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学校中孤独症班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4-10-11李朵
为解决洛阳市孤独症学龄期儿童就学难的问题,在政策支持下,洛阳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2014年9月开办孤独症教育实验班,首批招生面向6—12岁中低功能孤独症儿童。学校积极探索适合孤独症学生的教育模式,力图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本文分析洛阳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孤独症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实施情况,以期为日后学龄孤独症相关研究和安置决策提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以社交障碍、狭窄兴趣及刻板行为为核心症状的神经发育障碍。近年来,儿童孤独症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完善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机制,成为新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一直以来,除随班就读外,孤独症儿童大部分都混编在培智学生中间接受集体教学。该安置形式下,孤独症儿童作为小部分群体,其特殊教育需求难以完全满足。随着国家、地方多项政策的出台,部分地区开始探索更适宜孤独症儿童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安置方式。孤独症儿童学校和特教学校孤独症班的相继成立,为家长和孤独症儿童提供了更多选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培智学校混班教学的缺陷。但是,单独安置形式能否完全满足孤独症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又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呢?下面,笔者以洛阳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为例,探讨特殊教育学校中孤独症班的教学实施情况。
二、探索与实践
2014年9月,洛阳市首个孤独症儿童教育实验班成立,首批招生面向全市6—12岁孤独症学龄期儿童。洛阳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作为试点学校,自开班以来,一直在积极探索适宜的孤独症儿童教育模式。成立之初,考虑到学校缺乏成熟的孤独症儿童教学康复经验,我校从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特招了2名专业康复师,并委托具有相关成熟经验的民办机构对新教师进行培训。通过较长时间的筹备和探索,我校的孤独症班教育才慢慢走上轨道。
(一)综合评估,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
孤独症儿童的个体差异性极大,除了兴趣行为异常和社交障碍,很多孤独症儿童可能同时在智力、语言、情绪、运动能力等方面表现出明显障碍。因此,在入学初,必须对孤独症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评估,为下一步的教学训练提供个性化参考。鉴于我校新入学孤独症儿童均为7岁左右,我们选用了《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三版)》(PEP-3),对全体学生进行测评。测评内容包括认知、语言表达、语言理解、小肌肉、大肌肉、模仿、情绪表达、社交互动,以及非语言行为特征和语言行为特征等方面。专业化评估后,我校教师又结合强化物调查表、家长访谈提纲和自然观察结果,撰写评估报告,编制个别教育计划(IEP)。
(二)多元课程,满足学生特殊需求
在IEP的指导下,我校立足于孤独症儿童实际和本校资源,初步构建了“三课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三课”是为孤独症学生设置的三种课堂:一是基于智力低下共性特点的集体课堂,帮助学生建立集体学习规则意识,学会轮流与等待,建立伙伴关系意识,以学科类和活动类课程为主;二是基于孤独症学生核心障碍共性特点的小组课堂,3~4人为一组,以生活化、情境化的教学活动提升儿童的沟通意识和同伴意识;三是基于孤独症学生个体缺陷特点的个性课堂,对学生认知理解、语言表达、行为管理、社会适应等层面的个体差异进行缺陷补偿和潜能开发。这三种课堂,优势互补,紧密结合,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发挥整体的教育康复功能。
(三)校内融合,提升训练成效
洛阳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是一所涵盖听障、视障、孤独症三个残疾类别的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相比于培智学校混班和随班就读模式,我们有自己的融合优势。众所周知,融合是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的必经之路,但是这个过程往往是漫长而艰难的。当学校中的孤独症儿童出现异常情绪行为问题时,难免会受到普通学生的反感和排斥。相形之下,听障、视障儿童却能轻易表现出一种包容和接纳的态度。在这个特殊群体聚集的环境里,孤独症儿童可以自由地在校园内活动,同时也和其他残障儿童形成了一种自然状态下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我校也举行了一系列的融合互助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接触交往的机会,营造了友善宽容的学校环境。校内融合的有序推进,增强了孤独症学生玩耍互动的意愿,也巩固了社交训练成效。
三、讨论与分析
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的孤独症班教育效果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低功能孤独症学生的学习参与水平有所提高,课堂情绪问题行为减少;二是中功能孤独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能力明显提升,能够配合教师进行假装游戏,维持会话,同伴交往意愿增强;三是孤独症学生的个体弱势能力明显改进。通过学期前后评估结果对比发现,大部分学生在模仿、认知、语言理解、运动方面的指标得分增加。
在特殊学校设置孤独症班是一项有利的安置选择,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局限。反思我校孤独症班的探索实践,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目前孤独症班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在个性化课程设置、康教内容和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尚未形成完全符合孤独症儿童身心特质的功能性训练方案。二是孤独症师生比长期失衡,配套支持体系不完善。三是康复效果缓慢,家长后劲不足。随着大龄孤独症儿童相继面临毕业,一部分家长会出现焦虑迷茫等负面情绪,对儿童康复带来不良影响。
总之,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过程是漫长而充满挑战的,如何在单独安置的环境里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全面性的教育,促进儿童的社会性能力最大发展,还需要相关特殊教育工作者持续关注和研究。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愿每一个孤独症儿童在教育的支持下,都能拥有美好的明天。
(责编 桑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