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推进农机推广工作的探讨
2024-10-12赵广洁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在这一进程中,农业也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农机技术理念,首先要推动农业机械的变革,实现农业建设的现代化。目前,我国科技进步迅速,同时也促进了农业技术的现代化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同时,还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发展,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新形势;农机应用;推广方法
要想提高农业生产的总体效率和质量,就必须加大对新型、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的宣传,有些地方的生产规模较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不能由人工来保证,需要农业机械的支持,才能使生产规模持续扩大。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各个行业都开始使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与效率,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要想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就必须继续扩大农机的使用范围,以保证农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
1 新形势下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意义
农业是我国国民基础经济产业,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方面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我国工业生产水平有了极大的提升,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随着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朝着机械化方向发展,各种农业设备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促使我国现代化农业得到了极大的创新和发展[1]。除此之外,在农业发展中充分应用农业机械设备是可以将农业生产率、农产品品质及销售量等方面进行提升,推动我国农作物生产结构逐步实现多元化的发展,由此为我国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2 农机推广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原因分析
农机推广就是要推广农业机械,具体来说,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中,要逐步加大对农业机械新技术、新工具的推广和应用,将目前我国部分较为落后的农业生产条件进行一系列改善和调整,以此来保证农业生产活动实现增收,农业生产产量得到提升。实际进行农机推广工作时,需要农机推广部门结合组织制定的推广计划方案对农机的推广使用、技术培训以及农业新政策等工作进行大力宣传。在整个过程中,农业推广部门还需要严格控制农业机械产品的品质及性能,同时还应当和农机科研部门及制造企业等部门开展合作,促使整个推广系统是较为完善的,从而可以保证农业生产资源和技术逐步实现融合发展。作为农机推广部门应当重点关注农机的宣传推广工作及具体生产使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工作,农机制造企业应当严格控制农业机械化产品的性能和品质,依据社会发展和进步来促使各种农机实现更新换代[2]。
要重视做好农机推广工作,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当农民通过农机来进行农业生产工作时,是可以将农业生产生活条件进行改善和优化,以及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推动农村与城镇地区共同发展进步,从而能够保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得到提高,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需求,而且也是目前现代化农村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二,能够将农业综合生产力进行提升,最大程度地保证粮食安全问题。做好农机及技术的推广工作,可以将农业生产效率进行提升,促使生产方式得到确切改变,结合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特点来说,推广农机过程中,应当保证农民本身就拥有机械化生产意识,始终以机械设备为基础进行农业生产创新工作,推动农业逐步实现产业化、标准化及规模化生产。
第三,对绿色技术的应用有着极大地推动作用,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得以实现。自“十三五”以来,各种各样的农机推广机构将自身的推广理念进行了更新和调整,始终坚持绿色导向,将“一控两减三基本”作为主要目标,促使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生产过程清洁化方面的作用得以实现。而且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应用农机,还可以对耕地进行一定的保护,促使耕地质量得到提升,推动农业逐步实现可持续化发展。
3 新形势下农机推广工作中的不足
3.1 人员配置不充足
