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4-10-09张磊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24期

【摘要】在强调培养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教育背景下,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水平.基于此,文章确立了小学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启发性、渐进性、直观性、主动性和灵活性等原则,旨在指导教学实践,以促进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通过详细分析理解题意、方法引导、实践应用和反馈调整等教学策略,构建了系统且高效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研究表明,这些教学原则和策略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效果,为教学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兰州市教育科学2023年度个人课题“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研究”(立项号:LZ[2023]GR0192)研究成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教育的重心已逐渐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向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数学基础正处于关键的发展期,因此,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数学学科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更对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正是基于这一教育背景,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原则

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作为数学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教学原则的把握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数学基础尚待巩固,认知能力尚在发展,因此,教学的原则必须紧密贴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强调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不拘泥于常规思路,而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思考和解答问题.启发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尝试、修正,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解题策略.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能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具主动性,享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二)渐进性原则

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数学基础尚待完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地逐步引导他们解决数学问题.这种渐进式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概念和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逐步深入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在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往往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问题.教师需要借助实物、图表等直观的教学工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问题.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感知数学知识.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四)主动性原则

主动性原则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时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另外,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动力.

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原则的把握,是确保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这些原则不仅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学生学习数学指明了方向.通过遵循这些原则,教师能够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

根据以上教学原则,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策略.这些策略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教学策略的设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和手段,确保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全面发展.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一步.问题情境的设置应当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通过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这种教学策略能够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以二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整理”第一课时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上课铃响了,教师带着微笑走进教室,手中拿着几块颜色各异的小布片,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她对学生说:“同学们,新学期学校打算给大家定制新校服,现在有红、黄、蓝和白四种颜色供大家选择.你们觉得哪种颜色最合适呢?”学生立刻被这个情况吸引,纷纷讨论起来.有的学生喜欢红色的鲜艳活泼,有的学生偏爱蓝色的沉稳大气,还有的学生对黄色或白色情有独钟.在学生热烈讨论的同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大家都有自己的喜好,但校服的颜色需要统一,那么应该如何确定哪种颜色呢?”这个问题立刻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有的学生提议举手表决,有的学生建议进行投票.教师微笑着点头说:“你们的想法都很好,但要知道哪种颜色最受大家欢迎,还需对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数据的收集过程,教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这四种颜色中,你最喜欢哪种颜色?要想知道哪种颜色最受欢迎,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了各种方法,如举手表决、投票、记名字等.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讨论,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在确定了收集数据的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收集数据,先明确规则:每个人只能选一种颜色,并且每当教师说出一种颜色时,最喜欢这种颜色的同学就举手.并记录下每种颜色的举手人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不仅学会了如何收集数据,还体验到了统计的初步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并灵活运用这一教学策略,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为学生创造更多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机会.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二)采用合作学习,增强互动交流

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解题等活动,让他们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来共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同时,合作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仍以“数据的收集整理”第一课时教学为例.为了更深入地体验数据收集与整理的过程,教师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学生要在小组内讨论确定记录数据方式,有的小组用“正”字记录,有的小组用打钩的方式记录,还有的小组用画圆圈的方式记录.学生在记录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还培养了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所有数据都收集完毕后,教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然后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哪种记录方式最简洁、最清楚.经过讨论和比较,学生一致认为用统计表来记录数据既简洁又清楚.于是,教师用课件展示了一个简单的统计表模板,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数据填写表格.在填写表格的过程中,学生逐渐熟悉了统计表的结构和用法.

填写完统计表后,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哪种颜色最受欢迎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红色最受欢迎,因为选择红色的人数最多.”接着教师又问:“那么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学生开始思考并讨论起来.有的学生认为红色鲜艳活泼很适合小学生;有的学生则认为应该考虑更多人的意见;还有学生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不能只根据一个班的数据就决定校服颜色,因为全校的人数比一个班多得多.这个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通过这样的分析和讨论,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分析数据,还明白了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局限性和代表性.

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在互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教学策略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引入直观操作,简化理解难度

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入直观教学有助于简化数学问题的理解难度.教师可以利用图表、模型、实物等直观工具来辅助说明数学问题,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变得具体、生动.这种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以二年级下册“平均分”这一课时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先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包糖果,对学生说:这一包糖果现在要分给一些小朋友,应该怎么分才最公平呢?这一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还提出了“一共有多少糖果”“有几个小朋友”以及“为什么每份要分得同样多”等问题.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教师让学生从学具袋中拿出12根小棒,亲自动手尝试将其平均分成3份.在分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平均分成3份,并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分法.学生兴趣盎然地开始分小棒:有的学生先数出4根放一堆,再数出4个放另一堆,剩下4根为一堆;有的学生先每堆都放1根,再每堆都放入第2根,4次操作后得到每堆都有4根.通过直观的实际操作,学生发现了平均分后每份是同样多的.

随后,教师邀请学生用多媒体展示自己的分法,并引导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讨论.这样不仅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还发挥他们的创造性.在学生对“平均分”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后,教师出示了15个果冻,并提问:“这些果冻每3个分成一份,能分成几份呢?”学生很快地回答:“5份”;接着又进一步提问:“那么24个果冻,每4个分成一份,又能分成几份?”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不仅巩固了“平均分”的概念,还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一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发现无论分的结果是几份,每份都必须是同样多的.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可以看到直观操作在简化小学低年级数学理解难度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实物操作等直观教学手段的辅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而生动,通过讨论、汇报展示等环节的设置,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四)鼓励自主思考,提升解题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是提升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应当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条件、寻找解题的线索、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题能力.这种教学策略能够使学生逐渐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发展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以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平均分问题”这一课时的教学为例,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有15个粽子,要平均放到3个笼屉里,每个笼屉应该放多少个粽子?这个问题直接涉及了“等分”的除法问题,她鼓励学生自己读题,找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并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教师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许多学生选择了画图的方式,把15个粽子用圆圈或者小方块表示,然后尝试将它们平均分成3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注意观察每名学生的进展,对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完成画图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解法.在明确了问题的数学结构后,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列式解答.学生很快就想到了用除法来表示这个问题:15÷3=5.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并解释15,3,5在算式中的含义,还要求学生进行验证,确保解答的正确性.他们有的选择重新画图进行验证,有的则选择了用乘法进行验证.

在解决了“等分”问题后,教师向学生提出了新问题:现在要求每个笼屉放5个粽子,那么15个粽子需要多少个笼屉?这个问题涉及了“包含”的除法问题.完成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首先让他们比较这两个问题的不同点.通过比较,学生发现虽然这两个问题都涉及了除法运算,但它们的数学结构是不同的:一个是将总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的数量;另一个是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多少个另一个数.其次,引导他们思考这两个问题的相同点,即都是求平均分的问题,都需要用除法来计算.最后,教师总结了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般方法:根据问题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除法算式进行解答.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除法的两种意义,还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意义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自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能力对他们的数学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以上四种教学策略的综合运用,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简化数学问题的理解难度,并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这些策略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顺应了教育改革的要求.

结 语

通过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深入研究,文章揭示了教学原则和策略在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些原则和策略不仅有助于教师更加科学、系统地组织教学活动,还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面对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教师将继续关注教学实践中的新变化和新挑战,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服务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参考文献】

[1]高秋香.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问题驱动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3(17):25-27.

[2]李鹏.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多元化路径探究[J].新课程研究,2022(29):84-86.

[3]杨楠.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实践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2(30):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