蜷缩着活,就会活进墙角
2024-10-12风孩
如果你读过很多书,依然不能更好地生活,依然无法在躁动、迷茫、无助甚至是绝望时给自己做一次简单的心理按摩,不妨试着给我们写一封信说说。我们很乐意踏遍古今中外为你找到属于你的心灵智者。
秘密树洞:597516737@qq.com
读者来信
我自然不是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但的确很容易被各种欲求所扼住。为了在某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我可以每天熬至深夜;为了得到想要的连衣裙,我可以赌气一个星期不跟妈妈说一句话。我是不是活得太用力了?
卡夫卡说
“努力想得到什么东西,其实只要沉着镇静、实事求是,就可以轻易地、神不知鬼不觉地达到目的。而如果过于使劲,闹得太凶,太幼稚,太没有经验,像一个小孩扯桌布,结果一无所获,只不过把桌上的好东西都扯到地上,永远也得不到了。”
语境提示
卡夫卡写在《城堡》中的这句话,对每个“声嘶力竭地活着”的人而言,是温柔的忠告,也是妥帖的慰藉。其实,这也算是卡夫卡自己的人生的注脚。作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拿掉作家的头衔,他其实是一个保险业职员。他写了三部长篇小说——《城堡》《审判》《失踪者》,只是为写而写,没想过要发表或者出版,甚至每一部都没有写完,但最终这些作品都成了经典。
读者来信看到“打败你的是你自己”这句话时,我快要哭出来。我一直觉得自己就像蜷缩在一角的病猫,似乎从未有过挑战的勇气。成绩不好便默默认输,被同学取笑便默默承受,没有朋友便独来独往,我甚至不敢在班上大声说话。
米兰·昆德拉说
“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之中,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语境提示
软弱非与生俱来,而是一种习惯成自然的人生态度。所以有人才会说,软弱是会上瘾的。当你习惯蜷缩着活,就会活进墙角。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描绘了人性的软弱与生命的重量之间的对立与纠缠。在他看来,软弱是自我迷醉,会让我们突破“自己”这个底线。过度的、持久的软弱,让我们失去自己,倒在比地面更低,也就是比自己更低的地方。其实倒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想站起来了。记住,你必须成为你自己,也终将成为你自己!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01/nfwuNXyQ2GWKx25RdvGTT4.webp)
读者来信
我超喜欢看书!都说读书明理,但为什么我“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这样说的意思是,我感觉自己简直就像活在一本糊涂账里面,处理不好与父母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面对困难和挫折总会惊慌失措……
杨绛说
“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
语境提示
杨绛先生的一生都没离开过“书”,一本是作阅读之用的书,一本是钱锺书。读书让她成为一个有温度、会思考的人。她曾经说过,读书太少、想得太多,是很多人过得不好的根源。由此可见,读书是可以让我们在人生的行进途中拨云见雾的。而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她也说了:“你读过的书,遇过的人,扛过的事,构成了你的人生格局。”所以,爱读书的你,要找到生活与阅读之间的隐秘桥梁,“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这样才会遇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