乡镇农业农村部门是处于各地区农业一线位置上的,同时也是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乡镇农业农村部门和当地农民之间的接触是比较多的,同时也是比较了解当地地区的实际农业状况,这是有助于开展农机推广工作的,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农机推广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3]。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当前大部分地区中乡镇农业农村部门人员配置数量不充足,可以按要求进行农机推广的工作人员数量是有限的,因此想大范围地进行农机推广工作,不但工作内容是比较冗杂的,而且推广效率还较低;再加上每个一级乡镇中所管理的村落数量是比较多的,想在所有村落中进行农机推广工作,会受到各种因素负面影响,如交通不便利、食宿问题等,都会严重影响农机推广工作的有效落实。
3.2 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低
现如今,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实现了应用现代化农机开展农业生产工作,但实际应用过程中,依然有部分农民未充分重视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价值,这主要是由于其对现代化农机的认知方面还存在不足,无法将农机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还有一个原因是,农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宣传做得不到位,致使农机信息化建设工作无法得到实现,从而会对当地的农业建设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3.3 推广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进行农机推广工作的过程中,如果相关推广制度不够健全的话,会对整个推广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等方面造成不良影响。实际进行农机推广工作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农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并且要保证相关规划工作是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的[4]。如果缺少合理、科学的规划工作,导致选择的推广制度不适用于当地农业的发展需求,长此以往,整个农机推广工作将会受到阻碍。众所周知,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民,所以在进行农机推广工作时首要的是要改变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重点突出农民在农业中的主体地位,否则将会导致整个基层农机推广工作无法顺利完成。
3.4 农机推广供需不匹配
现阶段,在开展农机推广工作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基层农村工作服务中心和农机公司共同进行的,大多数会选择的推广模式为现场观摩讲解。在整个观摩的过程中,基层农村服务工作中心及农业公司的技术人员会详细讲解具体农机的应用性能、特点及使用方法,并且会进行现场演示,然后会让农民自主进行选购。这种推广模式缺点是现场讲解的农机并不具有针对性,简言之,供需之间是不匹配,所谓不匹配主要指的是功能和价格这两个重要因素。举例来说,部分农民会因为具体推广的农机价格过高,或者实际操作过于复杂而放弃购买相关的农机产品,这种情况下,就展现处理农机产品推广过程中出现的供需不匹配问题。
3.5 推广工作投入力度较低
之所以重视农机推广工作,是因为想保证我国各个地区农民能够正确意识到农业生产中应用农机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将农机的应用范围进行扩大,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升。但现如今,我国针对农机推广和宣传工作的投入力度是比较低的,大多情况下会选择书写宣传、标语、开会及黑板报等方式来进行农机宣传工作,上述宣传方法的成本是比较低的,但实际宣传效果是比较差的,大多数农民无法及时了解农机自身的应用价值,相对应的购买欲望就比较低。
3.6 农民缺少农机应用概念
在实际进行农机的推广工作过程中,作为工作人员主要服务的对象应当是广大农民和农机操作人员,但这部分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思想认知能力有限,是无法正确认识到应用农机产品的重要价值,基于此,对于工作人员的推广往往会出现负面情绪,而且常常会以犹豫和观望的心理来对待使用和购买,同时这也是当前农机推广工作效率无法得到确切提升重要因素之一。
3.7 缺少实质性的扶持力度
在我国依然存在较为贫困的山区和地区,在该地实际无法保证农机推广工作顺利进行,这主要是因为农机和当地实际种植的农作物需求之间存在不符合的情况,即使应用农机来开展农业生产工作,也无法保证农民会获得确切的效益,同时也导致农民的购买需求和欲望是比较低的。尤其是在偏远贫困山区,本身的购买力较弱,实际进行农机推广工作时,如果在推广人员的培训、推广投入及经济扶持力度等方面不够完善的话,也会导致农机推广工作出现问题,导致实际推广效果欠佳。
4 新形势下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措施分析
4.1 重视强化农机推广队伍的建设工作
实际开展农机推广工作过程中,推广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准是会影响到整个推广工作的效果,因此,要对推广人员开展具有专业性质的培训工作,实际培训的形式和内容应当结合当地状况来确定[5]。第一,要对推广人员的基础理论掌握方面进行培训,由此可以保证推广人员对农机相关基础知识有着准确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为农民介绍关于该种农机的应用价值。第二,要将推广人员的实操水平进行提升,主要是要熟练掌握农机的操作步骤。为有效提升生产效率,推广人员应当熟练掌握农机设备的操作及运用,其中,关于农机的安装、正常使用操作以及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的维修流程等方面也应当有着较为准确的掌握,并且要保证农民能够准确掌握以上内容,由此才能有效防止农机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种植工作。实际开展培训工作过程中,要尽可能应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学习,带领推广人员通过观看视频的方法来学习农机的实际运
