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研究
2024-10-09王榆松
【摘要】教育改革背景下,大单元教学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其独特的教学形式能促进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完善知识结构,通过结构化学习逐步发展自身核心素养.为进一步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效果,笔者在分析大单元教学价值的基础上运用经验总结与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大单元问题串、组织大单元活动、拓展大单元学习资源、完善大单元教学评价等方式优化教学,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大单元;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大单元教学是以单元为学习单位,由教师依据学科课程标准、核心素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思考、设计和组织实施的教学过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改变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等,探索大单元教学”的新要求,凸显大单元教学的重要价值,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分析大单元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新课标下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价值
大单元教学意在通过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大单元教学理念组织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一定要求,且对学生成长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以下,笔者对大单元教学的现实价值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有助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教学内容是落实教学目标,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大单元教学手段组织教学,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根据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选择大单元教学素材.此种教学方式,能帮助学生在学习期间强化对数学本质的理解,学会关注数学概念的现实背景,建立起有意义的知识体系.通过长期实践,学生会逐渐改善在传统单课时学习中难以建立知识结构的问题,通过探究学习,学会用整体、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逐步完善知识结构,为后续参与高中阶段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素养发展
《新课标》中反复提及核心素养这一关键词,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大单元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相当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依据新课标内容、教材内容对大单元组织内容进行合理分析,再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组织教学活动.在结构为先的课堂中,学生能通过重组形成的新单元的学习,突破零散学习的桎梏,逐步提高自身核心素养,在教师的指导下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三)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如果是仅仅关注知识片段、孤立地训练技能,学生则难以建立知识之间的关联,难以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这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影响.在大单元教学的支持下,教师可以根据学科本质选择对学生未来有支持意义的学习内容,通过组成结构化知识体系指导学生学习.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能充分得到提升,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明显增强,久而久之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得到提升,帮助学生走入数学世界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大单元教学的展开并非盲目依据教材内容顺利进行设计,教师需要深入分析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合理安排学习内容,确保学生在大单元学习中取得收获.
(一)解读教材内容,合理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总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为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教师在组织大单元教学期间,需要先分析教材内容,合理选择能用于组织大单元教学的素材,再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实际学习能力合理设计教学策略,以清晰的导学案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帮助.这样,能充分体现数学知识的内部联系,还能帮助学生借助导学案及时了解本课学习的重点,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例如,教师在组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整式及其加减”教学期间,发现此部分内容与七年级下册“整式的乘除”之间关联密切,均围绕整式的计算展开.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两部分内容整理归纳为大单元教学素材,以“整式的计算”为核心组织大单元教学,明确本课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为:帮助学生了解整式并能在具体情境中顺利完成整式的计算,发展运算能力;启发学生结合单元学习成果解决生活问题,强化其应用意识.在完成大单元整体目标的设计后,教师再以此分享每一板块重点知识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相关内容(如表1)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引导其有针对性地参与学习活动:
依据表格中提示的大单元教学目标信息,教师即可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带领其走入整式的计算当中,通过学习发展自身运算能力,为后续学习难度较高的数学计算奠定基础.
(二)依据大单元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串
有效提问能起到发展学生思维,激活学生探究意识的作用.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完毕后,需要根据知识内容,遵循其内在结构化联系,设计难度循序渐进的思考问题,使问题环环相扣,形成问题串,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知识,完善知识结构.通过此种方式,能以问题驱动学生思维发展,最大限度提高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大单元教学的价值.
例如,教师在组织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三角形”教学期间,将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以及九年级下册“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作为大单元补充素材,指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知识期间发展模型意识,强化数学思维.从内容上分析,这三部分内容均涉及直角三角形,学生需要在掌握三角形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能借助勾股定理解决边长问题,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发展几何直观素养.因此,教师可以将本单元学习的中心问题设计为“如何判定三角形?”据此指导学生参与到学习环节当中.在此期间,教师先是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大小将三角进行分类,围绕核心问题依次补充子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间有什么联系?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有着怎样的关系?以问题的形式作为启发,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直角三角形特点的印象,为其后续学习勾股定理,探索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做好准备.
有效提问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大单元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借助问题充分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揭开数学的神秘的面纱,感受数学的规律.
