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艺术
2024-10-11潘攀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在课堂教学中,评价应贯穿始终,并且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成就师生共同的美妙旅程。
评价要动情
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只有动情,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对于课堂上学生的精彩表现,教师可通过语言、表情等给予其积极评价。《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有很多对话,学生很喜欢读。我用大屏幕出示这些对话后,一个学生最先大声地读了出来,接着其他学生也跟着读了出来。我走到这个学生面前,摸着他的头说:“你的读不仅帮助了小蝌蚪,还带动了大家。来,大家一起夸夸他!”孩子有些羞涩,眼睛里充满了幸福与激动,其他学生也满眼羡慕。
当学生说出与众不同的观点时,我会向他竖起大拇指:“你的小脑袋真灵活,很有创造力!”当学生敢于质疑时,我会鼓励他:“你很勇敢,而且善于思考,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学生会信心大增,把鼓励化为行动,更乐于投入学习。这种情感的双向奔赴会给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感觉,从而为学生学习增添新的动力。
评价要机智
评价项目要多样化,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学科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评价。例如,在教完《丁丁和牵牛花》一课后,我问学生:“你爱你的爷爷奶奶吗?你怎样关心他们?”一个学生说:“我爷爷虽然从来没有接送过我,但我还是很爱他。当他住院做手术时,我一直守在外面,心里很难受。”学生说得很动情,声音有点儿哽咽。我走到他身旁,拍拍他的肩膀,说:“老师看得出来,你真的很爱你的爷爷,你并不埋怨爷爷不接送你,你是个宽容、善良、会关心别人的好孩子。”他听后,充满感激地点点头。其他学生也纷纷发言,讲自己的故事。这是针对情感态度的评价,以情激情。
还有针对学科素养的评价。比如,在学习“别”字时,一个学生通过展开想象识字。他说:“春天到了,桃花开了,红红的,多漂亮啊!有人拿着刀(立刀旁)要砍桃树。一个小朋友看见了,连忙张大嘴(口字旁)用力喊:‘别别别——桃树正开花呢!’”多么有趣的方法!我马上表扬他:“你真善于观察、想象。大家说,他的方法好不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好”时,这个学生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微笑。
评价要多元
学生自评。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开始时,学生只会说“好”“不太好”之类的概括性评价,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他们已能说出“我读得不太流利,可我能带上感情”“我会一边读一边表演”这样比较客观、具体的评价了。
学生互评。现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一幕:学生说:“✕✕,你读得真好,又流利,又有感情,我要向你学习。”或“✕✕,我觉得你把声音再提高点儿,就更好了。”接受评价的学生会说:“✕✕,谢谢你给我提的建议。”互评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利用多媒体评价。新课标指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采取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评价资料搜集和分析的途径。”我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这一载体,结合语文教学实践,尝试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性学习评价:自定义点评内容,设置“识字达人”“演说明星”“故事大王”等称号,以量化积分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并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竞赛,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效率;设置每周光荣榜,替代传统小红花和记分册,用每周更新的评价榜,真实记录学生的发展路径,发掘学生的能力和特长。
充满爱意的评价会让学生如沐春风,富有启发性的评价能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机智巧妙的评价能让学生心悦诚服,幽默风趣的评价能增加课堂的乐趣……教师要重视对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让评价散发光芒,照亮学生发展的道路。
(责编 马孟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