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封农村电商发展策略

2024-10-12孟明明王小霞

新农民 2024年25期

摘要:开封作为农业大市,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开封及全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阐述了农村电商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分析了开封当前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基础设施滞后、品牌影响力不足、人才匮乏、政策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农产品品牌、加强人才培养、完善政策扶持体系等发展策略,以期推动开封农村电商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电商;开封;基础设施;品牌营销

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农村电商作为新型商业形态,正逐步变革传统农业的生产、销售及流通模式[1]。其发展不仅能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农村经济增长,还能拉动农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开封作为河南省的重要城市,其农村电商的发展亦备受瞩目。

1 农村电商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农村电商的发展,对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互联网销售,农产品可以直接对接城市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民的收益分成,同时电商平台也为农产品升级营销提供了新渠道,农民可以借助品牌营销和个性化定制来提高附加值。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村居民提供广泛的商品与服务,满足工业产品之需,解决生活服务购入难题,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农村通过电商可以把优质农产品和服务输送到城市,城市的先进生产要素、科技和文化也能借助电商便捷输送到农村,实现城乡要素对流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电商渠道的拓展为返乡创业青年和农村致富带头人提供了新的机会,成为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动能[2]。

2 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2.1 全国发展状况

近几年,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提升及普及,我国农村电子商务领域亦取得显著进展,2023年我国农村网民数量已达3.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3.2%,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自2014年的1.8万亿元增至2022年的4.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农村电子商务的兴起对农村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互联网平台及物流配送系统的配合,使得农民能接触到城市消费者,突破传统销售方式的局限,进一步开发农产品市场,农村居民也可通过网购体验城市消费模式,满足多样化生活需求。因此农村电商在促进城乡循环、助力乡村振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3]。

2.2 开封地区发展状况

开封市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市,高度重视农村电商发展,近年来出台多项政策扶持农村电商企业,并加大对农村物流、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初步搭建起以县域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村级服务点为支撑的三级服务体系,截至2022年,开封市成功建设了5座县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基站、137个乡村商贸中转点和1 206个行政村服务设施,农村快递覆盖率高达98.42%。当地特色农产品如杞县大蒜、兰考蜜瓜等借助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品牌影响力逐渐显现,尽管如此开封农村电商整体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内先进地区存在一定差距。

3 开封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尽管开封市近年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农村物流及信息化设施,然而其建设步伐依然缓慢,无法满足农村电商的需求,在物流配送领域,虽已建成3个物流配送中心,且快递入村覆盖率高达98.42%,但对于一些偏远村落,配送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仍然存在,相较之下,发达地区已实现村村通快递,并逐步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冷链物流体系。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虽然开封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数字鸿沟,据不完全统计开封仍有近30%的行政村没有光纤到户,不仅网络覆盖质量较差,网费也高于城市,农村居民使用互联网的成本相对较高,缺乏先进信息设施的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开封农村电商的发展[4]。

3.2 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足

尽管开封地区培育出了诸如杞县大蒜、兰考蜜瓜等知名农产品品牌,但从全局而言,本地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及影响力仍显不足,各地区农产品品牌的发展缺少统筹规划和标准化引导,品牌建设呈现零散混乱现象,在网络营销和品牌推广方面缺乏充分的投入,难以吸引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同时,由于大多数农户和农企品牌意识淡薄、营销经验不足,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少差异化卖点,无法与其他品牌形成有效竞争。

3.3 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较低

涉足农村电商领域的人员,无论是农户、电商企业员工还是服务站点人员,其专业化水平普遍偏低,许多农户对互联网运营及电子支付等基础操作技能尚显不足,缺乏具备丰富经验的人员,难以为农户提供系统化培训及指导,电商企业虽然已有部分专业人才,然而总体人才储备仍显不足。村级服务站点多由村民自发设立并运营,其在农村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流程方面的认知及把控能力不足,部分地区出现服务供给过多或过少的现象,从而影响了农村电商的服务质量。