(三)围绕大单元核心概念组织活动,激活学生学习兴趣
对初中生而言,常规刻板的学习方式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为确保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可以适当调整学习方法,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合作学习,并基于大单元核心概念为学生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在开放式的课堂中,学生将通过合作实践完成任务,促进其实现理实结合,逐步提高自身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组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丰富的图形知识”教学期间,发现本单元的重点在于“图形”,学生需要经历观察、展开与折叠、切截、从不同方向看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并发展空间观念.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以七年级下册“生活中的轴对称”为大单元学习内容,设计大单元教学活动.通过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到立体图形的特点,并能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教师可以在班级内组织“设计家具模型”的实践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设计学习小组,并向其提供本次实践活动的内容与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也逐渐发生变化,与家中整体风格统一的家具能带给人美的视觉体验.在经历立体图形以及轴对称图形的探索后,请与小组成员利用卡纸、硬纸板等材料设计家具,并运用丰富的图案装点家具,提高家具的美观程度.在此活动中,各组成员需要思考立体图形的展开图设计、家具的对称性、从不同角度观看家具模型的合理程度等,通过此种方式,学生都能沉浸式地参与到活动中,提高对数学探究的兴趣.在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各组成员分享本组设计的作品,介绍家具从不同面观察到的形状特点并引导台下同学尝试绘制出立体家具模型的展开图,以此发展学生思维.
通过实践活动的组织能帮助学生在大单元中锻炼自身实践能力与合作能力,教师在组织期间还需要监督学生的合作情况,避免其出现争执,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帮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四)基于大单元主题拓展课外资源,丰富学生文化视野
大单元教学凸显“大”的特征,只要是与知识学习相关的内容都可以补充到大单元教学中.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中高考数学试卷中开始出现与数学文化相关的试题,意在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及文化知识掌握情况.根据这一变化,教师在组织大单元教学期间,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围绕大单元知识内容补充课外知识,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了解更多与数学文化相关的故事,为后续参与中高考做好准备.
例如,教师在组织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圆”教学期间,可选择以七年级上册“基本平面图形”中的“多边形和圆的初步认识”为大单元学习材料,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圆形的特征与性质.在知识学习期间,为拓宽学生文化视野,教师可以由“圆形”出发,为学生补充以下阅读内容:我国古代的圆文化,实际上是中国传统的圆形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以对“圆”的亲和为源头,以儒、道两家的圆道观和阴阳五行时空观为核心,体现了自然及其合规律的运动与主体审美的密不可分的联系.除我国对圆的相关研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分享埃拉托色尼运用塔的高度与影子长度计算太阳光与塔的夹角从而推断地球周长的故事,指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尝试说明埃拉托色尼这样计算的方法以及用意.通过此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序文化的魅力,体会数学家的智慧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数学文化故事搜集活动当中,基于大单元概念寻找与之相关的数学文化资料,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分享氛围.
教师通过大单元教学为学生补充课外资源,能有效实现课内、课外一体化发展,帮助学生拓宽文化视野.此外,教师还可以基于数学文化知识设计考核题目,指导学生参与练习,使其在大单元教学期间完善知识结构,顺利提高学习能力.
(五)完善大单元教学评价,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新课标背景下倡导教学评的一体化发展,教师需要积极探索评价对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的影响,在基础教学任务结束后,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大单元教学开展方式以及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做出合理判断,借助评价驱动学生学习,帮助其通过评语完善自我.同时,依靠学生提出的大单元教学反馈意见,教师还能不断优化教学组织形式,使大单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落地生根.
例如,教师在组织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概率初步”教学期间,可将七年级下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及八年级上册的“数据与分析”列为大单元学习资源,指导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数据的意义,形成数据观念,养成重证据、讲道理的科学道理.在教学任务结束后,教师先是对学生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做出分析,科学地总结其在大单元学习中存在的学习方法上的问题,引导学生基于评价内容,完善学习方法,调整自我.同时,教师还可以从合作情况、活动达成情况等多项要素作出评价,确保评价内容的完整性,凸显大单元教学的价值.为保障评价的科学性,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参与学后反思,总结自己在大单元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或是提出自己对大单元教学的改进意见以及学习需求,帮助教师通过学生评价对其知识掌握情况做出合理判断,以便于后续及时调整大单元教学方向,使大单元与初中数学的融合更加密切.
教师通过有效评价能发挥其助教、导学的现实作用,进一步提高大单元教学的质量,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评语记录在学生个人成长档案中,以便于学生定期进行回顾,感受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变化,为其后续参与高中阶段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结 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背景下强调单元结构化的教学,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探寻大单元教学特点,优化教学策略,分别从导入环节、教学环节以及评价环节等,提出关于大单元与初中数学融合的意见,期望能促进初中数学教学可持续性发展,培育更多优秀人才,使学生逐渐转变“数学无用”的思想,积极投入学习活动当中.
【参考文献】
[1]张艳伟,张孟梦.合作学习视域的大单元整合初中数学教学探讨[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23):72-74.
[2]邢成云.整体统摄·快慢相谐:初中数学整体化教学20年探索[J].中小学班主任,2022(22):72-74.
[3]陈贤.新课标背景下初中数学“五味”课堂教学的构建[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2(11):48-50.
[4]王婷婷.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J].天津教育,2022(28):72-74.
[5]陈祥.基于大单元整体设计的初中数学思维拓展策略的思考[J].数学之友,2022,36(8):58-60,63.