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有效应用

2024-10-09张曜东张福连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24期

【摘要】错题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起着增加学生课程理解、培养学生反思习惯、强化学生抗压能力的重要作用.随着小学数学教学的与时俱进,如何应用错题资源成为一个重要的教研命题.文章先分析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分类,再提出错题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最后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有效应用策略,使错题“变废为宝”,成为学生的进步之梯.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教学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概念理解、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等,常在数学练习方面产生大量错题.仔细分析这些错题,其应用价值远高于学生正确解答的问题.错题暴露了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短板,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教师讲解知识的漏洞,应用错题资源丰富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能使学生加深课程理解,形成反思习惯,强化抗压能力.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自觉关注和应用错题资源,在“知错善改”中,将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升到新的高度.

一、小学数学错题资源分类

由于学生认知结构、思维逻辑、学习习惯等差异性,常在数学练习中产生五花八门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想要将错题资源有效应用在教学中,必须先厘清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具体分类.

比如,根据错误类型将错题资源划分为“普遍性错题”和“个体性错题”.普遍性错题即学生普遍出现的错题,这些题目通常难度系数较大,具有一定拓展性,常发生在中高年级,具体可见例1,个体性错题即部分学生偶然出现的错题,这样的错题不具有典型性,可能由部分学生的审题习惯、计算失误引起.根据错误类型分类,在应用小学数学错题资源时,教师应以普遍性错题为首选.

(一)普遍性错题

例1 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0米,如果每隔3米种一棵树,一共需要多少棵树?

错误答案 30÷3+1=11(棵).

错题分析 学生没有准确区分环形植树和直线植树的背景条件,未在解决问题时充分考虑圆形花坛植树的起点与终点一致性,列出“30÷3+1”的错误算式,得到错误的植树结果.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植树问题”中,这样的错题十分典型.

再如,根据错误原因,将错题资源详细划分为概念性错题、公式性错题、结构性错题等.不同的错题对应不同的错误原因,教师可在错题资源的实际应用中,直接从错因切入教学,实现“对症下药”.比如例2为概念性错题,在概念学习过程中,学生死记硬背概念或混淆概念,均有可能引起概念性错题.

(二)概念性错题

错题分析 在六年级上册“圆”的学习过程中,一些学生机械性地背诵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未对圆的周长和面积概念实现深度理解.进而在解答同时出现圆的周长和面积概念的题目时,这部分学生混淆了圆的周长与面积,错误地代入公式,使结果错误.其他周长、面积、体积问题中,也有类似的概念性错题.

日常的数学练习中,学生不断产生错题,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错题资源.教师应在专业视角上,预先为错题资源分类,先找准典型错题,再以错误原因为依据,展开针对性的错题资源教学.

二、错题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加深学生课程理解

错题在某种意义上反映学生对数学课程的理解状态,因此通过错题资源的有效应用,教师能了解和调整学生对数学课程的理解状态.首先,教师整理和归类学生错题,细致分析错误原因,属于对学生课程理解的了解环节.其次,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和修改错题,是帮助学生调整数学课程理解状态的环节.通过错题资源的有效应用,学生不断在教师点拨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错题,能够以错题的修正为跳板,显著地加深课程理解.

(二)培养学生反思习惯

错题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反思习惯的过程.反思是一项优秀品质,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反思习惯,使学生“吾日三省吾身”,促进学生学习品质的形成,既有助于学生解决错题,又能使学生避免重复性错误.错题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过程,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反思错误,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反思习惯,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强化学生抗压能力

错题是“纸老虎”,不是洪水猛兽.错题资源的有效应用,使学生建立此意识,有助于强化学习抗压能力,不再对错误感到紧张不安.

错题的出现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数学知识抽象性强,逻辑要求高,任何阶段的数学学习和实践中,都不可避免地产生错题.如果在每一次产生错题时,学生都感到紧张不安,难免影响学生学习的整体心态.通过错题资源的有效应用,教师耐心指导学生修正错误,也是指导学生正确认识错误,克服对错题的紧张心态.久而久之,学生可有效强化抗压能力.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分阶段应用错题资源,丰富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由多个阶段构成,如课前预习阶段、课堂教学阶段、课后作业阶段等.基于此,错题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分阶段”为起点.

1.预习阶段:自主反思

预习阶段的错题资源,具有促进学生自主反思之功能.为使错题资源全面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许多小学数学教师会特别设计错题反思课,集中讲解学生错题.而在此类课堂活动之前,教师可使学生预先整理和反思错题,以此保障课堂效率.

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学生错题集中在“分数的简单计算”和“分数的简单应用”方面,如不能在初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也不能通过列出正确的分数加减法算式,解决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实际问题.教师可回顾课堂练习,从基础性错误到复合型错误,由简单到复杂地整理错题学案,将其在错题反思课前发送给学生,激活学生自主反思意识.基于错题学案,学生不断在课前自主反思错误原因,力所能及地修正错误,进而在课堂上,学生先汇报错题自主反思经验,使教师了解其最新课程理解状态,再顺势调整课堂错题反思重点,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阶段:集中纠错

从课前预习到课堂教学,想要实现错题资源的有效应用,教师需要组织学生集中纠错.比如在课堂上,教师直接出示错题资源,融合问题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法,使学生集中讨论错误原因,修正问题.通过课堂激烈讨论和教师面对面指导,学生能够获得更加直接的思维启发,由此实现快速且准确的集中纠错,克服错题对数学实践的消极影响.