用方法。
4.2 重视正确灌输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理念
当推广人员自身所拥有的工作观念是正确的,那么推广人员将自主完成具体的工作内容。基于此,在农机推广准备阶段,有关农业农村部门要保证推广人员自身拥有较为全面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同时还要保证每一位推广人员都能够正确认识到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保证农机推广建设工作能顺利进行。另外,还应当建立健全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责任制,保证推广人员都能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使其正确对待自身工作的重要意义,由此能为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工作作出一定的贡献价值。农业农村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准确收集和整理各种数据信息,促使农机推广工作的建设是顺利的。
4.3 建立健全多元化农机推广制度
农机推广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实际开展推广工作时,应当保证拥有足够的资金和完善的设备给予支撑,同时还应当结合社会发展要求来制定出具有多元化、先进性的农机推广制度,同时还可以组建一支同时拥有技术、高素质及稳定结构的推广团队。建立健全多元化农机推广制度,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进行,一方面,将农机管理服务站建设在乡镇地区当中,并且要建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的农机管理制度,始终坚持农机推广思想价值理念,将农业各项生产机制进行完善,并且要注重做好农机技术的创新和引进工作,促使服务站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由此可以保证农机推广工作和农民之间会产生较为密切的联系,这对于农业经济创新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实际状况来加大农机大户的合作力度,发挥农机合作社的重要作用。在对农机技术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要将农机大户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使部分拥有想法的农户进行新型农机设备的购买,并且要保证其他农户可以感受到具体农机设备的应用效果,从而可以将农机的推广范围进行扩大,增加使用农机的人数。
4.4 提升政府等部门的支持力度
为有效强化农机推广工作的水平和效率,相关部门要注重建立农机推广管理与监督制度,通过发挥补贴制度的作用,为农机大户提供政策优惠,由此可以提升农机大户及农机推广效率和质量。另外,作为政府部门还应当做好农机设备的结构优化工作,促使农机数量得到增加,以此来保证资金补贴可以集中化使用。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也应当注重做好资金支持,为农机大户提供最大限度的信贷支撑。政府部门还应当发挥自身的带头引导作用,做好办公场所的建立工作,或者可以建立试验示范基地,由此能够保证基层农业推广工作服务能顺利进行。
4.5 注重丰富农机推广形式
在当前新形势的影响下,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应当始终坚持双向性和互动性,随着信息化手段的有效应用,农机推广模式将会得到优化和调整,同时还可以将农机的具体使用对象进行扩宽,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服务。作为农机推广人员应当通过信息化技术来制作培训视频,并且可以选择将其发布在共享平台当中,帮助农民能够结合自身的需求来进行观看和学习。除此之外,还应当充分发挥媒体渠道来加大宣传力度,保证农民可以准确掌握农业应用技术,充分发挥农机的应用优势。
4.6 注重做好农机售后服务
农机推广工作,还包括后续的售后服务工作,简言之,在进行农机推广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单纯进行农机的售卖工作,而是要保证农民在应用相关农机后产量等方面会得到改善,并且还应当提供一系列的售后服务,最大程度地保证农民的效益不会受到负面影响。基于此,各个部门之间还应当做好配合工作,为确保售后工作能顺利进行,就应当提供足够的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撑,最大程度地保证农民可以准确掌握基本的农机使用方法和保养方法。除此之外,还应当提升农民的安全防范意识,保证农民能够准确掌握实际技术的使用方法。
5 结论
在我国现代农业思想的倡导下,农机装备的推广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为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农业机械推广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创新。结合本文相关内容来说,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合理应用农机,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永荣.新形势下农机科技推广培训工作推进研究[J].南方农机,2022,53(17):166-168.
[2] 罗喜生.新形势下推进农机推广工作的策略[J].河北农机,2021(6):16-17.
[3] 马开远.树立农机农艺融合理念,推进农机推广工作创新发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3):7-8.
[4] 李明雅.加大力度讲究策略积极推进农机推广工作[J].现代农机,2020(4):15.
[5] 张淑贤.新形势下推进农机推广工作的有效措施[J].河北农机,20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