3.4 农村电商发展政策不完善

目前,开封在农村电商发展方面主要依赖“大水漫灌”式的财政补贴政策,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的政策体系支撑,现有政策过于关注电商起步阶段的“三免”等优惠,对于中后期的品牌建设、人才培养等支持力度不够。政策执行和管理也存在不精准、效率低下等问题,开封农村电商的发展亟须配套政策,尤其是信用担保及金融支持等方面,对于中小微电子商务企业与农户融资难问题尤为突出,相关监管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滞后,亦对农村电商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产生阻碍[5]。

4 开封农村电商发展策略

4.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4.1.1 物流体系建设

发展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是先决条件,开封市要加大投入,持续完善物流配送和信息通信两大基础设施体系,为农村电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物流配送直接关系到农村电商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开封应着眼于构建覆盖城乡、高效统一的农村物流体系,破解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加快农村物流网点的建设步伐,尤其是对人口较为分散、地理环境恶劣的偏远村落,适当增设服务网点,提高物流可及性,同时整合现有资源,将农村电商服务点、便民商店等纳入物流服务体系,打通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6]。统筹发展农村冷链物流,农产品多为鲜活物品,对冷链物流的需求迫切,开封可整合各地冷链物流资源,依托县域冷链物流集散基地,采用“干线运输+村级配送”模式,构建覆盖全市的农村冷链物流网络。鼓励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方式组建自营物流队伍,也可引入顺丰、京东等知名物流企业,利用其专业优势提供配套服务,适当给予政策补贴,降低农村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

4.1.2 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化是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支撑,开封市要着力夯实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助力农村电商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农村地区网络覆盖率和带宽质量,开封仍有30%左右的行政村未实现光纤入户,应加快5G网络和光纤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为农村电商注入信息“血液”,同时加大网络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降低上网成本,让农村地区网络资费水平与城市相当。推动农村电商企业及平台加速数字化升级转型,积极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打造智能农业系统,以提升农村电商的竞争力,同时推动电商平台建立直播电商等新型销售渠道,培育视频达人等新型农村电商人才,并鼓励运用农村电商大数据,以提升营销服务的精准度。针对农村地区条件落后的实际,开封政府和电商平台可考虑采用“互联网+传统媒体”的方式,利用短视频、客户群等新兴媒体与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相结合,结合线上和线下,为农村电商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营销宣传推广服务。

4.2 打造农产品品牌

4.2.1 发展特色产业

发展特色产业是打造品牌的基础,开封市要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品质优良的农产品主导产业,遵循“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战略原则,推动农业生产朝专业化、规模化方向迈进,鼓励各地区立足本地特色农产品,积极建设生产基地,推行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模式,构建独特种植集群,从而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如杞县的蔬菜产业、通许的酸辣粉加工业等。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步伐,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结合本地人文历史,开发并推广传统农产品加工品种,培育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比如将祥符花生发展成花生酱、花生糖等多元副产品,增强其产业综合实力。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研发力量,开封可支持有实力的农企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技术研发与创新平台,推动农产品产业链向高端化、智能化、品质化转型,推出一批具有较高附加值、契合现代消费理念的创新农产品。

4.2.2 农产品品牌营销推广

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离不开良好的包装策划和营销推广,开封政府及企业要着力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多措并举提升品牌影响力,构建开封农产品公共品牌,建立统一的品牌识别系统,提升整体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可邀请专业机构策划开封农产品品牌LOGO、标语、吉祥物等,并在商品包装、宣传展会等各种场合统一应用,增强品牌辨识度。支持企业申请注册地理标志商标,增强产品品牌法律保护力度,引导企业向各大电商平台借力开展全方位营销推广,结合视频直播、短视频、微博营销等新模式,拓展年轻人群体的触达范围,也可与知名网红达人开展合作,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网红爆款。支持企业在县城、乡镇等建立直营店或体验店,增强消费者的亲身体验,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国性的农交会、年货节等展销会,搭建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营销平台[7]。