比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教学中,有这样一道普遍性错题:

一个长方形的菜园长10米、宽5米,现在菜园要进行扩建,长增加到12米,宽增加2米,扩建后的菜园面积增加了多少?

错误答案:12×2=24(平方米).

由于对“增加到”“增加了”缺乏辨析,在解答该题目时,许多学生错误地将“12”直接代入“增加后的面积”计算公式,得到错误的结果.教师可在课堂直接出示错题,引出“增加到、减少到”“增加了、减少了”等话题,组织学生展开对比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学生准确区分“到”和“了”的数学含义,促进集中纠错,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比如,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提问“根据你们刚才的对比分析结论,重新观察本题,如何正确解答问题?”使学生合作探究求出正确答案:扩建后的菜园增加了34平方米.

为实现错题资源在课堂阶段的有效应用,教师巧妙设计集中纠错活动,使学生从话题讨论向合作探究过渡,逐步修正错误,避免反复出错.

3.作业阶段:举一反三

课堂集中纠错后,教师可利用课后作业阶段强化错题训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积累错题修正经验,能够对错误原因和数学核心知识点举一反三.对此,教师可以学生课堂错题为依据,设计变式训练作业.

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课堂练习中,学生在“用‘四舍五入法’试商”方面集中出现错误,如“试着判断86÷24的商”,部分学生混淆“四舍”法和“五入”法,将24视作30,得出“商大约在2和3之间”的结论.教师可在课堂指导学生集中纠错,巩固“四舍”法和“五入”法后,设计下面的课后作业:

(1)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再计算,验证你的猜想.

918÷18,423÷84,608÷62,828÷36.

(2)在下面的□里填上数字,如果使商是一位数,可以填哪几个数字?如果使商是两位数,数字又应该怎样填?

□25÷45,3□9÷36.

作业从不同角度要求学生用“四舍五入”法试商,学生迁移课堂集中纠错经验,课后继续巩固易错知识点,实现举一反三的强化学习,提升错题资源的应用效果.

(二)分原因应用错题资源,解决问题

学生多种多样错题的背后,藏着五花八门的错误原因.这要求教师在应用错题资源时,注意根据学生错误原因差异性,调整错题的具体应用策略.教师应在准确定位错因基础上,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1.追究根本:准确定位错因

错题不是学生的本意,学生之所以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不断产生问题,可能是因为缺乏概念理解,可能是因为审题不清,也可能是因为缺少结构化知识体系.每一种问题都应该被理解,并且需要针对性解决.这也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应用中,注意追根溯源,准确定位错因.

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教学,存在以下普遍性错题:

解方程:13(x-5)=169.

解法1:13x-5=169,13x=174,x≈13.

解法2:13x-18=169,13x=187,x≈14.

解法3:13x-5x=169,8x=169,x≈21.

三种解法均为错误解法,看似体现了不同的错误原因,实际均为“拆括号”的运算错误.由于对方程算式的拆括号缺乏运算能力,部分学生在“先拆括号”后,改变了方程原本的等量关系,使最终的“解方程”出现错误.通过细致分析错题成因,发现学生在“先拆括号”方面存在弱势,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传授“不拆括号解方程”思路,其次可以巩固“拆括号”教学.此时,错题资源的应用也过渡至下一环节.

2.顺势而为:针对解决问题

承接以上错题资源,教师如何顺势而为,针对性指导学生解决问题?首先,教师可提出简单方案:不拆括号计算.为避免因拆括号方法不当而出现解题错误,教师可使学生转换思路,先计算括号外的数量关系,即“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3”,得到(x-5)=169÷13.此时再拆开括号,得到x-5=13,方程转化为最简形式,使学生顺利解得正确结果.学生由此建立正确的答案意识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提出“先拆括号”建议,提问学生:“根据你刚刚解出的未知数,如果用‘先拆括号’法解方程,应该如何计算?请进行逆向推理.”基于教师的点拨,学生由答案逆推过程,再次尝试先拆括号,发现在拆括号时,应使括号外的数依次乘以括号内的未知数和已知数,又一次解决问题,从根源上修正错题.

(三)分主体应用错题资源,增强本领

应用错题资源丰富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学生也可以发挥主体作用.教师不妨在系统指导学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应用错题资源.长此以往,通过分主体应用错题资源,学生形成错题自纠自查意识,建立更加完整的错题档案,能够进一步增强数学学习本领,吸取错题教训.

结 语

总而言之,根据错误类型分类,小学数学错题资源可划分为“普遍性错题”和“个体性错题”,前者实际应用价值高于后者.根据错误原因分类,小学数学错题资源可划分为概念性错题、公式性错题、结构性错题等,不同错题对应不同的应用方式.将错题资源有效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课程理解、反思习惯、抗压能力起着不同的促进意义.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通过分阶段、分原因、分主体应用错题资源,实现错题资源的有效应用,让学生在知错能改、知错善改中得到更深刻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张义.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开发及在教学中的应用[J].科幻画报,2022(9):259-260.

[2]郭田英.错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资源[J].教师博览,2022(9):75-76.

[3]叶志伟.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探讨[J].读写算,2022(5):201-203.

[4]王玉婷.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运用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1(34):191-192.

[5]党淑霞.错题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