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舆「三生」合作共創現代農業
2024-10-11鄧岱賢
民以食為天,農業是攸關國計民生的大事,永遠不會沒落。在大陸,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一直位居各項政策首位;而在台灣,生產、生態、生活「三生」產業也是重中之重。不論是「三農」或「三生」產業,都是值得兩岸共同探討、共創雙嬴的議題!
特別是自從俄羅斯與烏克蘭武裝衝突後,全球糧食供應產生巨變,黃豆、小麥、玉米,也就是俗稱的「黃小玉」價格震盪起伏,再加上「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嚴重,使得運輸成本增加及運送時間延長,全球農產品貿易受到巨大影像,再加上不久前的「以巴衝突」與「紅海危機」更讓人深刻了解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性。
在「農業」方面,從育種、生產、疾病防治、運輸、運銷、金融等,目前兩岸都在積極研發創新,推動農業永續發展,成效非常卓著。尤其是「農業智能化」已經在試營運,包括鬆土、合攏、播種、溫度等,全由智能化機器人操作,再加上使用現代化大棚生產,減少氣候變化的傷害,相信很快就會大規模運用。
兩岸農業可深度廣度合作
與此同時,冷凍倉儲與冷鏈物流技術進步,使得農產品的儲存時間、運送距離得以延長。而食品加工業的蓬勃發展,也大幅增加農業發展時空環境,台灣的鳳梨酥、麻糟、水果醋等;大陸的老乾媽辣椒、黃飛鴻花生、廣西的螺蜘粉等,都是雙方可以相互學習的產品。而有機農業、無毒農業、循環農業、生物科技、土壤活化等現代高科技農業也正在如火如荼發展中。
台灣農業在不斷改良
台灣在農業發展方面一直在不斷改良,記得2002年1月1日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開放「泰國香米」進口時,當時有自稱「白米炸彈客」的人,深怕「泰國香米」打垮台灣稻米,遂在台北麥當勞放置炸彈以示抗議,還炸死一位防爆專家。結果則是,台灣用三個方法來因應加入WTO對台灣農業帶來的衝擊和影響。
首先是稻米基因改良,如稻米研究中心研發出基因改良的「台梗九號米」,讓台灣米生產期更短、生產成本低、更好吃,將「泰國香米」侷限在泰國菜餐廳之內,無法成為家庭主食。
其次是打上馳名商標,如台東「池上米」「越光米」,提高名牌的辨識度與附加價值,並與「泰國香米」作區隔。
再次是與異類產品結合,例如,加上鈣片的「加鈣米」,加上五穀雜糧的「五穀米」「十穀米」,讓米飯不只是吃飽,還要吃出健康,變成養生品!
除此之外,台灣的生物科技發展也非常卓越,例如,龍膽石斑魚在野外公魚非常稀少,要抓到雄性龍膽石斑魚來自然配種非常不容易,台灣用基因科技解決了這個問題;台灣水果雜交技術高超,培育出來的水果個頭大、品質優、甜度高;蔬菜中心的研究讓蔬菜抗病能力提高、不受淹水、氣候的影響等。
在「農村」方面,台灣的農村發展跟城市風貌差不了許多,原因就是農業生產有錢賺,農村興建就會跟隨城市發展潮流。而大陸「鄉村振興」正在積極展開,各地農村風貌開始煥然一新,真正實踐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政策。
鼓勵青年人加入農業大軍
現在有許多台灣青年投入鄉村創新活化等相關工作,2022年12月在福建舉辦的第十屆「海峽青年節」,其中「海峽鄉創大賽」就有非常多台灣年輕人投入,發揮創意、貢獻心智,未來可以大力推動,讓台灣青年融人大陸鄉村建設。
在「農民」方面,隨著「智能化」生產方式推廣運用,許多青年人也開始投入現代化農業生產,使得農業充滿生機、創意,農村充滿活力。兩岸都應該多多鼓勵與提供優惠政策,讓更多青年能投入現代農業發展行列。有了高知識、高素質的農民,就會有欣欣向榮的農業與富麗堂皇的農村。
多為農民賦能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過去教會農民使用電腦上網看行情,農民上網看到今天的市場行情,知道台北、新北、台中、高雄等地的果菜市場價格行情後,明天就將產品送到價格高的那裡去出售,較容易增加收益!
除此之外,台灣是個小農制生產體系,個別農戶的生產規模都不大,需要用「農民組織」來結合,如農會、產銷班等,以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生產運銷效率。
總而言之,大陸的「三農」與台灣的「三生」可以攜手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現代化農業全方位交流合作,共同建設美麗鄉村,並且輔導青年人投入農業,培養高素質的農民,共同來提高「三農」與「三生」產業發展質量。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