4.3 加强人才培养

4.3.1 农村电商人才培训

人才培训是切实有效的举措,当地政府可制定系统化的培训规划,分阶段、分层次开展多元化的实操培训,基层农村电商营销员和服务人员是重点培训对象,培训要贴近他们的实际需求,通过视频教程、线上直播、线下讲解等多种形式,培养他们的电商运营技能、文案写作能力、服务意识等,可邀请高校专家、企业经理担任培训师资力量,同时,也要针对村级电商服务站点经营者、快递员等提供标准化服务培训。帮助农民与创业者强化电商推广、直播营销等实战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在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经营和创新,同时开封政府应与高校开展深度合作,设置涉农电商、农村电商服务等专业课程,建立人才储备库,通过学历教育培养一批电商企业中层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

4.3.2 鼓励高校生源回流

推行一系列政策,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基金支持,鼓励他们在家乡创业创新,在财政补助、金融贷款、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通过资金支持降低创业风险,农村电商人才引进也可采取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模式,开封政府和企业可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锻炼双管齐下,培养一批既了解乡情民俗,又具备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为农村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svbmQXrXeAX1SdjaaMu0h3lpIQRbKXgk+eLqV1t1rYc=和生活环境,可规划建设生活社区,改善住房、教育、医疗等配套条件,增强人才在农村创业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4.4 完善政策扶持体系

4.4.1 资金扶持政策

结合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等,设立一定规模的开封市级农村电商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品牌推广等方面,可采取项目资助、贴息贷款等多种方式运作。整合现有产业振兴、精准扶贫等各类资金项目,统筹考虑农村电商发展需求,将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电商企业和农户发展,切实形成政策支持的叠加效应。为小微电商企业和农户提供普惠金融支持,拓宽融资渠道,缓解中小微主体的运营资金压力,可与农商银行、村镇银行等基层金融机构开展合作,为符合条件的主体提供贴息、担保等优惠政策。

4.4.2 税费优惠政策

降低农村电商主体的经营成本和税费负担,既有利于培育发展电商企业,也有利于吸引外地优质电商资源在开封发展,对符合条件的农村电商企业实行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对农民从事电商经营的家庭作坊业主给予税费减免等普惠政策,同时简化办理流程,切实提高惠及面。可酌情对部分条件困难企业给予适当的地方税费减免,例如将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村电商物流企业等纳入减免范围,也可视企业贡献程度给予一定比例的税费返还。免除农村电商基础设施的土地出让金和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新建设的农村仓储物流设施、直播基地等在土地利用、基础设施使用等方面予以优惠,切实降低企

业成本。

4.4.3 监管与服务体系

强化农村电商交易监管,维护农村消费者权益,建立统一的农村电商商品质量监管中心,制定商品标准和质量检测认证制度,解决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问题,同时制定平台责任追溯制度,对于侵权假冒等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惩。整合现有各类资源,在乡镇和重点村设立电商公共服务中心,为当地的农户和企业提供营销策划、网店运营、技术咨询等一站式服务,政府可为有需求的企业买单,补贴一定的公共服务费用成本。

5 结语

凭借科技进步及政策支持,开封农村电商将拥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与美好的未来,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开封农村电商必将成为推动农村经济转型的关键力量,为开封乃至河南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文通,钟春连,张倩男.数字经济背景下农村电商助力乡村振兴的瓶颈研究——以茂名市根子镇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1):4.

[2] 池江涛,王艳伟,郑善枫.国内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J].农学学报,2024,14(3):91-105.

[3] 俎晨雪.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策略探析[J].电子商务评论,2024,13(1):5.

[4] 叶宝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省农村电商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3(10):155-157.

[5] 陈爽.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商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23(4):16-18.

[6] 朱燕,张瑜,周玮,等.共同富裕背景下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江苏盐城大丰区为例[J].中国商论,2023(11):37-40.

[7] 孟庆方,王宁.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体系发展策略研究[J].今天,20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