量控制标准,从而影响学术的纯粹性。不过,这种情况在高校主办的社科期刊中极少。

面对现实中的种种挑战,财经期刊应当如何行动,才能逐步接近理想的学术期刊呢?这是需要我们深思的。

二、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中勇挑重任

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在这个建构过程中,学术期刊的引领和服务作用日益凸显,具体到财经期刊,即应担负起相应的时代使命,积极探索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促进本土理论创新,并通过自主的话语体系对外传播。一是挖掘中国经验。财经期刊应积极鼓励和发表基于中国国情的原创性研究,提炼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模式和规律,反映最新的经济政策和市场动态,讲好中国发展故事,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提供素材。二是聚焦国家战略。财经期刊应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与重大问题,设立专题或专栏,组织高水平学术研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国家c5zNwpgu/W1ry+qO2vyl9g==政策制定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依据。三是推动学科融合。促进经济学与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丰富经济学理论的内涵,深入探索新的理论和实践,使其更加全面地反映中国社会经济的复杂性,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四是加强国际传播。从目前情况看,我国财经期刊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对此,可以通过主办国际学术会议、开设国际专栏等方式,增进中国经济学家与国际学者的交流,提升中国财经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同时,从内容、编辑队伍、语言、技术等方面推进中国财经期刊“走出去”。

三、财经期刊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主动融入期刊发展新潮流

财经期刊在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与变革,以推动学术繁荣为宗旨,以读者需求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以国际合作为桥梁,不断探索适应新潮流的发展路径,为推动财经学术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关注新兴领域,追踪前沿话题。财经期刊要在建构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中发挥好平台、创新和引领作用,就必须关注经济领域的最新趋势和发展,对社会经济热点事件进行专业分析,引导公众理性看待经济现象,提高社会经济决策的科学性。

第二,推动政策研究与实践应用。财经期刊应深度分析国家经济政策,提供专业解读和建设性意见,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鼓励学者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检验理论假设,为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提供实证基础。

第三,推进数字化转型。一是构建数字出版平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开放获取的数字出版平台,确保期刊内容可在多种数字平台上访问,提升内容的可访问性与传播效率。二是探索多模态内容。考虑出版视频摘要、播客、数据可视化等非传统文本形式的内容。三是利用数据驱动优势。鼓励数据共享,要求作者提供研究数据集,以便同行评审和未来研究者复现结果。鼓励使用大数据和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深入研究,提升研究成果的深度和广度。利用数据分析,精准掌握读者兴趣,优化内容布局,提高期刊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第四,创新服务模式与品牌建设。一是增强互动性与参与度。开发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等多渠道传播工具,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宣传期刊和最新发表的文章,建立读者反馈机制,提供定制化服务,增强读者黏性,提升期刊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塑造品牌形象。通过高质量的内容、专业的编辑团队、良好的社会口碑,塑造独特的期刊品牌,吸引更多优质稿件与读者。

第五,强化国际合作。一是建立国际编委会。邀请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学者担任编辑或审稿人,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二是从全球视角选题。关注全球财经热点,刊发具有国际视野的深度分析与研究成果,提升期刊的国际竞争力。三是促进国际交流。加强与国际学术组织、海外期刊的交流合作,参与国际学术会议,提升期刊的国际知名度。四是语言多样化。条件允许的期刊,可以考虑提供多语言版本,吸引国际学者投稿,提供期刊的全球影响力和关注度。

四、坚守长期主义和专业精神,服务学术共同体高质量发展

财经期刊坚守长期主义和专业精神是其维持学术声誉和行业地位的关键,在具体的期刊运行过程中,除了严控学术质量、维护学术诚信、打造高素质编辑团队等常规举措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做好期刊发展长期规划与定位。制定清晰的长期发展目标,包括提升学术影响力、深化特定领域研究、加强国际化水平等,期刊应聚焦于长期发展而非短期利益。在执行过程中,要定期检视回顾,并向作者、读者和审稿人收集意见和建议,用于期刊的持续改进,确保与行业动态和学术需求保持同步。

其次,鼓励研究的原创性和深度。优先发表具有原创性和深度见解的论文,避免浅尝辄止的表面文章。设置前瞻性的议题或专题,关注新兴领域和未来趋势,引领学术讨论的方向,鼓励学者提交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鼓励跨学科研究,促进不同领域间的知识交流与融合。

再次,培养青年学者与学术新生力量。设立青年学者专栏,为青年学者提供发表平台,鼓励创新思维和独立研究,为经济学知识体系的持续发展储备人才。联合基金会、企业等社会资源,设立学术研究资助项目,支持青年学者开展高水平的原创研究。

最后,构建务实高效的学术共同体。一是举办学术活动。通过学术会议、工作坊和在线论坛等形式,搭建作者、读者与期刊之间的交流平台。二是跨界合作与应用。与企业、智库等机构合作,推动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建立期刊合作关系。期刊之间不应该是竞争关系,而应该是推动学术繁荣发展的共同体。大家应携手同心,一起进步。

总之,财经期刊在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建构中,不仅需要坚守学术研究的高标准,更应担当起引领学术潮流、服务国家战略、培养学术人才的重任,通过持续的创新与努力,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收稿日期:2024-08-20

作者简介:

田学斌(1972-),男,河北武安人,河北经贸大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